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规则胁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夸奖太受用了。但是…  

陆鸣泽摇头,“我永远也拍不出X档案那种极致感官的氛围。”  

实话实说,陆鸣泽的镜头感和营造氛围的能力,就是从模仿罗伯·鲍曼那来的。  

所以他自己最清楚,有些东西学不来。  

楚安哈哈大笑,给出了相反的答案,“你可以的!至少在我看来,你不缺少罗伯·鲍曼的天赋。但你没有他的创作环境,以及规则胁迫。”  

陆鸣泽,“???”  

楚安解释道:“美剧是把周播规则发挥到极致的产物。”  

“他们的分级制度,以及发行方自审核的模式,注定了资本要追求最小投入,创造最大利益的运营模式。周播剧是最符合这一商业逻辑的创作方式。”  

“原来如此。”马兰适时回应,“照小楚这么说,周播剧是由观众来决定剧集寿命的,所以必须节奏紧凑高潮迭起。说白了,制造一个困境,马上就要给出反馈,观众看得过瘾才会继续看下去,拍戏才有钱赚。他们等不到下周或者更长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小楚一定要改第十集末段的原因吧?”  

楚安无声点头,继续给陆鸣泽解释。  

“在这样的规则下诞生的导演、编剧、后期剪辑、演员等等,这条流水线上所有的岗位,都要围绕这一规则才能生存!”  

“也就是说,罗伯.鲍曼也好,其他名导也罢,人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在那个环境中厮杀出来,在规则胁迫下养成的本能反应,而不是靠天赋碾压你。”  

看着陆鸣泽:“给你拍几年周播剧,再给你一群专门赶节奏创造荷尔蒙爆点的团队,你拍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就比罗伯·鲍曼差多少!”1  

最后,楚安抛出了一个让陆导自信心都有点爆棚的结论,“你所谓那些好看的,无法超越的,比国内强的美剧,并不是因为导演比你有才华,演员比你的演员有演技。”  

“难道你认为他们就比咱们更聪明?比咱们更有才华,更有文化底蕴?”  

“怎么可能?是规则决定了它必须好看!”3  

说的陆导喘着粗气,脸色涨红,他还是第一次听人从这个角度解读美剧。  

他觉得他行了,拍几年周播剧,然后干翻美剧。  

那边童萌一拍大白腿,恍然大悟,“我就说为啥大老美拍的东西那么好看,原来不是他们比咱演的好,不是他们导演就厉害,而是规则优势!?”  

结果楚安一点没给萌姐留面子,“错!!”  

“他们确实演的好,导演也确实很厉害,甚至创作团队都确实牛B!”  

见陆鸣泽一脑门子“十万个为什么”,好像在说,你刚刚不说他们人不牛B,是制度优势吗?怎什又变了!?  

楚安马上笑道,“你能看到的,是幸存者偏差。”3  

“是经过层层筛选,市场检验杀出来的精品中的精品。那特么当然好!”  

“不好的,你也看不到啊!”  

这就像一个人,看过不少精品美剧,就觉得人家的制作水平就比国内高,美剧的平均水平都是这个样子的。  

那怎么可能呢?  

多少一二集就太监的烂片,多少拍一季就没影儿的中庸之作,又有多少拍完连播出机会都没有的无名之辈?那些是观众看不到的真相。1  

美剧其实和国产剧一样,一年上万,甚至几万集的拍摄量,最终被追捧的赢家可能就那么几十集上百集。  

要是把这百来集当成是美剧的全部,那就有点不理智了。  

同样的道理,每年能流向国外的国产剧集也就那么一两部,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也被外人当成是华夏剧集的标尺。  

那就代表华夏电视剧的整体水平了?  

不过是判断谬误罢了。  

至于规则优势…  

周播剧就比日播剧的规则更好?  

楚安微笑着看向三人,“如果我说,周播剧和日播剧在规则上没有任何优劣之分,你们信吗?”  

“而这才是孙老要驻组的真正原因。”  

“人家就是制定规则的,而我们打破了规则。”  

大伙儿想说不信,但又怕被打脸,楚安看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太一样。  

Ps:我是不太想把这些思考性的东西放在免费章节的。3  

一次深化讨论,就要占用很多篇幅,很拖节奏。但是....  

剧情到这儿了必须铺垫,受不了的叉掉!跳过!认了。14  

还好,大明国师前面几乎专走这条路,主要是写得好看就行,加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