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时间领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处遗址的护宗大阵,曾经被彻底毁灭过,还不止一次。”  

“只是每次毁灭之后,都能缓慢恢复?”  

林元仔细观察,在发现这处宗门遗址不一会,他的太阴元神便赶到了。  

“至少是圣宗级势力的遗址,底蕴要比青云圣宗可怕得多。”  

林元暗自想道。  

这方源世界对圣宗级势力的定义,是有逍遥三境层次强者坐镇。  

逍遥三境,对标混沌虚空的大圣,以及第一座源世界的天尊。  

其中逍遥第三境,便是无上圣宗的门槛,属于此方天地第二梯队的势力宗门。  

无上圣宗之下,便是圣宗级势力。  

同为圣宗级势力,也是有着高低上下之分。  

比如青云圣宗,便是属于较弱的圣宗,其创立者只是堪堪跻身逍遥三境。  

经历天地大变后,如今的青云圣宗,最强者早就不是逍遥三境,而是处于长生六境巅峰的宗主。  

长生六境巅峰,相当于混沌虚空的巅峰尊者。  

按理来说,青云圣宗早就不复圣宗之名。  

只不过由于‘魔’灾的关系,才能延续圣宗称号。  

“应该是有源魔出手了。”  

林元观察遗址附近痕迹,其中极其关键近乎击穿护宗大阵的一击,隐隐有根源魔气溢散,至少是源魔那个层次的‘魔’出手,才能够造成一幕。  

“源魔?”  

林元并没有太多意外。  

大部分源魔都汇聚在天地中央,但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就没有源魔踪迹,只不过数量太少而已。  

林元站在外面观察了一会,便走了进去。  

此座遗址的护宗大阵尚未恢复,根本无法阻拦林元。  

不一会,林元便来到遗址最深处。  

这里空空荡荡,只有一座石像屹立。  

“符文?”  

林元看到石像下方,印刻着数十枚符文,心念微动,顺着这数十枚符文,延伸出最后三枚符文。  

魔灾侵袭,众多宗门势力,在被‘魔’攻破宗门之前,基本都会留下各自核心传承,以便留给后世修行者。  

毕竟‘魔’对修行传承并不感兴趣,且想要开启传承,比如要借助符文之道,而‘魔’显然做不到。  

当然,部分宗门势力会在核心传承之外留下一些考验,用以筛选,毕竟许多传承并不是适合每一位修行者。  

伴随着林元延伸而出最后三枚符文,整座石像微微开始轰鸣起来,一位身披暗红色披风的男子身形凝聚而出。  

“后世者。”身披暗红色披风男子看向林元:“我名为‘离虹’,也不知道你在见到我这道烙印之时,过去了多久,‘魔’灾有没有结束,反正我所处时代,‘魔’灾刚降临千亿年,我现在正被一尊源魔追杀,估计支撑不了多久。”  

“离虹?是离虹圣宗的创立者?”林元暗自想道。  

青云圣宗作为天地大变之前的圣宗,自然收录其他圣宗的详细情报信息。  

其中离虹圣宗颇为出名,创立者‘离虹’,乃是一位逍遥第二境巅峰的强者。  

“那尊源魔太强了,我感觉就算是永恒之子,都比不上,我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只能一直逃窜。”身披暗红色披风的‘离虹’开口说道。  

所谓永恒之子,便是各大永恒宗门势力的最强传人,拥有着凌驾于逍遥第三境之上的实力。  

“比永恒之子还强?”  

林元心惊,永恒之子已然接近渊龙,比永恒之子还强?岂不是等同于渊龙,甚至超越渊龙?  

这怎么可能?  

渊龙乃是第一座源世界孕育出的第一尊生灵,承载着无数机缘因果,天赋恐怖。  

这方源世界的永恒之子,借助特殊的符文传承,以及各自十三阶强者倾力培养,达到勉强接近渊龙的程度,尚且可以理解。  

但是等同渊龙甚至是超越渊龙?  

这怎么可能?  

即便是林元,都感到匪夷所思。  

他能够轻易超越渊龙,是因为身具不同维度天地的大道规则感悟以及逆天悟性,但是源魔?  

“‘魔’到底是什么?”  

林元眉头微微皱起,千年以来,他猎杀了一头头魔灵、大魔,但对此种存在依旧没有彻底弄清楚。  

“据说被源魔击杀,魔气会渗透心灵意志,再多的分身化身保命手段都无用,至于自爆?只要还存在因果联系,源魔便会一直追杀。”  

‘离虹’说道,神色平淡:“自从跨上修行路以来,倒是从未感受到如此压迫.”  

林元听着。  

关于源魔的诸多手段,他也在青云圣宗收录的典籍古册里看到过。  

“死亡既然无法避免,所以我提前留下这座石像,蕴含了我所走的道路传承,尤其是符文大道,这是诸位永恒之主所传承下来的大道!”  

‘离虹’继续说道。  

永恒之主便是这方源世界众生对待十三阶时间生命的称呼。  

不同世界的十三阶时间生命,都有不同称呼,比如第一座源世界的时间生命,则是以‘始祖’自居。  

“符文大道?”  

林元立即仔细聆听。  

‘离虹’的实力虽然不如林元,但作为逍遥第二境巅峰强者,对符文的理解肯定有独到之处。  

尤其是对方拜见过好几位永恒之主,得到祂们的指点,对符文的理解,肯定要比青云圣宗强的多。  

“我曾听过许多次永恒之主们讲道。”  

身披暗红色披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