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物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瀚翻开那些草稿,第一章是全书总论。而且墨迹较新,估计是方以智前几天写的,专门写出来拿给赵瀚阅读。  

这篇总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第二,物质是“气”运转而成,脱离“气”而讨论“理”是不对的。(儒家一直有气理之争。)  

第三,万物可以总结规律,不可知的事物,可通过已知事物,以特定规律去推测,甚至可以推测整个宇宙。  

第四,万物皆有其性质和规律,需要进行观测验证。  

第五,万历年间,西方学问传来中国。西学是有很大问题的,过于执着观测验证,而忽视探索总结事物运行规律。  

赵瀚看完总论就忍不住笑了,方以智居然鄙视西方自然科学,认为西学流于表面,忽视了对规律的探索总结。  

这种论调,不就是后世对中国古代科学的批评吗?  

刚好反过来了。  

“通几,质测,这两个词用得好!”赵瀚赞许道。  

方以智放下茶杯拱手:“一家之言而已。”  

通几:贯穿一切事物的内部规律。  

质测:观察研究事物的形态表现。  

赵瀚话锋一转,问道:“如何联系通几与质测呢?”  

方以智想了想,回答说:“实证。”  

赵瀚翻开草稿正文,开篇看得他头大,全是玄之又玄的天象和气论。  

赵瀚直接跳过不看,去阅读“光论”。  

方以智认为,天凝聚其阳属性精华,形成太阳。月亮和群星,以及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在使用太阳光。  

这些论述,半错半对。  

月亮确实在借用太阳光,但繁星却是自己发光。草木确实依赖太阳光,但人工引火却不是太阳光的再现。  

接下来,方以智把光的反射和折射,统称为“转光”现象。  

天文学内容很有意思,方以智认为,天圆地方只是阐述天地之德。地体就像一颗被吹起来的豆子,居于宇宙的中央。  

好吧,地心说。  

赵瀚没有继续往下看,合上书稿说:“我认为研究物理,通几与质测并行,若不能进行实证,则最好不要著书立说。此误人误己也。”  

方以智有些不服气,问道:“总镇觉得哪里论述不对?”  

“阴阳五行,最好不要掺杂其中,更不能直接视为通几(万物规律)。”赵瀚说道。  

方以智反问:“阴阳五行难道是错的?”  

赵瀚解释说:“不论是对是错,先不要去管它,也不要什么都往阴阳五行上面去套。”  

看完《物理小识》的第一篇,赵瀚总算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方以智受传统宇宙观影响太深,上来就用阴阳五行阐述宇宙,直接把物理世界的框架给搭错了。沿着这条路往下走,很难搞出现代科学,反而西方那套方法更有用。  

见方以智不说话,赵瀚问道:“你会数学、几何吗?”  

“会。”方以智点头。  

赵瀚引导道:“万物通几,何不用数学来表达?”  

“数学如何表达?”方以智感到迷惑。  

赵瀚指着面前的砚台,笑道:“先从最简单的现象研究,比如这方砚台。我推了它一下,它为何会动?”  

方以智皱眉道:“受力自然要动。”  

“它受了什么力?”赵瀚问道。  

方以智回答说:“总镇手指的助推之力。”  

赵瀚问道:“既然受力,为何停下?”  

方以智回答:“总镇不再推它,它便不再受力,自然就停下了。”  

赵瀚再问:“可我助推之后,手指已经放开,它为何还要继续动上一段距离?按理说,在我手指放开的时候,砚台就应该立即停止才对。”  

方以智陷入沉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