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仙人福利(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吕泽自封仙台下来,李殿主和赵源直接迎上。  

简单检查封仙台损耗灵液后,李殿主诧问:“咦?不对啊?我这里积攒的灵液怎么没少?你小子不会担心欠老夫人情,舍不得用吧?”  

这东西,都是走公家的。回头万象洞天报销,你不用给我节约。  

“用了,但‘阴符术士’所需灵液本就不多。”  

吕泽简单解释:  

“阴符术士的仙元属性是三分神识、两分精元以及五分天地元气。我自身一半,天地另取一半,所以损耗不多。”  

“这更说明,你自身转化的仙元数量过于少了。”赵源皱起眉头,上下打量吕泽。  

吕泽是天才吗?  

当然是。  

以幼龄种民在幻世压着一群正牌仙士,放眼六洞七十二境,这种天赋不过一手之数。  

可他的法力从源精初境开始,就比同境界的其他学生要少——而且少很多!3  

不说卢玉裳那种怪物,成仙后的法力值以万计算。就说班上生主一系的那三个,人家的生活系仙职也都四五千起步呢。  

赵源暗忖:难道,这就是“阴符术士”无人问津的缘由?法力稀少?还是说,跟他无法鉴定的天赋有关?  

对于吕泽那俩不清不楚的天赋,黉学想了好多办法。却都没办法解析他的天赋为何。  

“算了,反正根骨、法力这东西,后面有办法弥补。”赵源转而释然,不揪着这点末节不放。对万象一系的仙士,智慧、悟性、道心…才是大道修行的关键。  

“所以,真是阴符术士,没改吗?”李殿主似乎还有些不死心。  

“你们怎么都不希望我晋职‘阴符术士’?”  

“有些人是不希望你在这个仙职上面浪费自己的才华,而有一些人是厌恶你对‘阴符术士’的阐述,认为你玷污象帝荣光。”  

“那——前辈你呢?”  

稍作沉默后,他长叹一声:“两者兼有。”  

少年笑了:“对于前者,我不认为道君会留下一个充满破绽的仙职。冷落、放弃这个仙职,只是后来者无法完美使用这个仙职的力量。至于后者…有本事来几个正牌‘阴符术士’,打过我再说。”  

呵呵哒…  

李丛主动转移话题:“你现在的算力份额是多少?”  

跟你打?  

那不是上赶着找罪么?  

“10/万兆。”  

眉头一挑,李殿主点头:“不少了。是战力榜奖励?”  

“嗯。”  

战力榜月冠,奖励三枚赤元易晶(一百年时限)  

为什么幻世战力榜那么风靡?  

不就是仙王出手大方,愿意拿“易晶”当奖励吗?  

吕泽三次月冠,有九颗易晶。  

“算力可是宝贝,你紧着些用。赤箓阶段最要紧的资源,就是这东西了。没这玩意,你休想演算专属自己的完美太虚功法。”  

专属功法,是天网的优势。  

仙界每一个种民,在锚定仙职时,都有一次自选功法的机会。仙职专属功法受天网影响,重构为个人专享功法。不过这种福利只存在于升仙之时。想要在青箓之时继续借用天网为自己演算太虚仙法,则需额外花费易晶推演。  

“晚辈明白。”  

仙界或许缺少高阶资源,但低阶资源比比皆是。什么仙泉玉露、芝草奇石,在下界可能缺,但在仙界,这些玩意随处可见。  

唯独天网的算力筹码——易晶。  

这东西是有数的,是上位仙真都疯抢的东西。  

天网连通六洞,罗织天道。既是当今仙界最强大的神器,也是当今天道的化身。  

借天网演算之力,莫说过去未来,就连通天证道之路,也可完美演算。但天网作为当今仙界运转基石,仙宫黄庭各项福利乃至种民日常都离不开“天维玄网”。挤占天网算力运转的同时,也让天网算力显得无比珍贵。  

仙宫黄庭把天网算力以“京”为总单位,将算力细分为一万兆份。每一份算力单位,折为一易晶。你多占据一份算力,别人那边就少一份。  

“不过你所得这些易晶应该都是红色的?只能用来修炼,不能干别的?”  

升仙后,仙宫对九品仙人的一项福利,即给予一枚赤元易晶。里面蕴含天网万兆分之一的算力份额,可供修行使用。这是永久租借份额,只要仙籍在,这份仙宫赐予的特权就在。  

吕泽继续点头。  

天网算力可不是只能用来推演功法。占卜星象、推算福祸,智能创作…甚至如何赚钱,天网也能推算。后续这些都属于限制范畴,持有透明的元灵易晶才具备天网算力的一切使用权限。红色的易晶只能用来修行,蓝色的易晶可以辅助日用,黄色的易晶算力可以用来经商…  

显然,仙宫借赠仙人的赤元易晶,只是为辅助修行,不包含其他功用。  

“前辈,仙职有各行各业。赤元易晶辅助各类仙职修行,那如果行业不同,岂非也能具备诸多玄妙?”  

比如,紫色易晶才是一般人用来设计图纸、研究丹药的推演用具。但如果是丹士,他们的修行晋级就是炼丹,研究丹药,赤元易晶不也能有类似效果?  

“如果是剑士,他们可以用红色易晶研究新剑法。但如果换成丹士,就不能研究剑术了。只能用来研究和丹道有关的东西。”  

吕泽心中一动。  

等一下,如果炼丹的把自己的丹药和剑士研究的剑术进行交易…  

“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