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坠入深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有任何意外。  

坐在龙椅上的皇袍老者,脑袋好似西瓜般炸开。  

入道天师层次的极高境界,便是心灵化实。  

可即便过去诞生的最强入道天师,心灵所化作的实质,也仅限于数米。  

所谓心灵之力,本就是一种虚幻力量,借助天地之力才能够影响现实,至于心灵之力本身,是无法直接干涉现实的。  

心灵化实,便是心灵实质化的过程。  

唯有化实过后的心灵之力,才可以直接影响到真实物质。  

林元相隔数百米,以心灵化实的力量,观察皇袍老者的头颅,已然是超越历代所有入道天师道手段。  

“陛下。”  

“陛下死了?”  

“陛下死了啊”  

皇袍老者头颅炸开,自然第一时间被周围的宫女太监看到。  

忍不住尖叫起来。  

很快大量禁军走了进来。  

紧接着皇宫太医也赶了过来。  

所有太医心情紧张,打算全力救治陛下。  

但等他们看到无头陛下时,顿时陷入沉默。  

如果只是昏阙过去,哪怕呼吸全无,脉搏消失。  

以皇宫太医的手段,还能尝试救治一下。  

可现在连头都没了,死的不能再死,还怎么救?  

九位地位最高的禁军统领看着皇袍老者的尸体,沉默的有些可怕。  

如今叛军即将攻城,大奉王朝摇摇欲坠,这个时候皇帝陛下死了?  

此消息一旦传出去,不用守城了,直接将国都城门打开投降便是了。  

守城将士们若是知道这件事,肯定也会军心大乱,皇帝都死了,他们为谁而战?  

如果放在平时,皇帝突然暴毙,只要谨慎一些,立即安排皇子即位。  

大概率还能稳定局面。  

但是现在?  

先不说能不能稳住局面。  

就说哪个皇子敢即位?  

现在即位,很大可能就是亡国之君。  

还是什么都没做的亡国之君。  

而一旦叛军攻入国都。  

其他皇室或许能活。  

但作为皇帝肯定活不下去。  

也就是说。  

这个时候即位。  

必死无疑,且还得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  

大殿之内,被禁军把控。  

只是大殿之外,却是乱糟糟一团。  

甚至连禁军本身,都极其混乱。  

皇帝突然身死,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种打击。  

再加上外界叛军势力庞大,顿时人心开始浮动起来。  

没有人发现。  

一位年轻男子皱着眉头,从大殿内走了出来。  

“怎么时间循环还没结束?”  

林元看向乱糟糟的周围,心里陷入思索。  

在皇宫之内,敢身穿皇袍,只能是大奉皇帝。  

且看皇宫内众人的反应,那位皇袍老者,也必然是大奉皇帝。  

除了皇帝身死外,谁能够对皇宫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只是越是如此。  

林元心里越是奇怪。  

既然那位皇袍老者是皇帝。  

现在也死的不能再死。  

在以心灵之力贯穿对方头颅后。  

林元便立即确认对方身死。  

就算头颅被贯穿本就是必死的伤势。  

但林元仍旧仔细检查了对方一遍。  

确认已经死了,失去了一切活着的特征。  

大奉皇帝彻底身死。  

也是死在林元手里。  

但为何现在时间循环世界仍旧没有崩塌。  

自己还不曾突破时间循环?  

“大奉皇帝.”  

林元脑海中闪过大奉皇帝的情报。  

严格来说,大奉皇帝比他还小两岁。  

年纪应该是八十六岁。  

十六岁即位。  

也就是说是林元降临这方时间循环世界前两年即位。  

此后便一直坐在皇位上。  

七十年来,大奉皇帝就没有换过。  

不存在杀错皇帝的情况。  

且早在五十年前,林元便弄到了大奉皇帝的画像。  

此后每半年都会更新‘画像’一次,掌握大奉皇帝的最新容貌。  

可以说林元是看着大奉皇帝一点点变老的。  

那位皇袍老者模样,与两个月前林元看到的画像一模一样。  

“果然,这個考验没有那么简单。”  

林元思绪收敛,心中迅速平静下来。  

早在降临这方时间循环世界之初,林元便觉得考验有些过于容易。  

仅仅击杀一朝皇帝?  

这方世界虽然规则极其严苛。  

只是别说林元,任何一位混沌境圆满,花上个七八十年,都能修炼到入道天师层次。  

毕竟境界在那,再普通的混沌境圆满,只要苦修一百三十四年,便有机会达到这方世界有史以来最强入道天师层次。  

而以最强入道天师的实力,潜入皇宫之内,刺杀大奉皇帝。  

概率不说百分之百,一百次里至少有那么三四次能够成功。  

也就是说,普通混沌境圆满,突破时间循环的概率,会达到百分之三四。  

这与混沌虚空过去无数混沌境圆满冲击十三阶的概率明显不符。  

这还是建立在普通混沌境圆满前提下。冲击十三阶的时间循环,乃是由至高规则大道所形成,会根基每一位生命而进行特意针对。  

林元实力远超寻常混沌境界圆满,按理来说面对的时间循环考虑,会更难才是。  

原本林元推测或许大奉皇帝实力强大,才造成了这次考验看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