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改换门楣,各方反应(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小公爷说道。  

魏国公淡淡开口:「他现在虽然成了解元,但是能借的势,反而不如以前多。有什麽好担心的。」  

「为何?」小公爷有点难以理解,难道不是徐青中了解元,影响力和势会越来越强吗。  

「你啊,都怪我平时将你宠坏了。我问你,如果你手下有一个人很厉害,而且又和别人家牵扯不清,甚至其中有你的对头,你会怎麽想。」  

「当然不能饶过他,首先要他斩断这些关系,如果能用就继续用,不能用就废掉。」小公爷理所当然道。  

对于上位者而言,忠诚是第一标准,有时候甚至是唯一标准。  

魏国公悠悠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道经说得好啊。」  

小公爷若有所思,道:「这麽说,那小子中了解元,反而麻烦更大。」  

他一念及此,心里放松不少。  

这个人太可怕,令他很不舒服。  

他甚至不敢承认,自己身为国公府的世子,居然玩不过人家。  

魏国公:「不是很大,而是他马上就有大麻烦了。你现在对权谋的理解还很肤浅,回去多读读那些史书,尤其是那本资治通鉴,一定要反覆研读。」  

「诺。」小公爷得父亲开解,心情放松,向父亲告辞离开。  

他近来也觉得自己对世事理解太过肤浅,需要学习。  

看着自己的嫡长子离开,魏国公忍不住叹息。  

真的不开窍啊。  

任何权谋都是要建立在实力之上的,  

权谋,小道而已。  

「老爷,别太生气。」大管家忙说道。  

魏国公摇头:「我只是感到失望。」  

「其实小公爷他已经有改变了,老爷对他要多点耐心。」  

魏国公点了点头,心里却很清楚,人的资质天赋,都是天注定的,很难改。  

博儿确实没这天分。  

他刚才的话,都是事实,但他这个儿子,始终不明白一点,那就是徐青很难借势的同时,何尝不是意味着,他真正算是一号人物了。  

摆在徐青面前的路,其实有两条,投靠一个大佬,从此青云直上。  

还有一条更难的路,使自己成为真正能让旁人依附的参天大树。  

前者的路很轻松,也很光明。  

后者的路很艰难,一旦成功,前途难以想像。  

如果是寻常的解元,确实没这个机会。  

但是魏国公经营多年,如何看不出徐青的前期布局,恰好有了培育自己成为参天大树的土壤。  

关键是,他还有方老鬼的站台。  

这也是魏国公甚为忌惮的地方。  

方老鬼这一手玩得妙啊,利用徐青的身份,将徐青推到台前,与魏国公府继续作对,还能把自己摘出去。  

并且圆满完成天子交代他的事一一压制魏国公府。  

这人老了,非但没糊涂,反而越来越精明。  

但凡方家有一个考科举,进入官场的,魏国公都能找到破绽,偏偏方老鬼谨慎无比。  

「你个老不死的,就不怕你死后,方家没人撑腰,家破人亡吗?」魏国公暗恨不已。  

但他一想,若是徐青成事,成功压制魏国公府,怎麽可能不照拂方家。  

若是徐青不成呢?  

「你都已经八十多了,何苦为大虞朝卖命。」魏国公心中对方阁老又恨又忌惮。  

明面上,徐青确实借势更难,但实际上,由于方老鬼的站台,反而使徐青贴上了方老鬼的标签。  

更绝的是,外人都觉得方老鬼没几年可活。  

一旦老方没了,徐青是不是会接受方老鬼的政治遗产呢?  

这样的话,谁要是那时候再收服徐青,岂不是———  

一定会有人这麽想的,越是顶级的棋手,越喜欢长远布局,反而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  

因此徐青固然难以借势,却能凭藉方老鬼的关系,暂时不用急着站队。  

毕竟方老鬼的背后是皇帝。  

如果非要说徐青是谁的人,那也只能先是皇帝的人。  

非要说他有党派,那也只能是帝党。  

故而魏国公听说沈墨今天便要离开应天府,回京复命的事情之后,就很清楚,他丧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哎,你沈君山一向自命不凡,将来要做宰相,这次当南直隶乡试的主考官,竟然不趁机广罗党羽,到底是为什麽?」  

沈墨的突然离开,亦使得魏国公仿佛挨了一记暗手。  

如果沈墨趁机会,对徐青表现亲近,收罗党羽,那他还有一个给徐青造成大麻烦的办法。  

偏偏这家伙不知抽什麽疯,居然直接走了,根本不想趁机收罗门生。  

这可是南直隶的举人当门生啊!  

人这一辈子,能做一回乡试主考官都不容易,沈君山到底在想什麽?  

魏国公饶是一向洞悉人心,都想不通。  

因为沈墨的另一个身份,便是皇帝长子玉亲王的老师。  

玉亲王等于事实上的储君。  

他收罗门生,亲近徐青,无疑会让多疑的老皇帝,觉得徐青这个人不可靠了那麽方阁老也会放弃徐青。  

如此一来,徐青才会真正处身在南直隶的大漩涡中,随时可能粉身碎骨。  

魏国公自然不清楚,沈墨虽然没悟到这一点,却也悟出无欲则刚的大道至理。他的身份,注定能「不争而胜」。  

既然不争就能胜利,为什麽要争?  

这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想要的机会,但真正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