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既要又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叹,“我没想到,你们可以把效率提升到这个地步!”  

“临时加戏,还是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四个小时20几组镜头,要不是周播的压力,我相信任何一个日播剧组都做不到这个份儿上。”  

“关键是,速度提上去了,质量却没下来,这很难得!”  

神情严肃,“我相信,如果放开周播政策,这个行业内的从业者会在短时间内专业能力提升一大节。”  

“无论是对这个行业,还是对观众,都是好事。”  

在这里,孙老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全行业大踏步向前的未来。  

如果抛开对行业内既得利益者影响这一因素,从行业提升的角度出发,孙老现在支持周播普及。  

可是,周播同样也有缺点,他也怕这个行业因为周播而急功近利,从而在短期提升之后,开始失去创造力。  

“大家都去拍快节奏的爽剧了,那谁来拍艺术性更高的长篇巨制呢?”  

众人,“…”  

楚安深知,孙老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事实上,在后世好莱坞也好,美剧也罢,在极致追求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已经渐渐失去了灵性。  

很多东西,不但是华夏拍得出来,他们拍不出来。  

甚至有些他们以前拍得出来的,但以后已经不可能拍得出来了。  

就比如,诺兰的处女作追随。  

比如一些小成本佳作,那个男人来自地球、彗星来的那一夜、活埋等等。2  

他们比那些如雷贯耳的大片巨制更能代表好莱坞的灵性。  

只可惜,在楚安穿越前的那个时间节点,好莱坞也拍不出这些有灵气的东西了。因为市场决定一切,失去了这些影片生存的土壤。  

而孙老的考量,其实就是影视作品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日播剧投资稳定,创作者能够放开手脚。  

虽然需要更长的成长过程,但未来可期。  

而周播剧,能快速提高行业素质,但商业性过强。  

两者很难取舍。  

面对孙老的反问,楚安不再迟疑,“孙老,那如果我们都要,两者并行呢?”2  

“嗯?”孙老一怔,“并行?不太可能吧?只要周播开了口子,大家都会跟进,没人会再去投日播剧。”  

楚安,“那如果周播剧有配额呢?”1  

孙老,“…”  

楚安,“其实我们的优势就是政策管控,那为什么不在行业之外、政策之内寻求出路呢?”  

孙老凝重起来,显然已经在思考这种可能,“说说看。”  

楚安,“其实很简单,目前电视剧的年产量7000集,我们只要研究一个比例,比如700集配额给周播剧,把周播剧的年产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2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利用周播来锻炼行业,同时也能保证大方向上不出错。”  

孙老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这个政策一出,那问题又来了,这个配额分给谁呢?”  

“你信不信?真这么做,天都拿得到,你们就拿不到喽!”  

却不想,楚安突然一笑,“那您想没想过,这个配额其实可以配合地方发展的政策来施行!”  

也不绕弯子,“如果这个权力给到广电总署一家,那肯定像您说的,天都拿得到,我们拿不到。”  

“但要是每个省广电都有一点配额,您说谁有能力全都吃下去?”2  

楚安这段话其实有好几层意思:  

第一,权力越集中,越容易产生垄断,这是不变的真理。而越分散,反而越容易产生竞争。  

第二,配合地方政策。  

盛京、沪市这些城市影视资源过度集中,不利于行业发展,那就少给点配额。哪里需要往这个方向发展,就多给点。  

“孙老,我是这么看的,您给指正一下。”  

楚安侃侃而谈,已然是所有人的焦点,“堵不如疏!倒不如让周播剧成为一条鲶鱼,反过来倒逼日播剧市场快速成长。”  

“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既可以比肩美剧拍出X档案,也能延续优势,创作出更多的民国风雨三国红楼等等史诗长篇。”4  

“您觉得呢?”  

这句话威力极大,不光孙建怡,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热血上涌。  

既要又要…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现实中国内有周播剧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