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局势大好(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裴凌立时停下,神念瞬间在自己的肉身魂魄之中,来来回回检测了数十遍,确定眼下并非误入幻境、也非陷入某种幻觉之中,脸上不由满是难以置信。  

这…是什么情况?  

他现在的修为境界,仍旧是大乘,但实力比起黑夜之时,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四条“本源”法则,成了四条“本源”大道!  

若是再跟之前那三名古仙对上,他自信可以连仙术都不需要用到,便可生擒那名龙女…  

这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实在叫人沉醉!  

心念电转之际,裴凌能够非常清晰的感到,随着十轮大日的冉冉升起,他的实力,还在不停的增长!  

犹如埋藏地底的种子,经过漫长艰难的挣扎,终于推开了最后一颗砂砾,迎着朝辉,伸展芽叶,近乎本能的、贪婪无比的攫取着大日的炽烈,努力茁壮。  

四肢百骸之中,仙力澎湃汹涌,不断滋养着每一寸躯壳、经脉、骨骼…气息还在不断攀升!  

这等前所未有的体验,立时让裴凌想到了一件事情。  

“伏穷”祖师曾经跟他说过,合道期的三条大道,分别是真我道、众生道以及天地道。  

其中真我道以本心出发,直来直去,讲究的是本心纯粹,意志坚定,无疑惑、无动摇,以此合道的修士,正面战力最强;  

众生道,则是掳掠众生,补全己身,故而修行速度最为迅捷,几乎是一日千里,奇诡非常,这一道,最重要的是需要足够的命格承载众多因果,否则,中途极易陨落;  

而天地道…重点在于主场!  

对于天地道修士来说,主场与非主场,实力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譬如“亡”、“祸”这两位禁忌,在幽素坟发挥的战力,以及在幽素坟之外发挥的战力,乃是天差地别。  

“伏穷”祖师那时候曾经告诉过裴凌,裴凌挑战九宗宗主的时候,没有一次,是在自己的主场!  

这三条大道,他一直只能发挥出真我道与众生道的力量…  

甚至后面渡道劫、战寻木…他明明是三道合一,却自始至终,只用了两道的实力!  

而现在…  

他是命承十日,造化种因,如今恰逢十日同出…这众生灭绝、万里飞灰的浩劫一幕,是他的主场!  

从合道期开始,经历渡劫期,直到眼下的大乘期,三条大道,才第一次真正圆满!  

心念至此,裴凌似有所觉,立时收敛心神,脑海之中,东边那两颗棋子,少了一颗!  

下一刻,计霜儿清脆的语声,瞬间在他脑海中响起:“琉婪皇朝的‘沧兴’,已经陨落。”  

裴凌微微点头,当即不再迟疑,迅速施展遁法,全速朝东边遁去。  

然而,他刚刚遁出不过千里,苍穹上的十轮大日,倏忽火光泼洒如骤雨,赤金火焰犹如惊涛骇浪般划破长空间,十头巨大无比的金乌,自大日光晕中飞出。  

十日悬浮当空,犹如十座巍峨辉煌的天宫。  

金乌双翅微振间,倏忽万里,金焰滔滔,铺陈天地,整个这方世界,似化作一片无垠火海,状若鸦鸟的巨大金乌翱翔其中,恣意欢腾!  

《修罗武神》  

这十头金乌皆庞大无比,拨弄光火之际,掀起层叠巨浪,酷热犹如怒潮汹涌,澎湃大地。  

随着它们的飞翔,所到之处,川河干涸,草木湮灭,万物瞬间烟消云散,众生隐匿战栗,来不及躲避的生灵,转瞬被炙烤成虚无。  

恐怖热浪,呼啸席卷,原本丰茂壮美的大地,转眼间飞沙走石,化作无尽荒芜、焦土处处!  

大片琉璃蔓延在黄黑色的地面上,折射出愈加炽烈纯金的光华。  

尘糜纷纷扬扬,寂静如死,盛大的劫灰,似哀悼,似祭奠,又似落幕。  

人间在这一刻,化作炼狱。  

十头金乌彼此追逐嬉戏,欢快无比,仿佛只是尚不谙事的孩童,素被拘禁,偶得放风,故此迫不及待的当空奔腾,嬉笑声洒落间,无数生灵蒸腾成灰烬,沉浮天地。  

炽烈光辉,辉煌刺目,十头金乌振翅掠空,赤金火焰拖拽出实质般的光尾,逶迤长天。  

望着这一幕,裴凌眉头一皱,这十头金乌,皆是古仙层次!  

而且给他的感觉,似乎每一头,都比之前遇到的那三名古仙更强!  

本着快点过去救人,不想招惹麻烦的心思,裴凌心念一动,整个躯壳霎时间一阵变幻,很快,也化作一头金眸湛湛、浑身遍布火焰凝聚而成的丰厚羽毛的三足金乌,振翅而飞。  

只不过,无论是个头,还是体型,其都比那十头金乌小上好几圈。  

他现在所化的,正是当初与寻木大战时,对方所用的那具金乌躯壳!  

赤金火焰滔滔如海,裴凌双翅微振,周遭天地之力,犹如最为忠诚的下属一般,争先恐后的汹涌而来,为其所用。  

洪荒天地,那种初来之时,无比陌生、桀骜、野蛮的生疏之感,已经荡然无存。  

沐浴在炽烈火光中,裴凌只觉得浑身上下,舒畅无比。  

仿佛是跋涉万里的疲惫旅人,解除所有负担,泡进了一潭恰到好处的温泉之中,每一个毛孔,都不断汲取着这无尽的光与热,滋养着他的筋骨血肉。  

所有的骨骼,俱伸展开来。  

焚灭万物的酷热,对于他来说,却仿佛游鱼入海,倦鸟还林,在这片天地里,金焰、酷热、无尽光辉…所有一切,皆迫不及待的配合他、帮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