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稿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最能接受格位论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而是贱户和家奴!  

同时,还必须识字,有一定的自我思想。  

就拿费纯、费瑜来说,他们也想加入大同社,却遭到社员们的集体反对。  

不但他们的主人保持沉默,就连徐颖、刘子仁等贫寒士子,也都不愿站出来帮忙说话。  

赵瀚试图说服众人,强调人格生来平等,但还是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  

无非——  

我承认格位之论,我也承认人格平等。  

但是,集结文社,家奴没资格参加!  

“哥哥,今天卖得可好了,”费纯兴高采烈道,“有个客商,足足买走一百本,给的还是二两足银。”  

费瑜则吐槽道:“铁脚会和船会就很小气,好多人合买一本。买回去以后,还给别人讲故事,一文钱听一章小说,把买书的钱都赚回来了。”  

“对了,”费纯又说道,“有客商打听,能不能花钱订购。他们都是外地商贾,只在河口镇逗留半个月,害怕错过后面的小说章节。”  

赵瀚猛拍大腿,高兴道:“这主意好,我怎没想到。你们去说,想要订购的,就交十文钱定金,在酒楼这里登记便可,今后直接来酒楼柜台取书。酒楼只保管三个月,逾期不取,订购作废,订金不退。”  

“好,我这就去说。”费纯立即行动。  

“我也去。”费瑜喊道。  

这两个书童,对卖杂志特别积极,尤其是这一期格位论!  

他们表现得迫不及待,想要更多人懂得“人格平等”的道理。就算不能改变现状,只要大家认同人格平等,他们都是打心眼里高兴的。  

农民是进步力量,但农民同样思想消极。  

想要吸引农民,非得有天灾人祸不可,一旦出手就要闹出大动静。  

而有知识的贱户,才应该是早期争取对象。  

将近傍晚,赵瀚收拾东西回书院,费瑜突然带着一个商贾过来。  

“哥哥,有位老爷想见你。”费瑜喊道。  

这人穿着棉花夹心的曳撒,头戴一顶黑色大帽,拱手说:“金陵卢裕,字光大,万历三十年进学。见过赵先生!”  

“不敢当,”赵瀚连忙回礼,“阁下是前辈,在下只能称晚生。”  

卢裕立即笑道:“那我就托大,叫一声贤弟如何?”  

赵瀚说道:“光大兄太客气了。”  

卢裕拿出一本鹅湖旬刊,直接翻到小说部分:“贤弟,这射雕英雄传是否写完?”  

“写完了。”赵瀚说道。  

卢裕说明来意:“我欲带回金陵出版,贤弟可否赐稿?至于润笔费,那个好说。”  

“多少钱?”赵瀚直接问。  

“三十两如何?”卢裕开价道。  

赵瀚扭头看向费瑜:“送客!”  

费瑜笑道:“卢老爷请。”  

卢裕伸出一个巴掌:“五十两。”  

赵瀚说道:“五十两可以,只给你一半稿子。”  

“太贵了。”卢裕摇头。  

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风鼎盛,出版业发达,稿费是很高的。  

但也要看作品类型。  

比如通过特殊渠道弄来稿件,印刷程墨集子(应届进士文章汇编)发行,这种教辅资料的稿费就很高。  

需请一名家,给程墨集子作序,稿费至少一百两,甚至是二三百两,具体看这个名家的地位。  

再请几个才子,点评文章、编校文章,稿费至少每人十两,还得请他们吃一顿好的,印刷出来再每人送几本样书。  

这类教辅资料,印刷量非常大,根本不缺销量,稳赚不赔,稿费可观。  

小说就不行了,谁也猜不准啊,纯粹是赌运气。  

卢裕很看好射雕英雄传,他想了想说:“六十两,我要全部稿子,作者署名李卓吾如何?”  

唉,这些奸商,李贽都死几十年了,居然还想蹭人家的热度。  

赵瀚笑道:“四十两卖你一半,若销量过得去,你想全部刊完,剩下一半再卖你一百两。”  

卢裕无语,很不想说话。  

行情就是这样,出版程墨集子,名家随便作一篇序,就能有一二百两稿费到手。  

赵瀚耗费三年时间,辛辛苦苦写出射雕英雄传,却被书商认为只配拿几十两稿费——这还是书商觉得他的小说会畅销。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一百两成交,双方都觉得自己亏了。  

赵瀚一次性获得100两,其余的他就不管了,作者署名阿猫阿狗都可以。  

这玩意儿没法扬名,士子创作小说,只会惹人耻笑。  

封神演义近些年畅销,可是谁写的都搞不清楚。甚至,根本没有作者署名,只备注“某某某编辑”,几百年后还在猜真实作者。  

卢裕封来三十两定金,还请赵瀚吃一顿酒。  

免费晚餐,不吃白不吃,赵瀚把费纯、费瑜也叫上桌。  

推杯换盏之间,赵瀚指着杂志问:“这格位论,光大兄怎么看?”  

卢裕避而不谈,笑道:“我只管赚钱,早就不研究学问。”  

“阁下是来铅山进货的?”赵瀚问道。  

“买几船纸回去。”卢裕回答。  

全国产纸的地方很多,南京周边就有。卢裕舍近求远,是因为铅山纸品类齐全,价格还相对便宜得多。  

明代的贸易运输,若能全程装船走水路,那最大的成本就是关税(过路费)。  

但是,笔墨纸砚和书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