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第一节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秋意更深了,元灵山脚下的学堂却比往日更多了些人气。  

一些孩童探头探脑地望向几间屋舍,他们有些好奇,怎地今日来了好些妇人。  

往日里,这学堂可是不允许外人进出的,更别提是女人了。  

不过他们的行为只得了先生的几句呵斥,看着几个先生脸黑如炭,这些孩童也不敢再做什么小动作了。  

几个先生看了一眼远处的屋子,心中却叹了一口气。  

只怪那鲤鱼神开价太诱人,他们终究是没有抵御住诱惑。  

道祖在上,惭愧惭愧。  

而相比起外界的好奇心,这几间屋舍内虽然闭着门窗,但室内却都点着油灯和线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略带甜的草药香气。  

齐整整的桌椅后坐着十三位来自各个村庄的稳婆以及三十五位新招募的妇人。  

其实在她们看不见的地方,围坐着一圈异种身影。  

瓷面婢灵们一动不动,仿佛雕塑一般立在原处,只是眼珠子偶尔转动一下;雾鹤影娘们则把大半身体藏匿在雾气中,各自手中准备着纸笔,准备认真听课;而平日里最活跃的鹊衣娘子们,则小声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若非一道力量阻隔声音传出去,恐怕外界的人都听到她们在点评这些妇人的衣裳穿着。  

外界稳婆以及准稳婆们是兴奋中带着些拘谨,这人都活了半辈子甚至大半辈子了,反倒这个时候进了学堂。  

以前哪有这个机会啊,便是村里的学堂也不收女童啊。  

她们相互之间一聊天,原来都是得自神灵的传召。  

谁人都晓得元灵山的娘娘灵验,但真正受到娘娘感召,却还是头一回。  

她们也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为行为粗鄙,不小心冲撞了神灵,一个个努力坐直了身体,屁股也只敢三分之一挨着凳子,眼睛一个个也一般瞪大。  

其实桌上还有免费的纸笔,但她们都不敢碰。这可是文化人的东西,她们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的。  

“诸位能应约前来,实在感谢。”  

“我是诸位的授课先生,你们管我叫香婆子就成。”  

床婆自外界走了进来,她冲着众人打了个招呼。  

虽然床婆此刻借助庙宇的力量显化了行迹,但灯光照耀之下,其并无任何影子,颇显得几分神异。  

众人见状,赶紧起身行礼。  

但她们这些乡村妇人哪里懂什么礼节,有的作揖的,也有点头弯腰的,甚至还有人直接扑通跪在地上,准备磕个头。  

甚至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  

一时间,整个学堂里都乱糟糟的。  

床婆无奈,插在她身后香炉中的线香微微一亮,升起更多袅青烟,迅速在整个屋内散开。  

她出声安抚几句,众人便觉得心神安定,并且不由自主按照她的吩咐照做。  

眼见着现场不那么嘈杂了,她才轻咳一声,缓缓开口:  

“今日这堂课,不是传你们某一种手法,也不是要你们背几味草药。  

“我要你们,论老手还是新学,都把过往的经验,先放在一边。”  

床婆顿了顿,看着前排那众位稳婆。  

这些话她其实反复练习了许久,她活着的时候,也只是个帮人接生的老太婆,也不识得几个字,甚至在鲤灵神大人编撰出这部《安胎接生简录》的时候,她也没怎么看懂。  

但她毕竟也是做接生的,了解得越多,便越是知道此物的珍贵与重要性,便在暗中发奋,遇到不懂的,她不敢去问游鸣,就一直追着吴墨去问。  

在听闻游鸣准备安排她给人间的稳婆上课之后,她甚至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吴墨听,让吴墨帮忙组织一下语言,再写成文书。  

因为不识字,她就让小鼠娘每天给她念,她则是一遍遍的背着。  

直到能够用自己的话把大部分的重点都说出来才罢休。  

“我知你们许多人都救过人,是好手,也有本事。可我今日要讲的,不只是怎样接生,而是重新认识接生这件事。”  

床婆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不过见大家听得认真,她的语速也流畅了许多。  

因为她自己就是做稳婆的,自然知道大家是怎么认识接生这件事的,也知道大家的误区在何处。  

“先说说生产这件事的本来道理,也就是产理。”  

“一个孩子要从娘胎里出生,需满十月之期,这个时间前后略有不同,但一般从女子停经起,数至两百八十日,便是预产......”  

“你们要记住几个事:一看胎动,二看腹形,三看气色。”  

“若腹高且硬,动得厉害,或许胎位不正;若孕妇走动频繁后感腹坠,常是临盆将至......”  

稳婆娓娓道来,这些知识在经验最丰富的稳婆看来,其实隐约也能有所判断,但并不完全成体系。  

她们的一切都来自于上一辈的口口相传和自己本身的经验。  

许少道理说破了也就一句话,但对于那些小字是识的妇人来说,想要将自己的经验没条理地梳理成提纲,或者能够从下一辈传授的知识中梳理出脉络,那几乎是是可能的。  

空气之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那是汤公帮忙调制的药香,不能在一定程度拥没催眠的效果,让床婆说得每一个字,都牢牢印刻在你们的脑子外。  

那就省了众人记笔记的功夫,毕竟那些妇人都是识字。  

“当然,你说那些他们可能有没直观的印象,现在,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