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糟糕,坏人竟是我自己?(4/6)
一数了,目光依旧在众人的身世逡巡着,好像在等下一个人的发言能多一个选择。
许是被李怀德的目光盯得紧了,高雅琴轻咳一声,主动开口道:“销售吧,销售总公司各个分公司再多要一些销售人员,两百人。”
她倒是谨慎,也聪明,没像其他人那样含糊着说,虽然答应了,但也限制了人数,没给李怀德留下发挥的余地。
李怀德看了他一眼,好像也注意到了人数的问题,开口强调道:“明年销售工作是集团的重点,多培养一些后备力量也是可以的。”
说完,也不等高雅琴反应,便加码道:“两百人不够用,五百人吧。”
开会呢,还是卖菜呢,这玩意儿还得讲价的?高雅琴也是哭笑不得,只能点头认了。
“销售五百人,精细岗位工人两千吧。”
老李开始定调子了,看着手里刚刚做的笔记边写边安排道:“消防和保卫两百人。”
“建筑公司这边…”他抬起头看向薛直夫,似乎在等他的意见。
这个时候说还能主动一点,真让老李自己讲,说不定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两千人吧,条件是男生。”
薛直夫点点头,强调道:“建筑队的条件还是很辛苦的,招工的时候要提前交代好。”
“明年是三年计划的收尾,工程管理很关键,两千人有点少,多加点吧。”
李怀德对薛直夫的态度还是很尊重的,不比对高雅琴这位新同志那么直接。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两千五百人一定能吃得下,多给你招一些高中生培养培养,以后还得指望他们支撑起建筑这一摊子。”
话已经都说到这了,薛直夫还能讲什么,多五百人就多吧,他这边想办法安置下来。
“五千两百人。”李怀德又把视线瞄向了其他人,好像在狩猎一般。
“文艺出版社这边是今年刚刚完成扩招的,本身也没有实现盈亏平衡。”
谷维洁开口道:“教育和医疗管理局更没有给中学毕业生的安置指标。”
“联合学校这边搞一期春季招生,初中和高中两千人,培训半年参加统考。”
李怀德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安排道:“合格的晋入上一级学校,不合规的按规定处理。”
按规定处理?怎么处理。
如果这一批两千人的招生有一半生源在统考中不合格,难道还要做退档处理?
李怀德这是病急乱投医,谷维洁刚想反驳,却见他已经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凝重,老李有些霸道的行为让本就不想说话的人更不愿意开口了。
不开口并不等于没安排。
李怀德看着笔记本上七千两百人的数字还嫌不够,目光又瞟向了张劲松。
“劳服公司还能安置五百人,多一点都不成。”张劲松语气坚定地说道:“再多只能往能源总公司那边安置,矿工、电工、管网。”
“有总比没有强,一千人吧。”
李怀德听得出来他语气里的强硬,可还是给他的需求翻了倍。
“高中生还是很金贵的,协调一下生产那边,严抓考核,加大分流力度。”
这意思是拿高中生换岗位工人,再把淘汰下来的岗位工人安置到条件艰苦的岗位上去。
张劲松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还是没说话,这一千人可不是今天会议最多的。
“资金结算中心和联合储蓄银行这边再要五百名财务人员,可以自己培养。”
景玉农看出来了,今天这会议是人人有份,她既然跑不了,便只能主动提要求。
李怀德倒是没为难她,无论是财务还是人事,没有一定的专业程度是干不了的。
即便是培养,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实在是太大,所以她说五百人就五百人了。
八千七百人了,李怀德心里是想凑出个整数来,也好跟上面要功劳。
“秘书长,就剩下你了。”
他还是把目光定在了李学武的身上,道:“综合管理部没有指标,你联系的单位还是很多的,挤一挤,想想办法。”
“秘书吧,再培养一些。”李学武早有准备,直接开口道:“招待所和国际饭店再安排一些,三百人?”
“嗯,三百人。”李怀德想了想,没敢给这个数字翻倍,出了问题还得他自己处理。
“文学同志不在京,辽东工业那边也说的差不多了,就给他留一千人的指标吧。”
他点了点笔记本上一万人的数字,心里满意地说道:“这个工作还得请维洁同志和玉农同志辛苦一下,尽快拿出个章程来。”
“这里我也强调一句,不能光看厂职工子女的身份,还是要强调能力和学历。”
李怀德郑重地讲道:“按报名材料卡条件,有高中毕业生优先录用,再考虑初中生。这可能是咱们集团最后一次人事补强了。”
这话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三年教育规划,今年已经是第二年。明年招生结束,联合学校将不会再进行社会统招,压力还是大。
为什么?
