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府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刻赶出考场。  

待得考题发下。  

一些考生看到考题之后,立刻面露难色。  

原来考题的名字是“百姓足,孰与不足”。  

这是如今朝廷内,关于变法围绕的主题。  

如今变法派占据上风。  

消息灵通的考生早就知道,此次院试的提学,和乡试的主考官,都是变法派。  

而何知府是守旧派的人。  

如果讨好了何知府,无疑是和提学作对,还想通过院试?  

提学是有资格查看府试考卷的,所以想要蒙混过关都不可能。  

你以为是考试,其实是站队。  

选变法,那就过不了今天。  

选守旧,那就没有明天。  

有些官宦子弟都打算弃考了。  

这道题太难,不会做啊!  

至于许多不知内情的考生,反而倒是没有烦恼,只是他们专研八股,大都不通经济,能写出的见解都很浅薄。  

这考题本是士绅子弟的优势,却限于知晓内情,不敢随便下笔。  

严山自然属于有消息渠道的,禁不住眉头紧皱。  

而徐青没有什么负担。  

女师父都帮他打通何知府的天地线了,他不选何知府行吗?  

至于提学那边,则是后面的事,不是没有解决的机会。  

有女师父的关系在,总能给他一个狡辩的机会吧。  

徐青神情泰然,开启“绝对专注”状态,灵感如潮涌,提笔落下破题第一句: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只这一句,已经是当世此题中,第一流的破题。  

无他,这是徐青前世看过的一篇殿试文章,状元写的破题。  

有这顶级破题开路,灵感源源不断,徐青更在文中糅合了现代的理念。  

给后面向变法派狡辩,留下暗手。  

不过,这只是伏笔。如果没有经典的长篇大论,自然是圆不了的。何知府即使看出,也不能拿出来说事。  

关键是整篇文章,属于徐青这段时间积累的爆发,更有状元文章的破题。  

这破题,虽然没有“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那种历史顶级破题的气势,在当世也是足够惊艳了。  

何知府精力极好,这次府试选择当面阅卷。  

徐青写完之后,没有贸然交卷。  

看了看风向。  

等到前面交卷的人,足足有十个后,徐青才起身。  

这十个人里,有八个被黜落了。  

给后面考生的心理压力极大。  

徐青再不交卷,就有冷场的可能。  

严山犹豫一下,没敢交卷。  

徐青上来,正好给何知府解围。  

他是二甲进士,且是聪明决断之人。阅卷速度极快。  

前面考生的文章,何知府不过十个呼吸就看完一份,到了徐青的卷子,足足停了半刻钟,最后慨然长叹:“此卷当为案首,你们后面的卷子交上来,我下了考场再看。”  

他也知肯定有考生不服。  

等考试时间一结束,便让小吏当着没离开考生的面,将徐青文章念了一遍。  

在场的考生听完,大都心如死灰。知晓徐青这篇文章,放在乡试里,也能竞争解元。而且文章大体偏向守旧派。  

此文不中案首,绝无可能。  

而且在小吏念完文章之后,考场里的夫子圣像居然颤动起来,许久才止住。  

“文惊圣像!”有考生惊呼,并羡慕徐青运气之好。  

文惊圣像,哪怕提学厌恶徐青的立场,也不敢在院试冒大不韪黜落徐青了。  

何况徐青还是连中两元的案首!  

在考场牌楼上,徐青的女师父冯芜和何知府的小妾殷三娘扮作衙役观望眼前的一切。  

冯芜暗自惊讶,低声道:“三娘,我让你帮忙。没想到你帮这么大的忙。这圣像颤动,你是弄了什么机关?”  

三娘却神色古怪,更有莫名的惊骇一闪而逝,好一会低声回应道:“我没弄这个。”  

“啊。”  

此时此刻,徐青体内的青铜镜,在圣像颤动的刹那,有一缕旁人瞧不见的圣洁白光冲了进来。  

青铜镜泛起涟漪,在“福缘”下方,多出一栏新的内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