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人头滚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患。  

徐青和手下人,一边走访实地,一边向灾民打听各家士绅豪族的实情。  

他手上也有一些资料,不过实地走访,互相印证是必要的。  

他这边走访结束,那边孔彦绳的募捐工作也到了尾声。  

结果当然是很失败的。  

徐青听闻之后,却十分满意,「孔先生,多谢你帮我这个大忙。」  

孔彦绳一愣:「状元公,我就跑个腿。而且他们大部分,果真是不想配合你。」  

徐青微笑:「我说了,不配合就杀人,多简单的事。」  

孔彦绳没想到徐六首不是开玩笑,而是来真的。  

约莫过了十日。  

三千云州兵进入清州,来得十分神速。  

兵马到齐之后,徐青就开始抓人。  

这些豪族士绅当然有抵抗的。  

但因为京师在举办天下第一武道大会,地方上真正有实力的武者,都去了京师。  

可以说,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武道盛会。  

拿不到名次不要紧,光是交流武学心得,都足以令他们大有收获。  

何况参与如此盛会,对于每个武者,都是足以拿回来对儿孙吹嘘的资本。  

清州的士绅豪族对于自己供奉的厉害武者,当然不会不满足这点小要求,甚至送上盘缠。  

他们没想到,这也是送走了自己的保命符。  

没有厉害的武者,他们最后一点保命本钱都没了。  

面对徐青老丈人整顿过后的军队,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这次带兵的游击将军是周真,亦是上次云州兵变,被架上去的叛军首领,如今算是戴罪立功,官复原职。  

而且周真是太苍周氏的族人,跟徐青也算是亲戚。  

眼下周家表妹还在徐青江宁老家住着呢,甚至太苍周氏都默认周家表妹将来是要嫁给徐六首做平妻了。  

这是大好事!  

清州的士绅豪族,根本想不到,徐六首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带兵抄家。  

毕竟按照惯例,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  

现在连清州的官场以及这一段运河衙门的管事以及运军都被震惊了。  

运军就是吃漕运饭的军户。  

徐青这回在清州,实实在在表演了一番,什麽叫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一力降十会!  

有些士绅豪族家的秀才丶举人气不过,要进京告状。  

但是衍圣公的奏疏先到。  

说各家士绅豪族蓄意谋反,而且掘开堤坝,有意毁坏百姓的田地,好达到兼并土地的目标。  

这份奏疏里,还有许多证据支撑,列表详实。  

关键是直接是送到内阁了,根本没被半路拦下来。  

衍圣公和普通秀才丶举人谁更值得信任,一目了然。  

何况新上任的梁首辅直接拉偏架,让吏部和礼部将告告刁状的秀才丶举人革除功名,追夺出身文字。  

豪绅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即使被抄家,也有馀孽,到处拉人,想要直接造反。  

谁知道徐青抄家之后,直接开始以工代赈。  

而且是明明白白的发钱,工钱日结。  

不过工钱日结最大的麻烦是太耗费人力物力。  

但徐青根本没用清州官场的人物,直接让自己带来的人去发钱,然后让红花会的人盯着。  

不说是万无一失。  

可是中间的贪墨,确实少了许多。  

徐青也没让清州的官员闲着。  

他自己亲自上堤坝做工,其他官吏没办法,只能跟着上。  

论当苦力,谁能比得过他这个武道宗师。  

要是徐青回到前世,凭这一身力气,光凭搬砖都能发家致富了!  

这些官吏哪怕狡猾如狐,滑不留手,被徐青天天带着去干活,也没力气私下串联了。  

而且徐青时不时杀一个豪绅的人头摆在大堤上,说是祭祀河伯。  

弄得想搞事的官吏都战战兢兢,不敢再怠慢。  

徐六首,哦不,徐剃头是真杀人。  

现在徐青解锁了新绰号,叫做「徐剃头」。  

徐青听闻之后,倒是一笑。  

总算不是个短命的外号了。  

难道还是好兆头?  

不过杀戮太过,也有后遗症。  

云州的边军私下里也藉此贪墨了一些银子。  

没办法,哪怕有老丈人整顿军队,不拿一分一毫,也是不可能的。  

抄家的豪绅,肯定也有好人,被冤枉的。  

许多人都劝徐青,不要矫枉过正。  

徐青对此只能说,「人杀错了,罪孽我自己背。」  

甚至徐青也没阻止那些关于他是魔王转世的流言传播。  

人心如镜,照见什麽就是什麽。  

难道能因为别人详谤他,就不做这些事吗?  

好吧,许多也不算是诽谤。  

他这次杀十个人,或许有一个两个是好人,剩下三五个半好半坏,十分坏的人或许就两三个。  

就这麽两三个人,几乎做尽了九成的恶事,或者拉着不是很坏的人一起作恶如果他有时间,肯定慢慢审理。  

但时间紧迫,徐青只能快刀斩乱麻。  

「公子,有人在粮食里投毒。」苏怜卿也是一脸憔悴。  

杀人不过是治水中最简单的事。  

馀下的事,才是千头万绪。  

哪怕苏怜卿在徐青的帮助下,神魂修为提升到了驱物的层次,面对这些复杂繁琐的事,依旧消耗了大量精力。  

不过她憔悴归憔悴,却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