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灵玄侦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邪院下来的文书。但是——若真是诸位天官签押文书。如何不知晓我正在晋升仙职?就算要下文书,也不应该是这个‘拘捕种民’的级别吧?怎么也要向天鉴真君请示,或者往玉京天都传一道文书报备。”  

越说,吕泽越琢磨出不对劲。  

是啊,这份文书来历有些不对劲。正常流程,能这么快吗?  

“等等,我要举报。殿主,往天都举报要怎么弄来着?我要举报七天官督察不利,竟在我晋升期间私自下发文书,阻我登仙大业!”  

培养仙职者是仙宫颁布的谕令,“全民升仙”是仙王高举的大旗。敢违逆阻碍登仙典仪,是仙宫大罪。  

假如这份文书在吕泽晋升之前,或者在晋升途中发布,那么说明此人心生歹意,打算阻挠吕泽登仙。  

而如果是吕泽登仙后刚刚发下,且是按照种民待遇下发。要么是此人失职,没有察觉吕泽已经受获仙籍,要么是故意贬低仙人特权,用游神来蔑视、羞辱一位九品仙籍的仙人。这关乎的,可就不是吕泽一个人。数十亿仙家的特权,难道要被一个灵官随意无视、践踏吗?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不论是谁签发的,那位灵官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吕泽迅速将文书封存,再度递给李殿主。  

李殿主明晓吕泽意图,含笑道:“好说。你小子可能不懂怎么写投诉告文,我教你。回头本座帮你送去天都,看看是哪位道友失误,竟敢以一道种民文书牵扯受箓仙士。这可是一万年来的首例,必须严惩,严惩啊——”  

李亭长脸色煞白,急忙看向身边的灵玄侦手。  

方平薇见状,也不再继续遮掩,直接散去伪装,露出一位身着猩红劲装的女侠姿态。  

“两位误会了。那文书是我投文阴司,请九幽驱邪院送来的。”  

果然是泰明幽都的人。  

李殿主心下一叹。  

这官司打不成了。  

牵扯到幽都,那就又是满头包了。  

九幽驱邪院,虽也是驱邪院分支,隶属“驱邪祛秽真君”管辖。但背后涉及仙宫黄庭与道君六洞的交锋。  

仙宫黄庭崛起于陨仙浩劫,以天网修复天道万象,挽仙界之危机。继而成为当今仙界的话事人。反观六洞一系,因浩劫之中碌碌无为,且六洞领袖尽数失踪,不得不向仙宫黄庭臣服。  

但掌控天道三劫运度的六洞一系岂会干休?  

从万象代表的立场,李殿主着实不方便继续帮玉京天都追咬幽都使者。六洞竞争是一回事,可面对咄咄逼人的仙宫黄庭,又是另一码事了。  

殿主默默把文书收起。  

方平薇见状,笑道:“我在附近游历。恰闻此处有惊天冤案,便寻这位李亭长问话。他说此事与这位小兄弟有关,却苦无文书。且这位小兄弟前番询问多有胡言乱语,前后不搭。所以我事从权宜,自幽都遣调拘令。本打算事后再向天都方面补上手续,不想…”  

抓一个种民问话。  

她的权限够。  

哪怕误伤种民,甚至弄死也无妨。她爹娘在幽都体系当地官。即便冤枉了种民,可哪个敢投诉?敢找自己报复?不怕死后魂归泰明,被自己滞留,不能轮回超生吗?  

但牵扯到受箓仙士,她那点权限就麻烦了。  

除非…除非让父亲亲自下场。  

显然,方平薇在不了解吕泽真实底细的情况下,不打算把父亲扯进来。  

她摆摆手:“都是误会,这事就此作罢。”  

说完,也不给吕泽开口机会,转身招呼李亭长等人离开。  

吕泽满脸错愕,看向李殿主。  

殿主眉头微皱。  

就算泰明洞天孤守幽都,鬼使仙士性格乖僻,这也太过了吧?  

一句道歉都没有吗?  

碍于立场,他不方便把这边的小把柄递去玉京天都。但吕泽明显是受害、吃亏的一方,道歉呢?  

“殿主,我出手揍人没问题吧?”  

“嗯,打吧。”  

李殿主本来看在方平薇出身的份上,打算把事情说和。但你连说和,给台阶下都没有,那就让吕泽好好发一顿火吧。  

你幽都的使者身份尊贵,我万象一系的仙杰天骄更贵重!  

嘭——  

不知何时,吕泽手中多出一把木杖。  

轻轻对地面一敲。  

以他为中心,千百道金色符篆迅速在地面铺开。  

方平薇带游神们离开,突然察觉身后涌现的法力,连忙惊呼:“闪开!”  

李亭长一直在盯着身后,察觉背后涌起的符篆,连忙施展土行术。  

可法术刚一施展,突然脑袋撞在犹如金石一样的土地。  

“哎呦。”  

法术戛然,在阴气反噬,身上不自觉涌现黑云时,后面两道锁链轻松将他抓住。  

再一看,其他四个游神也在刹那间被吕泽擒拿。  

李亭长赶紧去看方平薇。  

她虽然反应迅速,但比起吕泽这种和各路高手模拟战斗无数场的天才比起来,也只能勉强支撑五招。  

甚至在第一招时,她已经开始吐血。  

“不可能——”  

幽夜咒,失效。  

祭起沧溟幡,失败。  

驱使白骨阿鼻剑,失败。  

仓惶间,她只看到少年站在神殿门口,冷冷注视着她。  

然后轻轻拂袖,她便被青冥袍卷起的浩荡云霭震得气血翻腾,连连后退。  

又呕出一口血,她厉色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