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先天神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乙亥壹零壹玖贰捌肆柒。”  

游鸣再次拨动罗盘,一个个数字调整到对应的位置。  

繁衍之契发动!  

只一瞬间,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光华掠过虚空,笼罩在元灵山附近的十个村庄之中。  

繁衍之契:使一定范围内的生灵获得生育和繁衍的祝福,短期内提升生育率或植物生长率。  

这一层buff覆盖之下,想必新的村庄生育率很快也能提升上来。  

游鸣化作神躯之身,坐在元灵山的一块大石头上,这个位置可以俯瞰大半个长宁县。  

城隍爷考虑再三,终究还是同意了小鲤鱼的分成建议。  

虽然他一个地祇,基本上没什么机会跟碧霞元君打交道,但人家毕竟是天地间有数的大神,能维系一份感情总比没有的好。  

故而,初原先的羊角水村、大墩村以及大陈庄之外,另划拨了沿着元灵山向东沿着沣水的七座村庄给到了游鸣管辖。  

当然,这也仅限于姻缘、生子一类的事情。  

这些村子中依然有土地、井神、门神等神灵驻守。  

“嗡。”  

在虚空之中,仿佛有无形的力量不断朝着他的身上汇聚。  

一缕缕的丝线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如同线香燃烧的味道。而游鸣的神躯之身更加凝实,看上去与真人更加接近。  

“咦?神位更加稳固了。”  

游鸣仔细感受了一下,随着他的辖区范围扩张,虽然还没有正式吸纳香火,但管辖的人口一下子增长了两倍多,他的神位自然也出现了增强。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有点不对,这些力量竟然越来越多,继续朝着他的神躯内汇聚。  

而在他的神躯之内也微微跳动,似乎有某种事物要孕育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  

小鲤鱼有些慌了,他当上神灵才一年多的事情,他不知道这个是好是坏。  

但那股冥冥中的力量却越来越浓郁。  

他的思维在这一刻,也不住向外逸散,竟然犹如神识一般,笼罩住他辖下的十座村庄。  

事实上,游鸣一直以来都是在钻研仙道修行,在神道方面的知识简直就是匮乏。  

这也很正常,神道的权柄、神位都来自于整个体系,也不需要像修仙一样学习很多知识,只要努力把手上的活干好了,每个月的考功都过了,再经过长久的磨勘,便会一步步升职。  

大部分神灵也都没有研究过神道方面的知识。  

“娘娘在上,小人只求一个孩子,为我家延续香火…”  

“保我这胎成吧,前两个都没留住…”  

“我不怕命苦,只求能做娘一次。”  

在游鸣的思维之中,听到了无数的祈祷声音,他的胎命宝册悬浮在半空中,绽放出重重光影,所有的祈祷尽数被记录在其中。  

在这些祈祷之中,大部分都是关于祈求生子的。  

这些声音不断朝着游鸣的大脑中汇聚,但他却丝毫不觉得杂乱,仿佛意识在这一刻一瞬间分化成了数千上万道,每一道都在独立处理和回应着这些祈祷。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自我的意识被剥离了出来,以一种居高的姿态看着这一切。  

“笃笃笃。”  

游鸣的神躯内部不断跳动着,仿佛某种活物在孕育,即将冲破他的身体,显露于外界。  

但这一刻他却没有多少恐惧的情绪,反倒引导着外界不断涌入的愿力,化作孕育此物的资粮。  

“嗡。”  

约莫过了一刻钟,忽然间,一团湛然的光芒从他的身体内升腾而起,在他的顶上化作了一轮红金色的胎盘环印,环内浮动一道脐带纹路,环外游动细碎光点,似万千胎魂未归。  

中心有一点淡金红焰,无数的祈祷和愿力都汇聚在此,凝聚成火焰状的物质。  

光轮照影,一圈圈向外扩散,看着颇有几分神异。  

胎光契印!  

在此物成型的那一刻,游鸣的心中忽然有所明悟,也立刻知晓了此物的名字。  

此乃先天神职。  

神灵依仗神位,执掌权柄,这权柄便是神职。大部分的神职都是来自体系的赐予,比如土地公的神职一般就是五谷丰登之类,城隍的神职就是庇佑万民。  

这神职类似于神通法术,但无论是神通还是法术,都有消耗,但神职乃是体系的力量,直接借助天地规则或者山河权柄,无需消耗使用者本身的力量。  

游鸣的神位低微,本来是只有神位,而无神职。  

但因为娘娘山赐福赐子太过于灵验,为他积累了非常广泛的百姓愿力,过去因为城隍的限制,他无法感应其他村子的愿力。  

现如今他的辖区增加到十家,过往积累的雄浑愿力一股脑倾泄到他的身上。  

却又正好跟他的繁衍之契的buff产生了奇妙的结合,竟然形成了先天神职,就仿佛这方天地将作弊码带来的能力当做他自身拥有的一般,还以为这是他的某种特殊天赋。  

所谓先天神职,便是超脱神道体系之外,并非来自于神道赐予,而是与天地规则的共鸣,自行凝聚的权柄。  

就这么说吧,虽然神道不看重资质,但在他凝聚出先天神职的那一刻,他就是神道眼中的天才。  

尽管这只是个正九品的神职,但却可以随着他神位的提升而不断升级。  

这才是先天神职的厉害之处。  

悬浮在游鸣脑袋上的胎光契印绽放出一层层的光芒,以元灵山为中心,仿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