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谁同意,谁反对(5/6)
看向张劲松的眼神多了太多的不解和疑惑。瞧你小子浓眉大眼的,你怎么…
董文学替李学武说话还情有可原,哪轮到景玉农主动,张劲松附和了。
让苏维德惊讶的还不止这一个,就在众人望向张副主任的时候,程副主任也开口附和了景副主任的意见。
现在好了,还没开始投票呢,已经有四位集团领导站在了一起。秘书们齐齐望向窗外,确定太阳是打哪边出来的。
景玉农、董文学、张劲松、程开元…
不用李怀德点名,他的目光看向哪里,哪里便有点头附和的言语,管委会难得地有了意见统一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仅苏维德冷汗下来了,就是李怀德也皱起了眉头。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是以往,他还能暂停相关议题,往后再议,但今天这场会议,这个议题容不得他往后拖了。
只看现场的形势也知道,他想往后拖也是不行。
什么叫骑虎难下,李怀德看向对面秘书长方向的目光逐渐危险而深邃。
危险的不是他,反而是沉默下来的秘书长。
装什么装,得意吗?
“既然同志们的意见统一,那就按照玉农同志的意见,听一听相关同志的意见。”
李怀德作为班长,不能让管委会冷场,更不能丢掉主动权,就算是硬撑也得撑着,这是面子。
苏维德已经变了脸色,再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里只剩下浓浓的忌惮。
“组织处的同志同我讲,领导的事他们做不了主,也拿不出意见来。”李怀德继续讲道:“有关于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负责人的人选问题,还是我同维洁同志征求了各方意见拿出来的,今天就议一议吧。”
议题文件分发到各人手中,相关的名单也显露了出来,分别是高雅琴、徐斯年、李学武。
除了徐斯年没有资格参加管委会会议,就苏维德所言真要回避,李学武和高雅琴都得出去。
可明显的,纷纷扰扰争了大半年的戏码就要落幕,谁舍得放弃,都攒着劲等粉墨登场呢。
“有关于这份人选问题,我做一下解释说明。”谷维洁开口道:“虽然名单上是三个人,但我同李主任也讲过,未来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责任重大,也可以安排正副组长进行协调管理。”
“谷副主任的意思是选两个,还是选三个?”
董文学微微皱起眉头看向对方问道:“要是选三个,那今天的会议倒是简单了。”
他用玩笑的口吻讲出这句话,可会场内没有人笑。
没什么好笑的,刀光剑影,劈在脑门上要命的。
谷维洁并没有在意他的发言,而是看向众人继续解释道:“当然,也不限于名单上的三人,同志们还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提出来。”
“至于说董副主任刚刚的问题。”她这会儿才看向董文学回道:“有能者一人足以,不足者两人,两人不足那就三人。工作总是要做的,团结更重要。”
这是撕破脸了?
坐在墙边记录会议的秘书们心里砰砰直跳,他们听到的和以往看到的情况可不是这样。
不能说谷副主任同董副主任一条心,可也少见有意见纷争的时候。就算有意见分歧,也早在会议开始前通过气了,怎么可能到会议上吹胡子瞪眼睛的。
“看来真得好好选一选。”
董文学扭过头去不看她,嘴角带着嘲讽的意味讲道:“要都是无能之辈,怕不是要安排三十个组长。”
火药味这么浓?
秘书们见大事不好,纷纷看向李主任,得了示意和允许,这才都站起身拿了暖瓶给领导们续茶倒水。
有个缓冲,总比僵持起来好。
趁着续水的工夫,众人也有了时间思考和判断。
“高副主任对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苏维德见情况不对,乐得把这摊水搅浑了,就着名单上的内容看向了高雅琴,提议道:“我觉得请高副主任主持辽东工业工作的大局更稳妥一些。”
“经济建设是未来的发展核心啊。”薛直夫点头讲道:“集团在辽东布局港区,正适合将经济作为连接线贯穿各工业区,完成经济链条的布局。”
“我赞成薛副主任的意见。”谷维洁发言道:“高副主任有较为丰富的对外贸易管理经验,又对经济发展工作有较深的理解,我想正适合去辽东掌握大局。”
“当然了,工业管理经验不足。”她见董文学要发言,抢先讲道:“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安排徐斯年同志担任工业管理小组副组长比较合适,优势互补嘛。”
董文学本打算发言来着,可见她如此说便也忍住了没开口,只是扫过对方的眼神逐渐犀利。
李怀德见谷维洁讲完众人都没再发言,便把目光看向了李学武和高雅琴,这两位是今天最后议题的主角了。
“雅琴同志的呼声很高啊。”他微微点头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没有什么想说的。”高雅琴因为回避原则,没有李怀德的询问她是不能说话的,这会儿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更不能多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嗯,其他意见呢?”
