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山河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313章山河图当九曲黄河阵图化为徐青天魔身的刺青时,徐青的太始魔炁轰然爆发。  

这种爆发不是能量的冲击,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玄妙衍法。  

或许刹那,或许千年。  

徐青心中闪过岁月变迁的山河沧桑,心若草木竹石,翻不起半点波澜。在这死寂的心境中,内天地和九曲黄河阵图相融。  

终于!  

徐青的念头再次复苏。  

他注目体内的阵图,一种豁然的感悟滋生出来。  

准确的说是,来自玄天宝库的巨鳌的蜃气,成为奇妙绝伦的黏合剂,将徐青的内天地丶九曲黄河阵图连接起来。  

内天地中,北斗封神的禁法与九曲黄河阵图赫然有相通之处。  

「北斗丶紫微丶末运…」徐青心中有奇妙的道悟滋生。  

而深藏于徐青天魔身深处的先天神火轰地一下点燃。  

此举完成了内天地和九曲黄河阵图最后一点火候。  

一张恐怖的画卷法宝由此诞生。  

山河图!  

徐青终于明白黑山老妖借雪域活佛之手摆下残缺九曲黄河阵的深沉用意。便是要借徐青的力量,来练成这张——山河图。  

一件属于神话中的恐怖法宝。  

山河图诞生的同时,徐青油然生出血肉相连的感觉。  

因为山河图的另一半是徐青的内天地。  

可是徐青明显察觉到,在先天神火和九曲黄河阵图的那一部分影响下,徐青对山河图的控制权在飞速流逝。  

一股无可匹敌的意念降临图中,即将夺走山河图的控制权。  

黑山老妖!  

徐青的唇角挂上一丝不可觉察的微笑。  

仿佛他早已在等待这一刻。  

「陛下,可以动手了!」徐青低声自语。  

突然之间金光大盛,照亮了半边天际。  

此时已经入夜,正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的时候。  

金光如煌煌大日,黯淡星河,月色也更加迷蒙。  

在金光中,万寿皇帝手持一枚玉玺,乍然出现在虚空中。  

这枚玉玺,正是传国玉玺。  

当然,这也早不是传自始皇帝的玉玺,而是大虞太祖重新打造的玉玺,但传国玉玺在于人道气运,而不在于玉玺本身。  

在老皇帝手中,这就是货真价实的传国玉玺,哪怕只是一块普通玉石雕刻,经过老皇帝的权力背书,大虞朝上下的认可,那它便是!  

这也可以说是人王玺。  

老皇帝作为一代人王,手持人王玺出现在黄河之上。  

自是受命于天,执掌黄河祖脉。  

滚滚无边的人道气运加持下,自有一股滔天气势席卷而落。  

山河图被金光包裹。  

其中,黑山老妖纵横无敌的意念,在侵蚀入山河图的金光下,如冰消雪融。  

说到底,这也只是一道意念。  

面对苍茫浩大的人道金光,终究是没法匹敌。  

倏地一下。  

来自黑山老妖的意念消散一空。  

但来自老皇帝的人道金光在山河图中,依旧无比强横。  

只需要再继续发力。  

这山河图中徐青的意念也能跟着一并抹去。  

金光出现了凝滞和停顿。  

此时此刻,一个呼吸,就好似一百年那样漫长。  

一息丶两息丶三息…  

十息过后。  

金光悄然退去。  

天空中,明月在天,在水,清辉无处不在!  

徐青终于完全掌握了山河图。  

刚才的十息,乃是大虞朝有史以来最漫长重要的十息。  

若是老皇帝与徐青反目,夺走山河图。  

固然能一世称雄。  

却也是徐青退出这场大劫的时候。  

徐青一向是争取我命由我不由天,唯独这一次,他将选择权交给了老皇帝。  

如果老皇帝夺走山河图,徐青再无任何心理负担,会直接返回南直隶,带走所有亲朋古旧,等到这场大劫过去,坐看老皇帝和黑山老妖的成败,再找机会卷土重来。  

而他和老皇帝的恩怨因果,也会在这一次,一笔勾销,谁也不欠。  

他甚至内心里隐隐希望老皇帝做出一个合格帝王应有的选择,杀伐果断,拿捏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毕竟,天无二日。老皇帝作为帝王,怎麽能容忍另一个与他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超越他的存在。  

黑山老妖不可以,徐青更不可以。  

但是老皇帝居然在这一刻放下了对权力的执着。  

徐青能感知到老皇帝的内心想法。  

他对长生更执着,为此,可以放弃权力的排他性。  

若能得长生,大虞朝甚至将来仙朝至高无上的权力,老皇帝也能放弃,视若脱履。  

坚守本心,坚持道路。  

老皇帝本就不是为天下苍生计,为永掌山河计的人。  

他只爱自己!  

这一步退让,又将山河重担压在了徐青身上。  

徐青有些失落,却更多是振奋。  

因为是他自己一步步将大虞朝担在身上的,他在一步步改变这个世界。  

这是他毕生的事业,是他存在的意义。  

在老皇帝退让之后,徐青更坚定了这一点。  

太始魔炁再度上升一个台阶。  

徐青几乎瞬息间,彻底掌控了山河图。  

这已经成了他的本命法宝。  

与此同时,山河图化为衣袍,披在徐青的天魔身上。  

黑山老妖刚才意念的一退,本以为会让老皇帝和徐青彻底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