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黑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风寨。  

尤其是林天王名列的黑榜的事,由绣衣卫交给了吴巡按。  

黑风寨的事,往常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要在栖霞山下的水道建立关卡,这事情就不能忽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林天王看得很明白。朝廷虽然日渐下行,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动真格,他即使是练脏的大高手也扛不住。  

他这招也是以退为进。  

不过旁人他信不过,要不是有徐青当中间人,林天王也是有点进退两难的。  

毕竟平白舍弃这麽大的基业,下面交代不了。  

他要出海,没钱更不行。  

徐青微笑:「学生正是来为恩师解忧的。」  

他便说了自己和林天王的交易内容,不过徐青也加了一笔钱,这是他的中介费。都是朝廷的钱,他不捞,别人也要捞。  

师生之间商议之后,吴巡按又找了刘参将等人。  

刘参将知晓不用和这种大高手硬碰硬,高兴还来不及。  

他这种沙场老将,最怕就是这种厉害的高手。毕竟人家武力太凶,要想破局,一般都是斩将夺旗。  

刘参将就是那个「将」。  

听到要剿黑风寨,他当天都有些腿软,还好有徐青的信件暗示,他这些日子才睡得安稳。  

事情不难办,关键是双方都得有信得过的人。  

徐青的角色暂时是没人能替代的。  

吴巡按的作用,大抵比印章强一些,  

「打仗好啊。」吴巡按算了一笔帐,这次出征,他捞个两万贯不成问题。要不咋说,打仗就没有省钱的。再小的仗,打起来都是金山银海的事。  

徐青前世读史,乾隆打大小金川花了几千万两银子才打下来。大小金川一共多少人?  

几万人而已。  

真要是能直接打款,给这几万人,一人一千两,来一个就发钱,当天晚上,就得全跑下山。  

但帐不是这麽算的。  

徐青不禁感慨,这几千万两银子下去,上面的人,估计人均都能捞几十万两,真是发财!  

他这忙里忙外,也就挣人家的零头。  

比不得!  

不得不说,大清能捞钱的地方确实多,他读史时,看到过一个案子,有一家国库的库丁,利用值班的机会,将银子塞到谷道里,前前后后三十年,  

贪了足足二十万两银子。  

听起来都很离谱。  

毕竟说到底,也就是个库丁。  

所以上面贪,下面只会更贪。  

徐青一人之力是澄清不了世道的,只能跟着随波逐流。  

小民恨贪官污吏,但往往也是恨自己不能成为其中一员。儒门想用道德名声约束教化人心,可是名教的名,同样能令儒士贪心。  

有名必有利,归根到底是要失败的。  

所以「致良知」是有必要的。  

有底线,总比没底线强。  

再垃圾的秩序,也比混乱更能保障大部分人的生命安全。  

知道这一仗必赢,刘参将等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兵马粮草很快动员起来。  

其实行军粮草里面的草,并不主要是喂马的草料,而是稻草。  

徐青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许多人都是用稻草取暖的。  

尤其是现在,天气尚未转暖。晚上天气冷,没稻草铺在地面或者自己找地方抱着稻草睡,一晚上下来,许多士兵都得生病。  

而且稻草作为保暖的物资,成本也低。  

现在城里能置办起被褥的人家其实不多。  

所以民间嫁娶,能陪嫁一床被褥,在当地都是十分有面儿的事。  

徐青的下一个生意,便是打算进军纺织行业。一来这个行业对人工需求大,而且多有女工,控制一个女工在后方,也等于控制了将来在前线的壮男子。  

这样的话,一家人都靠他养活,自然就能形成强大的利益共同体。  

而且工人的组织纪律性,天然就比其他行业强。  

比如戚继光招兵员,就很喜欢招矿工。  

另外,纺织的生意一旦做起来,再配合林天王的海船,那赚钱就太容易了。  

如此,他修炼的资源,就更容易获取了。  

毕竟这世上银子买不到的东西,还是很少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