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花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师生沐浴更衣完毕,一起坐上马车。  

钱师爷望而兴叹,真是一代新人换旧人啊。徐青的存在,很让他有职业危机感。  

好在,徐青肯定志不在当一个幕僚。  

毕竟他想保住的饭碗是人家不屑一顾的。  

一念及此,钱师爷竟有些心酸。  

原本吴知县出门肯定是坐官轿的,无它,现在的官轿比马车坐起来要舒服太多,但现在下雪了,天寒地冻,路上湿滑,再让轿夫干活,实在是不合适。  

即使是官老爷,看底层百姓如同蝼蚁,也不会对自己身边人太恶。  

譬如军营之中,那些喜欢鞭笞亲兵的将领,指不定哪天半夜,首级都给人取了,死得稀里糊涂。  

“公明,可知城中…”吴知县忽地想起一件事,支支吾吾地开口。  

徐青心里一突,莫非吴知县还觉醒了“人妻曹”的属性。  

他见吴知县遮遮掩掩,明白老恩师是想悄声交流,附耳上前,低声道:“老恩师有何吩咐?”  

吴知县悄声道:“我素知公明有慷慨任侠之气,近来人称‘江宁及时雨’,想问问你,有什么身家清白的护院推荐给我用一下,送我去应天府上任。”  

徐青嘴角一抽。  

“江宁及时雨”可还行,谁传出去的!  

估计是严山那厮,回去之后,定要罚他抄一百遍礼记。  

无它,五经之中,礼记字数最多。全篇有十万字左右。  

原来现在的车夫也是吴知县的护卫,乃是从老家带来的,当个知县的护卫还行。但巡按御史的话,身边没有强力护卫,吴知县还是心虚的。  

虽然说,巡按御史代表天子巡察地方,动巡按御史,等于捅破天。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他又不是聋子,自然听说现在徐青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据传和栖霞山黑风寨的林天王那等凶神恶煞都有点交集。  

不过这种风言风语,吴知县并不关心。  

哪家坐地的豪强乡绅没和黑道不清不楚,真要计较,指不定皇子里都有通夷狄的。  

他现在确实需要借助徐青在江宁府的关系,给自己物色几个靠谱的护卫。  

至于往后,他到了应天府,再慢慢招揽。  

毕竟现在胡乱找人,肯定不如徐青找的人更可靠。  

因为现在他就是徐青最大的靠山。  

这也是事发突然。  

他一个普通知县,骤然而起,成了地方大员一般的存在。许多事都来不及准备。  

而且徐青在本地扎根,找本地身家清白的高手,等于家属也控制在徐青的地盘,吴知县也不怕对方反水。  

徐青对此,倒是不推辞。不过他还是有疑惑道:“此事学生今晚就去办。只是,老恩师,巡按御史不是一般有天子亲军守护么?”  

吴知县:“有倒是有,不过得去应天府上任之后,直接去天京守备太监那里调遣,而且未必令人放心啊。”  

徐青闻言,心知这巡按御史的位置怕不是那么好坐,指不定吴知县当了炮灰都说不好。  

不过只要吴知县坐稳了巡按御史的位置,谁也不敢明面上动他。  

因此最有风险之处,确实在去应天府赴任这段路上。  

“去应天府拢共不到三日路程,走的又是官道,准备好了,倒是风险没想象那么大。”  

此外,徐青可以暗中跟随。  

这样的话,他可以通过观察气运里的黑气,来判断吴知县这次赴任的风险有多高。  

“但请老恩师放心,学生一定将事情办妥。”徐青做出保证。事情成不成是后话,态度得拿出来。  

吴知县点点头,倒是没把希望都放在徐青身上,不过徐青能办妥是最好的。  

江宁河,水上云间。  

这次是何知府做东,请了本地的才子组合“江宁八骏”作陪。  

前文已经说过,文学出道,又是组团的,实际上在南直隶属于低端名士。没办法,江宁府到底比不上应天府。  

人家不但是直隶府,还是京府。京圈吹起来,肯定比地方上的乡巴佬渠道广。  

属于天然劣势。  

但徐青不一样,论战绩,实打实的小三元,本府数十年来独一份。  

更得周提学亲口吹捧“异日当为天下士”。  

这是直隶省大宗师的鼓吹,在士人圈子里,一句顶旁人千百句。没辙,谁叫人家是省内所有秀才头上的阎王爷。  

纵然管不着举人、进士,得罪了人家,干你后辈,你也只能忍。  

八才子看到跟着新任巡按老爷来的徐青,眼睛都红了。  

在科场上,他们算是徐青的前辈,早几科就中了秀才,但一个個,最年轻都奔着三十去了,依旧不是举人。  

近来又听说徐青搞了个“复社”,在普通秀才里的影响不小,多少是有些嫉妒扭曲的。  

何知府倒是不管八才子什么心思,主动上来迎接吴巡按。丝毫不顾忌,现在他还是吴巡按上司的身份。  

一时间,身份调转。何知府的腰弯得竟如此轻易,让徐青不由大感佩服。  

就凭何知府这能屈能伸的腰腿,将来不说担两京十三省,一个省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其实关于吴巡按如何当上巡按御史,何知府也万分好奇。  

他知晓吴巡按背后有人,但想不到对方有那么大的能量。  

还好平日里,何知府没得罪人,否则往后一年,搞不好有许多小鞋子穿上。  

巡按御史理论可以监察整个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