李怀德扫向了众人,着重看向了董文学,知道他必然要支持李学武执掌辽东的。
董文学也应了他的询问,表情严肃地开口道:“我从辽东回来,更懂辽东需要什么。”
他
董文学替李学武说话还情有可原,哪轮到景玉农主动,张劲松附和了。
让苏维德惊讶的还不止这一个,就在众人望向张副主任的时候,程副主任也开口附和了景副主任的意见。
现在好了,还没开始投票呢,已经有四位集团领导站在了一起。秘书们齐齐望向窗外,确定太阳是打哪边出来的。
景玉农、董文学、张劲松、程开元…
不用李怀德点名,他的目光看向哪里,哪里便有点头附和的言语,管委会难得地有了意见统一的时候。
这个时候不仅苏维德冷汗下来了,就是李怀德也皱起了眉头。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要是以往,他还能暂停相关议题,往后再议,但今天这场会议,这个议题容不得他往后拖了。
只看现场的形势也知道,他想往后拖也是不行。
什么叫骑虎难下,李怀德看向对面秘书长方向的目光逐渐危险而深邃。
危险的不是他,反而是沉默下来的秘书长。
装什么装,得意吗?
“既然同志们的意见统一,那就按照玉农同志的意见,听一听相关同志的意见。”
李怀德作为班长,不能让管委会冷场,更不能丢掉主动权,就算是硬撑也得撑着,这是面子。
苏维德已经变了脸色,再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里只剩下浓浓的忌惮。
“组织处的同志同我讲,领导的事他们做不了主,也拿不出意见来。”李怀德继续讲道:“有关于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负责人的人选问题,还是我同维洁同志征求了各方意见拿出来的,今天就议一议吧。”
议题文件分发到各人手中,相关的名单也显露了出来,分别是高雅琴、徐斯年、李学武。
除了徐斯年没有资格参加管委会会议,就苏维德所言真要回避,李学武和高雅琴都得出去。
可明显的,纷纷扰扰争了大半年的戏码就要落幕,谁舍得放弃,都攒着劲等粉墨登场呢。
“有关于这份人选问题,我做一下解释说明。”谷维洁开口道:“虽然名单上是三个人,但我同李主任也讲过,未来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责任重大,也可以安排正副组长进行协调管理。”
“谷副主任的意思是选两个,还是选三个?”
董文学微微皱起眉头看向对方问道:“要是选三个,那今天的会议倒是简单了。”
他用玩笑的口吻讲出这句话,可会场内没有人笑。
没什么好笑的,刀光剑影,劈在脑门上要命的。
谷维洁并没有在意他的发言,而是看向众人继续解释道:“当然,也不限于名单上的三人,同志们还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提出来。”
“至于说董副主任刚刚的问题。”她这会儿才看向董文学回道:“有能者一人足以,不足者两人,两人不足那就三人。工作总是要做的,团结更重要。”
这是撕破脸了?
坐在墙边记录会议的秘书们心里砰砰直跳,他们听到的和以往看到的情况可不是这样。
不能说谷副主任同董副主任一条心,可也少见有意见纷争的时候。就算有意见分歧,也早在会议开始前通过气了,怎么可能到会议上吹胡子瞪眼睛的。
“看来真得好好选一选。”
董文学扭过头去不看她,嘴角带着嘲讽的意味讲道:“要都是无能之辈,怕不是要安排三十个组长。”
火药味这么浓?
秘书们见大事不好,纷纷看向李主任,得了示意和允许,这才都站起身拿了暖瓶给领导们续茶倒水。
有个缓冲,总比僵持起来好。
趁着续水的工夫,众人也有了时间思考和判断。
“高副主任对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苏维德见情况不对,乐得把这摊水搅浑了,就着名单上的内容看向了高雅琴,提议道:“我觉得请高副主任主持辽东工业工作的大局更稳妥一些。”
“经济建设是未来的发展核心啊。”薛直夫点头讲道:“集团在辽东布局港区,正适合将经济作为连接线贯穿各工业区,完成经济链条的布局。”
“我赞成薛副主任的意见。”谷维洁发言道:“高副主任有较为丰富的对外贸易管理经验,又对经济发展工作有较深的理解,我想正适合去辽东掌握大局。”
“当然了,工业管理经验不足。”她见董文学要发言,抢先讲道:“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安排徐斯年同志担任工业管理小组副组长比较合适,优势互补嘛。”
董文学本打算发言来着,可见她如此说便也忍住了没开口,只是扫过对方的眼神逐渐犀利。
李怀德见谷维洁讲完众人都没再发言,便把目光看向了李学武和高雅琴,这两位是今天最后议题的主角了。
“雅琴同志的呼声很高啊。”他微微点头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我没有什么想说的。”高雅琴因为回避原则,没有李怀德的询问她是不能说话的,这会儿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更不能多说,“我服从组织的安排。”
“嗯,其他意见呢?”
李怀德扫向了众人,着重看向了董文学,知道他必然要支持李学武执掌辽东的。
董文学也应了他的询问,表情严肃地开口道:“我从辽东回来,更懂辽东需要什么。”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