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教育改革计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分上下级,皆以表字称呼对方。  

一番叙旧,徐颖说道:“南昌的生意还算红火,希望能再拨一笔银子,我打算去淮安开分店。”  

“需要人手吗?”赵瀚问道。  

“不用,”徐颖笑道,“我在南昌发展了一批贫寒士子,都是家境困难又有志向抱负者。”  

“做得很好。”赵瀚赞赏道。  

徐颖又将《数学》和《几何》献上,赵瀚当即仔细觉得可以作为教材。  

并且,赵瀚觉得改革教育制度,设立三年义务制小学。  

成绩优异的小学生,可升入中学免费读书,而且食宿费。但是,免费中学生人数很少,其余想读中学必须缴纳各种费用。  

把各县以前的县学,全部改为中学!  

如果按老百姓的理解,三年小学毕业便是童生,中学毕业就相当于秀才。  

不过嘛,中学毕业生没有任何优免。毕业之后,先去各部门观政实习,表现良好者可分配职务。  

赵瀚治下的第一批学生,已经快要毕业了,他们属于义务教育的半成品。老师很垃圾,课程很随意,大部分只是能识字、会算术、会写公文。  

这些人做文吏很好使,但赵瀚要暂时留下来,令其留校做老师教《数学》,淘汰掉以前的垃圾数学老师。  

若是谁能自学《几何》,可以调去县城做中学老师。  

反正一步步来吧,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师资力量都得自己培养,原有的读书人只能教语文。  

赵瀚很快编好了课目内容——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千字文》、《数学》  

小学二年级:《小四书》、《数学》  

小学三年级:《小四书》、《大同集选编》、《数学》  

中学:《四书》、《诗词散文》、《公文写作》、《数学》、《几何》、《大同集》  

白鹭洲书院,更类似大学,中学毕业生可以选择深造,内容为:《五经》、《史学》、《数学》、《几何》等等。  

以前的功名学历,赵瀚一概不认,士子们可以重新去读小学。  

只要考试合格,半年小学毕业、一年中学毕业都可以,全部一视同仁,不会有任何歧视。  

至于《物理》、《化学》什么的,等培养出更多懂得《数学》、《几何》之人再说。  

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赵瀚定下的期限为十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已经很短了。  

腊月二十八,熊文灿果真亲自前来吉安,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急切心情。  

这位老兄得到赵瀚的回复,立即知晓赵瀚是聪明人,而且有愿意接受招安的意向。  

当船只驶入丰城县地界,熊文灿明显感觉不一样。  

南昌周边乡村,虽然农会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但毕竟没有真正分田,底层百姓也没有真正翻身做主。  

而丰城县的百姓,眼看都要过年了,竟然还在冒雪开挖水渠。  

不要工钱,自带干粮,搞得热火朝天,甚至休息时还欢声笑语。  

看到那一幅幅劳动场景,熊文灿在恐惧的同时,又对招安赵贼更有信心。  

因为庐陵赵贼的发展模式,完全不需要攻城略地。就在乡村发展农会便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直接分田到户,即便不占有城市,也能实际的扩张地盘。  

赵贼肯定愿意招安,然后全力在农村扩张!  

等哪天朝廷反应过来,整个江西都已是赵贼的,夺取城池更似瓜熟蒂落。  

可那关熊文灿屁事,他招降赵贼有功,只要不继续丢城,便肯定能立功高升。唯一需要主意的,就是自己调离江西之前,赵贼千万不要再攻城!  

至于熊文灿离开之后,赵贼随便怎么反水都行,可以推说是新任巡抚逼反的。  

想通此理,熊文灿居然心情愉快起来。打仗他不行,治政他不醒,糊弄鬼他却非常在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