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真是开了眼啊(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务贸易区,甚至比滨城现在的港口还要先进,规模更大。  

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投资也超过了一千万,在奉城和其他几个城市多有投资。  

这么说吧,胡可要想在辽东打开工业发展这扇大门,不是没有其他途径,但用红星钢铁集团这把钥匙是最容易,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他不虚着李学武虚着谁?  

李学武在前阶段竞争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长位置的时候,胡可是什么时候去摇旗呐喊的?  

没错,刚刚决出胜负。  

很明显的,这老兄一直安排人盯着集团那边的动静,就等着尘埃落定之时攀交情了。  

他才是一点亏都不吃呢。  

李学武没必要给他面子,可也不会恶了这层关系,看人下菜碟这种事他也喜欢干。  

政治上要没有先见之明和绝对把握,谁敢炒冷灶,所以谁都别嫌弃谁。  

李学武之所以留出时间,就是不想表现的太积极了。说白了,辽东需要红星钢铁集团的工业投资和技术影响。真能以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打造一条工业巨舰,那搁谁身上都是十分愿意的。  

红星钢铁集团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管理有管理,重要的是他们更有发展潜力。  

轻重工业混合发展,打通上下游壁垒,完成钢铁企业向相关领域蔓延发展,这是妥妥的大企业啊。  

一旦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运营起来,必然会带动其他工业企业在技术革新、生产变革、管理换代等方向实现新时期重大突破。  

这个时候辽东就需要一只领头羊,跑的越快越好,就像辽西的一七厂那样。  

现在看来,红星钢铁集团比一七厂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更符合辽东的工业发展脉搏。  

所以现在看是合则两利的局面,李学武在辽东就如胡可所说的那样,一定会顺风顺水。无论是谁在那个位置上,都会保证这只下金蛋的鸡不受影响。  

要怎么才能掌握这只下金蛋的鸡,是李学武当前最紧要的工作,也是他最需要达成的目标。  

“那位还在看资料?”  

杨叔兴从走廊路过,见尹忠耀的办公室里就他自己,瞅了一眼李学武办公室的方向,这便进了屋。  

尹忠耀抬起头见是他,笑着从办公桌后面起身,端着茶杯说道:“刚刚到任嘛,不都这样。”  

“快一周了吧?”杨叔兴从茶柜里自己找了茶杯,借了尹忠耀的茶叶自己动手泡了一杯。“该不会是要写什么长篇大论,震我们一下子吧。”  

他好笑地端着茶杯走到沙发边上坐下,别有意味地说道:“咱们这位领导可是集团第一笔杆子呢。”  

“长篇大论我都不怕。”尹忠耀给自己的茶杯里续了热水也来到沙发边上坐下,慢饮了一口,这才淡淡地说道:“我就怕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啊。”  

“憋了这么久,一定是有什么目的。”杨叔兴一脸笃定地讲道:“我是怕他打脑袋后头过来啊。”  

“怕有什么用。”尹忠耀满不在乎地说道:“且先看着吧,有人比咱们先跳脚呢。”  

“呵呵呵——”杨叔兴轻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那位也是硬脾气,早先听说两人关系很不错的,后来因为董主任的事闹的太僵了。”  

“怨谁?还不是他上进心切。”尹忠耀吹了吹茶杯里的茶叶,道:“有此下场也是活该。”  

杨叔兴对这话却是有些别的想法。想当初这尹忠耀也是杨书记的人,跟杨宗芳一个路数。  

只是从一开始两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谁都不服谁。  

杨宗芳刚来钢城的时候跟董文学配合的相当默契,再有李学武在京城照应,他过的很是潇洒。  

再看尹忠耀,比杨宗芳岁数大,资历深,跟杨书记的时间也更久。当时尹忠耀觉得两人都是杨书记布置在钢城的,那一定是要好好合作的。  

只是这合作也有个大小,尹忠耀自然不会听杨宗芳的,可没想到杨宗芳也没打算听他的。  

董文学十分信任杨宗芳,给了他大刀阔斧干事业的机会。刚刚提上来的杨宗芳也急于做出一番事业表现自己,哪里听得进去尹忠耀的低调之言。  

两人就从这里开始便闹僵了,没再提什么合作的事。  

而杨宗芳也不是个狠角色,当初明明知道杨书记要走了,还敢站出来搅局。  

是,私下里大家都说他仁义,说他有义气,可结果如何?  

李学武那人是好相与的?董文学是他的老师,也是师徒两个布置辽东的关键。现在他想砍树摘桃子,别说李学武这样的狠角色,就是董文学也不干啊。  

结果就是一夜之间,杨宗芳从炙手可热换到了冷板凳上,要不是他没什么疏漏,以李学武的果决一定是要弄掉他的,哪里容许他如此撒野。  

董文学在钢城站稳了脚跟,对杨宗芳始终边缘化处理,没压着他,也没用他。  

杨宗芳也识趣,没主动,也没服软,就这么支棱着,直到李学武要来辽东了。  

连杨叔兴都能看得出他着急了,当谁都是瞎子不成?  

只是李学武在京城,近水楼台先得月,又是集团秘书长的身份,身上还有着大获全胜的气势。  

你再看看他,死气沉沉的还想上位呢?  

只是有些话别人能说,他尹忠耀说不得。这两句看似是批评杨宗芳不识时务,可不也是说杨书记连累了他们嘛,这是在指责杨元松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