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血肉厮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死。  

将近三百个大同火铳兵,被满清骁骑的重箭射中。大部分当场倒下,有些即便被射中非致命部位,也在重击之下往后仰。倒三角形箭头扎进肉里,不但造成持续流血伤害,战后也不好拔箭,一拔就是一块肉。  

满清骁骑也好不到哪里去,被火铳兵和龙骑兵夹击。虽然阵型极为松散,但还是付出两三百人的伤亡,双方几乎是一比一在换命。  

大同军这边只是略微吃亏,因为如此距离,火铳射击松散阵型的命中率不高。  

这种打法,满清打不起。  

因为满清本就没多少人口,阿礼哈超哈组建的骁骑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赵瀚可以批量训练火铳兵,多尔衮却不能批量征召阿礼哈超哈营。  

对射之后,伊尔德吓得带着骑兵就跑。  

虽然这些骑兵有些隶属于多铎,但他也有份啊。再损失一点,他的实力将大打折扣,恐怕要两三年才能恢复。  

若非一直遭受炮击,多铎也不想用这种打法。  

正面战场,陈大封身前的藤牌手已经倒下,他立即捡起藤牌,顶在前面保护火铳兵。  

扭头一看,却见两侧倒了十多个,满清的重箭实在太多凶残。  

连续两轮重箭之后,大同军的藤牌手和长枪手,已经倒下去四百多人。  

一直跟在满清侧翼的李国英,打到现在心里发毛。虽然他不再遭受攻击,但只是观战就冒冷汗,这种烈度的战斗,不是降兵降将能承受的。  

他都准备带兵冲锋了,却发现大同军竟然没溃。  

一个传令兵奔来,大喊道:“李将军,十万命你立即冲上去,包抄攻击敌军右翼!”999小说999xs  

“是…是!”  

李国英麻着胆子,带领全军加速侧绕。  

“咻咻咻!”  

火炮和重箭互相发射。  

大同军的近战步卒,再次倒下将近五百人,好多火铳兵都被暴露出来。  

而满清那边,一支汉军旗重甲兵,直接被火炮轰得溃逃。  

“全军冲击!”  

“呜呜呜呜呜!”  

多铎一声号令,满清步卒加速冲锋。  

因为大同军的近战兵,也就3000人而已,还有一部分在后面应对骑兵,正面已经死伤过半。这种情况下冲出,肯定能将大同军的大阵冲溃。  

而且,再不冲的话,可能还会被火炮击溃一两支部队。  

满清弓手又是抛射又是平射,连续几箭也后继乏力了。他们还得近战呢,双臂若是射软了,战斗力将直线下降。  

嗯,满清弓手,同样穿着重甲,同样也是近战兵!  

陈福贵不等中军号令,就命令火铳兵各营,越过近战兵防线列阵。  

陈大封从地上爬起来,他的肩部中箭,一直再流血。不但肩膀发麻,整条左臂也没什么力气。  

“第三营,还没死的,都站起来!”陈大封单手持着长枪,随时准备上前接应火铳兵。  

三十步,二十步…  

“放铳!”  

2500火铳兵,三段击连射。  

多铎放下千里镜,随即又拿起千里镜,整个人目瞪口呆。  

汉军旗重甲兵已然溃散,有些八旗军还在冲,有些八旗兵已经溃了。  

资深汉奸李率泰,此刻倒在地上,身体还在不停抽搐。  

耿仲明的战马中弹,将他掀到地上摔断腿,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往后逃。  

“上刺刀!”  

“掷弹兵!”  

“藤牌手,长枪手,全部上前!”  

陈大封肩膀顶着一支重箭、一支刺箭,单手持长枪带兵往前冲。  

还在冲锋的八旗精锐,迎面遭遇万人敌。一通爆炸之后,再次溃逃四百多人。  

掷弹兵各自投出两枚炸弹,也拔出腰刀往前冲杀。  

已经侧绕的李国英部,根本没人理他。此时此刻,他可以立即冲向大同军,可打到现在他真被吓坏了。  

听说赵皇帝有好多这种军队,满清还坐个屁的天下啊!  

李国英临阵割掉辫子,举刀大呼:“汉家儿郎,随我杀鞑子!”  

这货竟然临阵倒戈了。  

“嘟嘟嘟嘟嘟哒哒哒嘟嘟嘟哒…”  

冲锋号响起,火铳兵全员上刺刀,对准还未溃逃冲杀。  

藤牌手扔掉举着藤牌,手提腰刀,跟长枪手、掷弹兵一起冲上。  

陈大封单手举着长枪,纵身扑出,另一个长枪手已然接敌。两人共同把红巴牙喇精兵捅翻,真的只是捅翻,因为没有刺穿甲胄。  

三人滚到一起,兵器已失去作用,完全街头斗殴般厮打。  

一发炮弹,将多铎的帅旗砸断,却是炮兵还在开炮。  

“敌将已死!”  

多铎骑马就跑,他不是第一次逃跑了,以前也有临阵脱逃的前科。  

八旗兵,全军溃散,只剩那两千多骑兵还在。  

伊尔德想带骑兵去跟多铎汇合,但中间有马万年的龙骑兵拦着。这货也不管那么多,带兵朝北边山中逃去。  

可伊尔德率领的骑兵,有许多是多铎的旗丁。  

这些旗丁不敢扔下多铎逃跑,否则逃回去也是死。2000多满清骁骑,居然一分为二,其中一支不要命的去找多铎。  

马万年带兵缠着这些家伙打,又分出五百骑,径直追向多铎的方向。  

“父亲,快上马!”耿继茂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匹战马。  

耿仲明被儿子搀扶着,想要爬上马背。  

后方已经大同军追来,耿继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