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擂台演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紫气东来,金灯霄明。  

这份异象不仅出现在万象洞天,随后也在玉京天都、玉霄仙山等地垂兆。  

师曜灵正跟副官通话,听闻仙宫也能看到相同异象,再感应对面楼阁传出的隐隐气势,他恍然道。  

“吕泽还真成功了?一个不逊色神通的‘仙法’?”  

陆维正惊愕道:“引出神通异象的仙法?”  

仙界对神通异象有泾渭分明的划分等级。  

最高一档无疑是道君垂迹,六洞共鸣了。能引来道君法相降临,能让异象惊天动地,整个仙界为之瞩目,无疑是最强的。仙界传承的诸多大神通如斡旋造化、斗转星移,都有这般异象、大能。  

而最低一档是异象仅在突破者周围彰显,六洞无从感应,百里、千里外的仙人都可能感知不到。许多避火、解厄、吞水等小神通,都属于这一档。  

吕泽如今出现的异象在上下二档之间。仙法能感应万象洞天,在元始道宫出现征兆,说明他的异象颇得万象一脉精髓。而玉京天都乃天网枢纽,吕泽震动天网,自然也会让玉京天都有所感应。可“小洞阴符法”到底不是完整版。一个“小”字,说明这门仙法的层次。这等异象对比一下,类似五行大遁、翻江搅海一类常见大神通。  

“挺…挺厉害的。”  

陆维正真心实意说道。  

一开始,听闻吕泽没有在成仙之前拥有自己的“本命神通”,他还有些惋惜,感慨吕泽急于求成。但如今看,那些在成仙之前修成小神通的存在,成就怕是还不及吕泽。  

七宝台上,吕泽幽幽睁目,调动天网观测自己。  

九品仙人·阴符术士(三转)。  

仙力值:三千六百。  

血脉天赋:██仙脉,█天█魂。  

仙职神通:盲人摸象。  

专属仙术:观天悟道(精湛)、指物作符(精湛)、阴行神游(纯熟)。  

仙法特权:洞阴符法·小(演算中)  

的确,在吕泽成功开创“小洞阴符法”后,他仍感觉到天网算力在不断运转,继续为小洞阴符法叠加算法。毕竟,大昆仑馆的馆藏太丰富了。短短时间内,稀少的三百万易晶根本不足以消化万象一脉的积累。  

“如何,可成功了?”  

温西明激动地冲过来。  

这是一句废话,仅看吕泽身边环绕的异象,便证明他们的实验已经得到印证。  

“六洞共鸣”是可以践行的,万象一脉全新道路。  

“嗯,成了。我成功得到一门不亚于神通的专属仙法体系。专属于阴符术士的仙法体系。天网将此称呼为‘特权’。”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为“洞阴符法”和三个专属仙术不同,是一个完整自洽,且专属阴符术士的体系。它可以算是一个专属仙术,但包含的内容却比专属仙术完善太多了。  

“效果如何?来,我们试试。”  

温西明招呼众人前往演武场,并让吕泽和贾正一起切磋。  

“贾正是一位太虚天境的高手,你不用担心他受伤,全力出手吧。”  

您可真看得起我啊?  

贾正心中嘀咕,慢吞吞走到中央。  

“小兄弟,你下手轻一点啊——我不怎么擅长斗法。”  

“哼——”温西明一声怒哼。  

一个太虚天境,不善战斗。  

怎么?  

你连一个幻神仙人的攻击都扛不住?  

“嗯,好的。”  

吕泽乖巧说完后,迅速掏出太元法杖。  

“洞阴符法·威光。”  

洞阴符法整合吕泽所学,以及从大昆仑馆汲取的众多仙法、符箓知识。  

理论上,吕泽原本所学的一切剑术枪术、符箓科仪,日后都可以冠以“洞阴”的前置。  

轰——  

纯白星光凭空出现,犹如一条粗壮的蛟龙,一击就差点把贾正砸飞。  

我——  

贾正差点骂出声。  

咱们切磋呢,你能不能循序渐进一下,先来一些简单的玩意?  

他赶紧在身边布下防御阵法、咒术,等待下一波攻击。  

吕泽施法后,神情很是欣喜。  

“施法速度更快,威能更强,而消耗却更低了。”  

洞阴符法是一套被仙界天道认可的仙法体系。成无为之法,上御天星、天道,下掌鬼神、福祸。是一套专属于阴符术士的万变万用之法。  

“太阳花。”吕泽手一抬,身边出现第一朵太阳花。幻世日光被太阳花汲取,很快开始分裂第二朵、第三朵…  

“施法速度比原本提高三成,而法力少了一成消耗。”  

很快,密密麻麻的太阳花填满演武场。  

伴随吕泽一声“化日”,纯粹的太阳金光合拢为一轮太阳,向贾正缓缓靠近。  

象主在上!这样的攻击我也要硬吃?  

他看向温西明。  

温西明犹豫了一下。  

从那颗光能越来越强盛的“人造太阳”看,似乎这少年的战力标准比自己预想超出许多。  

但——  

贾正可是一位太虚天境啊。  

就算在幻世,只有九转灵象道士的仙职,但应该也不难应对吧?  

他缓缓点头。  

“硬扛试试。”  

贾正无奈,将自己所有法宝激活,并将全部法力注入眼前的防御阵法,银色光球把他团团包裹。  

下一刻,金阳靠近银球。  

无声无息,银球消散,贾正在那一瞬间被恐怖的太阳之火烧成灰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