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故国他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笑着拱手。  

魏昭南和田力连忙还礼。  

魏昭南问道:“李指挥,这次带了什么新书过来?”  

“十几本新书,够你慢慢看的,”李铨笑着说,“工匠发明了新式铸模机和造字炉,朝廷还颁布了通用字号标准,今后的书本报纸会愈发便宜。”  

魏昭南感慨:“我大同天朝,真是日新月异啊,可惜我等罪人是难回故土了。”  

李铨说道:“你在这里教化蛮夷,未尝不能把美洲也变成华夏。”  

“李指挥说得对。”魏昭南勉强挤出笑容。  

食盐、棉布、农具、锅盆、笔墨、纸张、书籍、报刊…一件件物品被搬下船,换取这里的粮食、肉干、咸鱼、澹水、瓜果和蔬菜。  

物资交换完毕,船员们上岸歇息。  

而村民则围在一起,争先恐后去抢报纸。村里三十岁以下的,很多都识得几个字,《大同月报》是他们的最爱,可以知道遥远祖国的新消息。  

过去一年的旧报纸,都被李铨带来,瞬间就被瓜分干净。  

那些不识字的,也围在旁边傻乐,不时询问报纸上写了什么。  

“哈哈哈,朝廷又打胜仗了!”  

“这回是打哪个?”  

“打漠北蒙古,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把漠北和北海全打下来了。费大都督和张大都督,勒石燕然,封狼居胥,班师回朝全部封王。”  

“什么?快给我看看!”  

魏昭南激动抢过那张报纸,埋头反复阅读好几遍,含泪说道:“超迈汉唐,大同盛世啊!”说着说着,他突然朝西方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被流放到美洲时,魏昭南恨死了皇帝。  

可随着时间推移,思国情绪发酵,魏昭南又觉得中国的一切都那么美好。皇帝也是好皇帝,是自己错了,自己不该贪污巨款。  

除了《大同月报》,市井小报也受追捧。  

他们甚至对南京的几大足球队如数家珍,还知道瓦舍、戏园里的当红明星。若是还附带某个明星的画像插图,那份报刊杂志绝对被翻烂,似乎看到了明星画像,他们就真在南京听戏曲观杂技一样。  

李铨让人搬来一箱子书籍:“这是最新版的《大同字典》和小学课本。”  

魏昭南拿起那本大字典,惊讶道:“一本就印完了?”  

“小号字印的。”李铨解释说。  

以前的《大同字典》,一套足足有六本,学生使用时非常不方便。  

随着铅活字配方和欧洲油墨的传入,更小字号的印刷品成为可能。赵瀚就让人铸刻铅版,不是铅活字,而是类似凋版的东西,足足铸刻了八年时间,终于把字典铅版搞定。  

每块铅版,都用上好木料框起来,避免硬脆的铅版受损破碎。  

有了这些铅版,今后不用再排版了,《大同字典》可以无限印刷,直到铅版磨损不堪用为止。从今往后,《大同字典》只须单本就能收纳全部内容,而且印得越多分摊成本越便宜。  

魏昭南拿起小学课本,全是标准字号的新版,比以前更加美观简洁。  

魏昭南抚摸着书籍说:“好书,好书啊,村里也该建学校了。”  

新登村的一百多个孩童,年龄最大的已经五六岁。从小跟着父亲说汉话,是时候学习汉字了,魏昭南决定自己亲自来教书。  

李铨问道:“附近的土着没有异动吧?”  

魏昭南笑道:“东边的土着,经常跟南边土着打仗,倒是还没人来招惹我们。不过嘛,去年有南方土着悄悄过来,想从咱们手里交换铁斧头。应该是作战失利,发现了斧头的好处。”  

“没换给他们吧?”李铨问道。  

魏昭南摇头说:“没有,咱们跟东边土着是盟友,村里土地也是跟他们买的,我怎么可能交换铁斧给盟友的敌人?”  

盟友就是拿来卖的,但这个盟友太近,暂时还不能卖掉,否则村子永无安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