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狼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明末这德行,把皇子和公主带走,怕是还没出宫就走漏风声了。  

崇祯没那个能力,一切只能仰仗王调鼎。  

数日之后,王调鼎制定好出城计划,崇祯看了非常满意。  

于是传出圣旨,命令宗人府掌印、驸马都尉冉兴让,代替皇室前去祭祀皇陵,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大明江山永存。由于国库空虚,祭祀从简,尽量减小祭祀规模。  

这是附和大明惯例的,皇帝一般只出席大祭。  

平时祭祀山川神灵,多交给礼部官员主持。祭祀皇陵什么的,则是让勋贵外戚代劳。  

不过这回有点离谱,崇祯似乎觉得,一个驸马祭祀不诚心,把自己的儿女也派出去从祭。  

崇祯此时已经出生还未夭折的儿女,有长子朱慈烺(11岁)、三子朱慈炯(8岁)、四子朱慈炤(8岁)、长平公主(11岁)、昭仁公主(1岁)。  

昭仁公主,由乳母抱着出城。  

这种祭祀法子不合规矩,但也无所谓了,谁他娘的去管啊。  

满朝文武,包括勋贵外戚,都在变着法捞钱。只等北京城破,立马投靠新君,保住自家富贵才是根本。  

祭祀队伍有百余人,乘坐车辇往北。  

就这往北的方向,没人猜到是要南下。谁又能想到,皇子公主跑路,也会先来个声东击西,而且还是专门为了迷惑群臣。  

当抵达清河店时,驸马冉兴让突然腹痛不止,命令队伍停下来休息,同时派遣士卒回城请医生。  

按照后世的地理位置,清河店位于北五环之外,明末尚未形成小镇规模。  

宋辽的高粱何之战,辽军大本营便在此地!  

当天夜里,冉兴让把皇子公主都叫来,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似乎要留下什么遗言。  

颠三倒四说一大堆,而且断断续续,把朱慈烺听得有些不耐烦。  

就在此时,清河桥对岸燃起无数火把,接着喊杀声四起:“杀进北京,活捉皇帝!”  

众人大惊失色,官员、厂卫、甲士、杂役,纷纷撒腿就跑,有的甚至顾不上穿衣服鞋子。  

冉兴让翻身爬起,告诫道:“莫要惊慌!”  

乳母吓得两股颤颤,抱着昭仁公主欲逃,但双腿发软走不动路,哭泣道:“这…这可怎办啊?”  

冉兴让呵斥道:“闭嘴!”  

冉兴让很讨厌公主的乳母,因为公主今后结婚,乳母很可能是公主府的大管家。  

当年冉兴让吃尽了苦头,他每次跟寿宁公主见面,都要贿赂管家婆和太监。有一次,管家婆在喝酒赌钱,冉兴让没去打扰,直接进屋跟公主啪啪啪。  

管家婆得知情况,冲进房里捉奸,大骂公主不要脸,又让太监把驸马打一顿。  

公主跑去找生母(郑贵妃)诉苦,却根本无法见到母亲。因为管家婆已经恶人先告状,并且买通了郑贵妃身边的太监和宫女。  

这种情况,在明朝出现好多次,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公主和驸马都是受欺负的。  

一个红盔将军冲进来,对冉兴让焦急说道:“驸马爷,闯贼杀来了,快快护送皇子公主撤离!”  

冉兴让笑道:“你居然不自己逃命?”  

那红盔将军说:“皇室贵胄在此,怎能舍弃不管?驸马爷,莫要多说了,快快护着皇子公主逃命吧!”  

“你叫什么名字?”冉兴让问道。  

那红盔将军急得不行,抓住朱慈烺就往外扯:“驸马爷,我先带太子逃了!”  

“圣旨在此!”  

冉兴让拿出一份圣旨,这属于中旨,没有经过司礼监和内阁。  

红盔将军愣了愣,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  

冉兴让指着外面:“那些不是闯贼,是陛下安排的人。”  

“陛下这是要…”红盔将军愈发迷惑。  

冉兴让解释说:“陛下已册封赵瀚为吴王,并将长平公主下嫁。皇子与公主,都是要去南京的。你很不错,此番上百人,只有你留下来保护皇族安危。”  

红盔将军大惊,随即又觉合理,大明肯定要亡了,皇帝确实该给儿女留条退路。  

红盔将军拱手回答:“在下周应元,只是一红盔小卒。”  

所谓红盔将军,就是大明皇帝的仪仗队员。999小说999xs  

必须身材高大,而且长相周正,还得出身清白,才能入选仪仗队。盔甲都是样子货,有可能用纸糊的,武器也可能全是木头刷漆。  

这种情况很常见,欧洲君主们的仪仗队,盔甲同样属于漂亮的样子货。  

冉兴让说道:“你随我去南京,等到了江淮之地,会派人回来接你的家眷,我的家眷此刻也留在北京。”  

“遵命!”  

周应元大喜。  

忠于皇室是一回事,能够活命谁又不想?更何况能保住全家性命。  

王调鼎踱步进账,身后站着两个背剑士子,微笑道:“驸马爷,请吧。”  

朱慈烺、朱媺娖等皇帝子女,从小到大第一次出紫禁城。他们先被吓得不轻,此刻稍微听明白了,茫然跟着众人一起去河边。  

河中停靠着二十多条小船,每条船上,有三个背剑士子。  

这是王调鼎自己在京城发展的大同会员,而且借鉴了徐颖那一套。  

冉兴让登上一条小船,有儒士跟他拱手:“驸马爷,久违了。”  

“袁总宪?”冉兴让有些吃惊。  

这个儒士名叫袁继咸,江西人,颇受杨嗣昌赏识。  

杨嗣昌死后,袁继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