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体内宇宙构造(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舒一口气。  

那岂不是说,三千三百三十三个符文,相当于三千三百三十三座宇宙,相当于三千三百三十三位混沌尊者?  

“不完全是一座宇宙.”林元仔细观察,目光不断从一个个符文上经过。  

每一种符文所代表的,都是某种宇宙的特殊构造,三千三百三十三个符文,严格意义上阐述的是三千三百三十三种宇宙构造。  

宇宙的本质本源是相同的,但构造不同,微观排列不同,最后所形成的宇宙也是截然不同。  

就比如最基础物质碳元素,构造方式的不一样,最后可以形成钻石与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宇宙也是如此。  

“宇宙竟然也会有这么多构造方式?”林元望着三千三百三十三个符文,心中惊叹万分。  

不管是哪种构造方式,最后形成的宇宙,都要远远优于林元所在的这座家乡宇宙。  

“你不抓紧参悟第一个符文,还在迟疑什么?”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只见一位粉雕玉琢,扎着两条冲天辫的红衣女童出现在不远处,满是无聊的看着林元,提醒说道。  

“你是?”  

林元望向红衣女童。  

与刚才那道凝聚出的身影相比,红衣女童更像是生命,那道身影明显就是一段影像,没有丝毫意识。  

“我是谁?”  

“如果你能通过考验,你就是我的主人,我会将辅助你修炼老主人留下的传承。”  

红衣女童翻了翻白眼,“你不会觉得凭借自己,就能够独自修炼老主人所留的传承吧?”  

“原来是这样。”林元顿时明白了。  

红衣女童应该是类似于‘老师’的角色,是留下玉葫芦的那位存在,为后来者准备的,指导其如何修炼玉葫芦内的传承。  

“老主人何等伟大,他留下的传承,哪怕只是代表根基的传承,想要练成,也是难于登天,没有我在旁边指点,更加没有任何希望。”  

红衣女童挺着胸膛,满脸得意的说道。  

“明白。”  

林元点头。  

确实如此。  

人类文明的诸多传承,也是配合一大堆指引,单靠自己去修炼,很难有什么成就。  

“知道我的重要性就好。”红衣女童继续说道:“这三千三百三十三个符文,代表的是三千三百三十三种不同的宇宙构造之法。”  

“至于用处.”  

红衣女童说道:“就是融入体内宇宙,让你的体内宇宙具备这三千三百三十三种宇宙构造之法的所有优势。”  

红衣女童解释道。  

“体内宇宙。”林元也想到了这点。  

同样大小,同样面积的体内宇宙,决定其高低的就是宇宙构造。  

宇宙构造越是完美,体内宇宙的底蕴便越是充足,这就是十二阶生命最强大的根基。  

当然,每一种体内宇宙构造之法,都是无比复杂,悟透的难度可想而知。  

宇宙浩瀚无边,其中构造之法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如此,玉葫芦主人给的时间限制,才是一个宇宙纪。  

“如果我能悟透这三千三百三十三种宇宙构造之法,然后融入至体内宇宙,我的体内宇宙会达到什么层次?”  

林元心中突然一动,开口询问道。  

“悟透三千三百三十三种宇宙构造之法?”红衣女童眨了眨眼睛,“伱还没开始,就想着悟透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如此,你的体内宇宙,将会接近正常混沌境层次的体内宇宙吧。”  

红衣女童想了想,还是解释道。  

她也希望林元能够在一个宇宙纪内悟透所有符文,这意味着自己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无需漫长岁月,一个个宇宙纪下来都困在玉葫芦内。  

“接近正常混沌境的体内宇宙?”林元深呼吸。  

正常混沌尊者的体内宇宙?意味着林元扛过宇宙大破灭时的能力暴涨,如果真的如此,光凭自己一人,就足以携带大部分人类文明族群,扛过宇宙大破灭。  

“现在你还是别想这么多,争取在一个宇宙纪内悟透所有符文。”红衣女童再次提醒道。  

“没问题。”  

林元点头。  

宇宙星空。  

林元显出身形。  

面前浮现拳头大小的宫殿。  

正是宇族终极所催动那件辟道境巅峰防御宫殿。  

里面镇压着这座宇宙数十位十二阶终极。  

“宇宙大破灭即将到来,也没有必要跟这些十二阶耗了。”  

林元望着巍峨宫殿。  

按照林元原本打算,是准备一直镇压着宫殿里面的数十位终极,直到自己跨入混沌境,跨入混沌大圣层次。  

再一起解决。  

家乡宇宙距离正常宇宙大破灭还远的很。  

以林元的修炼速度,在正常宇宙大破灭到来之前,混沌大圣不敢说,混沌境尊者还是很有把握的。  

但两位混沌大圣的厮杀,导致宇宙大破灭提前到来。  

这种情况下,林元面对宫殿内的数十位十二阶终极,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继续不闻不问,等到宇宙大破灭降临之时,随便将这座宫殿丢入宇宙深处,让里面数十位十二阶终极与宇宙一起破灭。  

但这种选择略微浪费。  

至少辟道境巅峰的宫殿本身,以及里面数十位十二阶终极的诸多武器宝物奇珍等等,就都无法获得了。  

所以才有了第二种选择。  

林元打算放里面数十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