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祖国最北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前还有几件棉衣没来得及抱上车,赶紧蹲下身子把它们抱起来。雷公回头喊着:“别搬了,上车要紧!”  

“没事!马上就好。”徐青没抬头,迅速把捡起七八件棉衣厚厚地抱在胸前,挤在人堆里上了车。  

雷公搭手接过,责问中带着关切:“这么多人,你差点都被人踩着了,没看见吗?”  

“我怕大家冻着…”他对电影里寒冷的天气记忆犹新,这点棉衣根本就不够用的,能多带一件是一件。  

余从戎走过来,搂住徐青,使劲揉了揉他的头:“小万里这也是好心,雷爹你也不用太苛刻了!”  

雷公瞪眼:“用得着你说?”  

这边。  

火车即刻就要再次出发。千里作为连长,已经在清点人数:“人都到齐了没?”  

“二排到齐!”  

“三排到齐…”  

“一排也齐了…”  

余从戎在他旁边,还在那义愤填膺地说:“这美国人太嚣张了,咱们的边境线,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徐青也点头:“的确是,可惜我们没有飞机。”  

“以后就有了!”余从戎大手一抓,“小万里,我话放这了,等过了江,让你看看我余从戎怎么打他们!”  

徐青笑了,“就你一个人厉害,我们难道不打了?”  

“打,都打,必须打起!让嘞些个杂种,让他们看哈儿老子啷个有好凶!”  

他一急,四川话都冒了出来。  

说完,不待徐青回,他又问:“对了,刚才没注意,你说连长领回来的那个小北京,他怎么知道那么多?”  

徐青:“…人家有名字,叫张小山。”  

“那不还是小北京吗?咋还不能叫,我们指导员还是个老上海呢!”  

“那你不得是个老四川?”  

两人正说着,张小山从后面走了过来,人未至,笑声先到:“两位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余从戎就回:“聊那小北京呢!”  

张小山愣了一下,余从戎也回过神来,发现正主就在这。  

徐青在旁微微咳了一声:“别介意,他爱给人取外号…”  

“哈哈,挺好,还没人这么叫过我呢,不用太客气,不过平时你们叫我小山就好了!”张小山展颜一笑,没有在意。  

徐青感觉他有点来头,也不知道他这是不是假名,随口道:“…其实小字不好。”  

“为什么不好?”  

“小万里,好听吗?”  

余从戎不服:“怎么不好听了!”  

张小山也笑了:“小山不好,那换成…大山怎么样?”  

“大山?”  

徐青微微愣住,不自觉的道,“大山,是个说相声的外国人呢…”  

余从戎:“啥?”  

张小山也没听清,疑惑看着他。  

“没什么,想到了一个笑话,哈哈…”  

“切!”  

徐青见他们不知所云,自己却笑了起来,在这个年代里,这是只有他一个人才知道的笑料。  

可笑完,他突然间又有些落寞:  

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了?  

这次上火车,可能就是最后一次坐火车了,不再是北上慢慢流浪集结,而是真正进入朝鲜。越临近这个恐怖的战场,身上越是有一种难言的发紧。  

“车开了,车开了!”  

战士们登车完毕,火车开了起来。  

大家都往外看去,车站上全是挥手送行的驻地士兵和车站人员。徐青看到了那个副站长,那位烈士家属女卫生员,扎着麻花辫的小女孩,还有很多很多送了他们棉衣的人们。  

他们没有发出声音,但都看着九兵团这十几列火车慢慢开动,站在风雨棚下在默默致敬,在挥手,在表达远行出征的敬意。  

几人对着外面挥了挥手,短短几天他们似乎就经历了好几次短暂的相聚、分开和离别。然后在惊惶、未知之中踏入征途。  

徐青回头,问:  

“安东在哪?”  

“祖国的北边。”  

“鸭绿江大桥呢?”  

余从戎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张小山接道:  

“比祖国北边还要北的地方…”  

徐青点点头,回过头去。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恐怕就是能看到的祖国边境最后一个地方了。  

古人说万里赴戎机,他却知道,他们再行下去,此去不止万里,也不再是故土。  

他内心挣扎着,历史在一如既定的往下重演着,自己仿佛洞悉一切,又好像无能为力:我该怎么做,怎么拯救我的战友,拯救这些最可爱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