今年过去了,明年过去了,后年,也就是70年,联合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会进入集团。
这一次的一万人有八千人要分配到岗位上,只有两千个指标能进校园。
八千人,已经严重挤压了未来的岗位空间,联合学校的毕业生分配也是个大问题。
老李这般操作属于是
许是被李怀德的目光盯得紧了,高雅琴轻咳一声,主动开口道:“销售吧,销售总公司各个分公司再多要一些销售人员,两百人。”
她倒是谨慎,也聪明,没像其他人那样含糊着说,虽然答应了,但也限制了人数,没给李怀德留下发挥的余地。
李怀德看了他一眼,好像也注意到了人数的问题,开口强调道:“明年销售工作是集团的重点,多培养一些后备力量也是可以的。”
说完,也不等高雅琴反应,便加码道:“两百人不够用,五百人吧。”
开会呢,还是卖菜呢,这玩意儿还得讲价的?高雅琴也是哭笑不得,只能点头认了。
“销售五百人,精细岗位工人两千吧。”
老李开始定调子了,看着手里刚刚做的笔记边写边安排道:“消防和保卫两百人。”
“建筑公司这边…”他抬起头看向薛直夫,似乎在等他的意见。
这个时候说还能主动一点,真让老李自己讲,说不定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两千人吧,条件是男生。”
薛直夫点点头,强调道:“建筑队的条件还是很辛苦的,招工的时候要提前交代好。”
“明年是三年计划的收尾,工程管理很关键,两千人有点少,多加点吧。”
李怀德对薛直夫的态度还是很尊重的,不比对高雅琴这位新同志那么直接。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两千五百人一定能吃得下,多给你招一些高中生培养培养,以后还得指望他们支撑起建筑这一摊子。”
话已经都说到这了,薛直夫还能讲什么,多五百人就多吧,他这边想办法安置下来。
“五千两百人。”李怀德又把视线瞄向了其他人,好像在狩猎一般。
“文艺出版社这边是今年刚刚完成扩招的,本身也没有实现盈亏平衡。”
谷维洁开口道:“教育和医疗管理局更没有给中学毕业生的安置指标。”
“联合学校这边搞一期春季招生,初中和高中两千人,培训半年参加统考。”
李怀德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安排道:“合格的晋入上一级学校,不合规的按规定处理。”
按规定处理?怎么处理。
如果这一批两千人的招生有一半生源在统考中不合格,难道还要做退档处理?
李怀德这是病急乱投医,谷维洁刚想反驳,却见他已经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凝重,老李有些霸道的行为让本就不想说话的人更不愿意开口了。
不开口并不等于没安排。
李怀德看着笔记本上七千两百人的数字还嫌不够,目光又瞟向了张劲松。
“劳服公司还能安置五百人,多一点都不成。”张劲松语气坚定地说道:“再多只能往能源总公司那边安置,矿工、电工、管网。”
“有总比没有强,一千人吧。”
李怀德听得出来他语气里的强硬,可还是给他的需求翻了倍。
“高中生还是很金贵的,协调一下生产那边,严抓考核,加大分流力度。”
这意思是拿高中生换岗位工人,再把淘汰下来的岗位工人安置到条件艰苦的岗位上去。
张劲松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想了想还是没说话,这一千人可不是今天会议最多的。
“资金结算中心和联合储蓄银行这边再要五百名财务人员,可以自己培养。”
景玉农看出来了,今天这会议是人人有份,她既然跑不了,便只能主动提要求。
李怀德倒是没为难她,无论是财务还是人事,没有一定的专业程度是干不了的。
即便是培养,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也实在是太大,所以她说五百人就五百人了。
八千七百人了,李怀德心里是想凑出个整数来,也好跟上面要功劳。
“秘书长,就剩下你了。”
他还是把目光定在了李学武的身上,道:“综合管理部没有指标,你联系的单位还是很多的,挤一挤,想想办法。”
“秘书吧,再培养一些。”李学武早有准备,直接开口道:“招待所和国际饭店再安排一些,三百人?”
“嗯,三百人。”李怀德想了想,没敢给这个数字翻倍,出了问题还得他自己处理。
“文学同志不在京,辽东工业那边也说的差不多了,就给他留一千人的指标吧。”
他点了点笔记本上一万人的数字,心里满意地说道:“这个工作还得请维洁同志和玉农同志辛苦一下,尽快拿出个章程来。”
“这里我也强调一句,不能光看厂职工子女的身份,还是要强调能力和学历。”
李怀德郑重地讲道:“按报名材料卡条件,有高中毕业生优先录用,再考虑初中生。这可能是咱们集团最后一次人事补强了。”
这话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三年教育规划,今年已经是第二年。明年招生结束,联合学校将不会再进行社会统招,压力还是大。
为什么?
今年过去了,明年过去了,后年,也就是70年,联合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会进入集团。
这一次的一万人有八千人要分配到岗位上,只有两千个指标能进校园。
八千人,已经严重挤压了未来的岗位空间,联合学校的毕业生分配也是个大问题。
老李这般操作属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