第二十五章:天伤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着武松在打西门庆,陆虎感觉就像是回到武松打暗黑猛虎那晚。  

“这厮还是那般勇猛!”  

陆虎心里有些惊叹!  

无论是气势上,还是武力上。  

同时,陆虎也在估摸着武松的武力值;按修行境界来说的话,武松展现出来的实力,至少是有褪凡级别的样子。  

陆虎也能看得出来,武松跟西门庆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即使西门庆现在手中有兵器,他任然不是武松的对手。  

当初那头暗黑猛虎也是褪凡级别的虎妖,武松却是差点赤手空拳把它给打死。  

所以说,武松现在打连褪凡都不是的西门庆,根本毫无悬念。  

接着看武松打西门庆。  

武松把西门庆踢飞出去后,又上前拎起西门庆的头,在西门庆脖子上一抹。  

一抹鲜红过后,西门庆断气。  

那张桌子刚好临窗,外面就是人来人往的街道,武松就直接把西门庆的尸体给丢了下去。  

西门庆的尸体掉落到大街上,顿时引起了路人的围观。  

武松随即也跳了下去,踩在西门庆的尸体上大声开始说道:“诸位街坊邻里,今日西门庆之死,正是某所为,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武松。”  

围观的吃瓜群众,听到武松的话后,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武松?”  

“就是之前打死景阳冈上大虫的那位武松?”  

“看这派头,这气势,怕是错不了。”  

“原来是武英雄呀,只是他为何要杀这西门庆呢?”  

“定是有仇怨吧,不过这西门庆平日恶行累累,现在死了倒不失为是一桩好事。”  

待人越来越多,议论之声也越多。  

武松看了一眼密密麻麻,围了几圈的人群,觉得差不多了。  

武松继续扯开嗓门大声道:“某今日所为,只为兄长报仇…”  

然后,武松就把西门庆如何伙同潘金莲暗害自己哥哥的事,详细地说了出来。  

围观群众听完后:代入感很强,已经开始生气了!  

“啊呸,这西门庆真不是东西,平日虽知其恶,未曾想竟这般丧尽天良。”  

一围观的汉子朝地面上吐了一口唾沫,骂骂咧咧道。  

“哎老兄,你怎只说那西门庆呢?依在下看,那潘金莲才是首恶,已是有夫之妇,还勾引外头汉子来谋害亲夫,她才是罪大恶极之辈。”  

一个读书人分析着说道。  

围观者之中众说纷纭,有说西门庆的不是,有说潘金莲的不是,还有说王婆的。  

还有的在感叹;武英雄今日又为阳谷县除去了一害。  

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同情武大和武松的。  

又等待了一会,围观者的情绪发酵差不多之时,武松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接着道:“某告诉大家这些,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某不是无故嗜血好杀之人。”  

“杀人偿命,可惜,某没那耐心等待衙门去制裁这对奸夫银妇,某只好亲自动手了。”  

“当街杀人,某亦是犯了律法,一会某自会卸下刀具去衙门自首。”  

说完,武松拨开人群,豪情洒脱,大步往衙门方向而去。  

顿时,武松便在众人心中树立起了一个高大的形象。  

先是勇武除害人大虫,后又冲冠一怒为兄长报仇,不惜犯下杀头罪也无悔。  

真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呐!  

陆虎还在狮子楼的二楼上,靠在窗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街道下面。  

武松不仅四肢发达,头脑也很发达呀!  

居然还懂得制造舆论,是个人才。  

如果他杀完人后只是轻飘飘地离去,众人不知所以,甚至事实被扭曲都有可能,怕是身后之名也会落得不好。  

他在大街上讲完这番话后,则是不同了;他任然是英雄,而且有了舆论,他当街杀人是情有可原的,又主动去自首,在大义小义上都不失气节。  

如此,他还真不一定会被判处死罪。  

陆虎也知道,在他熟知的那个故事当中的武松,也没被判死罪,最后还上了梁山。  

陆虎也没想管这种闲事,只当是看了个热闹。  

牵上胡九九,陆虎便准备付账离开。  

这时,还在想办法的玉玺,在陆虎在脑海中有了动静。  

陆虎很明显地能感知到,它现在的情绪很激动。  

“怎么,你想到怎么把光给出去的办法了?”  

陆虎心念询问道。  

“不是,快,你快追上刚才那人。”  

玉玺略微有些亢奋地说道。  

“哪个人?”  

“就是刚才杀人的那人,快,快追上他。”  

玉玺语气开始焦急,再次催促陆虎道。  

“为何?”  

不问清原因,陆虎可不会听他的。  

玉玺见此,只好和陆虎说道:“我在那人身上感知到一缕熟悉的神性,他身上有天伤星的气息…”  

玉玺现在明显很急,懒得一句一句地跟陆虎说,索性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把想要说的东西,直接塞入陆虎的脑子中。  

就像是之前让陆虎接收伯寮神君的记忆,那种方式一样。  

陆虎翻阅了一会脑子里刚新增的信息,心中稍微惊讶了下,不过很快就平复了心情。  

玉玺所说的天伤星,是三十六天罡星中的那个。  

在玉玺印象中的那个时代,三十六天罡星与七十二地煞星,每一个星位都对应着一位以星命名的神祇。  

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