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时间进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择。  

如果现在有一个爱她关心她的人出现,该走就会走。  

田二三安排好了桃县的事情后就不管了。  

几千块钱的生意无足轻重,只不过留一个后手,和桃县算是藕断丝连。  

同时也留住原来的老屋,能不拆那里就不拆那里,老家有什么事情也能尽快知道。  

田二三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同时也计算着时间。  

在时间掌控方面,田二三一直都非常细致。  

6月6号来到这里,生日也是6月6号,当天准备直播赚钱。  

6月8号出去收破烂遇到张淑雅,同天接王琳琳同居。  

6月9号出去收校服,遇到周珊珊等人。  

6月10号出去收破烂再遇到李彪等人。  

6月12号买瓜子罐头空调,当天晚上就开始带货卖罐头。  

6月13号与苏明建的快递团队合作,周珊珊加入。  

6月20号卖罐头的王明曲主动过来合作,解决了包装和罐头供货问题。  

6月21号附近拆迁死人,当天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应对突发状况。  

6月22号遇到精神小妹找事情,当天解决,没有后续麻烦,但是也开始雇佣老头保安,应对夜间治安问题。  

6月24号,寻找新生意,与制衣作坊的老板李芳订了衣服,当天借钱激活系统,开始计时30天。  

6月25号,未雨绸缪,和鲁省罐头厂合作,当天卢主任过来发拆迁同意书。  

6月26号,陶春阳过来送货。  

6月27号,直播干活,热度上升,再次要货。  

6月28号,周珊珊买早点时遇到吃饭的李彪团伙,当天果断决定撤离。  

6月29号,最后一天准备转移时遇到了卢主任,果断引发舆论,以孤儿身份拿到政治正确护身符。  

6月30日到达东海市,当天平息舆论,晚上直播结束后没多久,宣布闭店停播。  

7月1日,舆情已经得到控制,退出了热榜,榜单上都是正能量信息。  

对比桃县那些人对舆论的反应速度,也对比其余人处理事情的速度,才能看出来田二三处理事情有多快。  

能一天解决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拖延到第二天。  

多拖延一天,就多一分风险。  

该准备东西就准备东西,该撤离就撤离。  

在意识到自己目前有钱之后会被人骚扰后,田二三很快就撤离了日报大厦,躲去了姜俊青等人居住的公务员小区。  

银行、律师、合作商、富豪聚会、各种中间人、粉丝…继续留在日报大厦就会遇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人。  

三天的时间,虽然不至于全部都隔离开,但是已经能阻隔很大一部分人了。  

无权无势无根基,所以一开始就选择当带货主播,尽量减少和大部分人接触。  

不是没本事应对,是懒得应对各种妖魔鬼怪。  

“先把资产提升到一亿,这样会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罐头吃多了会腻,服装的话要确定一个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价格。”  

田二三沉下心来,用三天的时间查阅资料,远程监督网店的生意。  

也依靠着网络和粉丝简单互动,和几个女主播聊天解闷,以及静心规划未来。  

本地也有纺织公司,而且普遍经营状况不太好,卷不过南方沿海的人口大省。  

田二三需要的衣服很简单,本地可以轻松生产。  

但是依靠姜俊青的关系去谈合作的话,依照那些国企公司的风格,价格只会成倍的提升。  

为了不被当成肥羊宰,田二三远程动员了桃县的家庭制衣作坊,通过大量暑假工和陪读妇女先制作了三万件衣服。  

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桃县,在闲散劳动力上比接近三百万人口的东海市更为强劲。  

桃县人口虽然少,但是无业的多,有些女工可以接受一天三五十的工资,人家主业是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能赚一周饭钱或者一顿排骨给孩子补充营养就是赚。  

以聊天群为工具,多个家庭制衣作坊统一送货到周珊珊那里,验货没问题后就远程付账,不纳税也不交社保,全都是临时工。  

服装的打包费远低于罐头,发货也方便,就算是加上几百块运费,也比在东海市招人干活要便宜很多。  

再有就是话语权。  

如果没有一个家作为后盾的话,谈判的时候就没有多少话语权。  

所有资产都在别人的篮子里,可不是说带走就能带走的,以后怎么做生意,钱往哪里存都要受制于人。  

甚至是也包括银行,一旦钱多之后,银行可不会轻易让大客户跑掉。  

田二三没有把自己当桃县人,也没有把自己当东海人。  

虽然本身就无亲无靠,但来到东海这里就是外地人,在这里能依靠的一个都没有。  

姜俊青是处理任务,自己要是依靠他的话就是给他当手下,所以除了第一天之外,田二三都不和对方来往。  

表面是降低舆论,闭门不见外人躲躲风头,实际上满脑子都是阴谋阳谋的规划。  

和桃县的仇恨可以化解,双方本身就没有什么仇恨,田二三比大家预想中的更加会转弯,也更聪明。  

选择东海市不光是因为这里有港口,实际上附近上下都有更好的港口代替。  

不论是苏北联海港,还是鲁东另外一个大城市都比东海市更好。  

苏北和皖北附近同样有黄桃产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