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送子鲤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恳请送子娘娘显灵,赐我福缘,得子嗣一人,承欢膝下…”16  

元灵山的送子娘娘庙甚是灵验,附近县乡的人若是求子,都愿意往此处而来,故而香火鼎盛。1  

传闻只要潜心叩拜,回去后必能生下个大胖小子。8  

在庙宇的正中,有一尊一人高的泥塑送子娘娘,身上系着大红色披风,宝相庄严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笑容,给人无限包容和慈爱。1  

而在她的旁边,立着一个粉嘟嘟的大胖小子,白嫩可人,简直是任何中老年妇女的梦中情孙。1  

只是这个“梦中情孙”的怀里,不知道为何抱着一只颜色斑驳的杂色鲤鱼。18  

看上去便好似传世名作上杂乱的行章,给人一种不期待的扫兴。17  

外界叩拜的人往来不断,而在娘娘庙的深处,却有一处幽深空间,仿佛存在于阴世与阳世的交界之处。3  

一方寒潭位于此地正中,那寒潭水深而沉,似乎永远都不曾流动,让人望而生畏。  

“哗啦。”  

却忽然,一条杂色鲤鱼从水中跃出,张口在池边叼起一块木质的符令。  

而后尾巴一甩,便朝着潭水的深处潜去。  

这寒潭具体也不知道多深,它垂直向下游了数百丈,又横向曲折转圜,仿佛过了一重重的迷宫。  

四周水流沉沉,幽深若冥府,兼之狭小逼仄,简直让人要生出幽闭恐惧症来。但这鲤鱼却轻车熟路,自在地在间隙之间快速游走。  

约莫游了半个时辰,杂色鲤鱼才冲出了一处通道,出现在一片宽阔的环境中。  

这里虽然平坦,往来的身影也不少,但氛围却更加诡异。  

无数身穿黑色皂服却看不清面目的阴兵,用锁链拖拽着一个又一个身形缥缈,面目呆滞的魂魄,向着各处而去。  

只是偶尔,才传来几声喝骂和幽怨的泣诉,却平添了几分渗人。  

在更远处,伫立着一方好似牌坊般的建筑,但檐角斗拱的幅度却过分夸张,犹如张开的翅膀。四周还立有一根根绘制有无数恶鬼图案的石柱,仔细看去,这些恶鬼面露痛苦,张嘴悲嚎。  

牌坊之上,铭刻三个大字——阴阳司!  

阴阳司,全称便是并州泰安府长宁县城隍庙阴阳司。5  

游鸣,也就是那条杂色鲤鱼,对于此处早就熟稔,尾巴轻轻甩动,便穿过了牌坊。3  

他的身上有神灵的位格和权柄,四周的鬼差、阴魂纷纷避让,不敢冲撞。  

哪怕位格再低的神灵,那也是入了品级,脱去了凡身。4  

“元灵山送子鲤灵游鸣,辖下羊角水村、大墩村、大陈庄新生孕胎一十二个,奉金童神君之令,特领十二阴魂前去转世。”26  

养不起怎么办?  

杂色鲤鱼吐出口中符令,口中吐出稚嫩声音,犹如婴孩。  

但他却神色肃穆,气息凛凛,让人不敢小觑。3  

“嚯,又生了十二个,这大半年下来,你都从我这里领了五十多道魂魄了吧。好家伙,咱们阴阳司的鬼都跑到你们那儿投胎算了。”2  

在阴阳司的一处偏殿中,一个身形干瘦,却穿着宽大青色袍服的鬼吏伸出脑袋,见又是这小子,便忍不住打趣说道。  

“都赖金童神君和碧霞娘娘的庇佑,当然,还有典史老爷您的帮衬。”23  

小鲤鱼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扭动着自己的身躯,细声细气地说道。2  

他这般一开口,身上的凛然气息却散去了几分。  

“嘿嘿,你小子惯会说些好听的,行了,这里是十二道魂魄,都已经洗练过身躯,不沾半点因果,你且带他们投胎去吧。”29  

这鬼吏与小鲤鱼早就熟络,二人说了一会儿话,文书便已经签押好了。  

小鲤鱼兴高采烈地捧着文书,却并没有离去,反倒踟蹰地在原地打转儿。1  

鬼吏正纳闷之际,却忽然想起了什么。  

“哦哦,你再去库房领三枚福果,这是我上回允你的,去吧。”  

“典史老爷天佑鸿福,步步高升!”  

小鲤鱼欢呼一声,尾巴一甩,便领了文书离去了。  

“这小子…”  

鬼吏瞧着这小鲤鱼风风火火的架势,不由哑然失笑,别看其一副温良和顺的模样,却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每回来都从自己这儿打秋风。  

“一个个都排好队,不争不抢,人人有胎投。”14  

月上中天,薄薄的雾气升腾,大地一片朦朦胧胧。  

一条杂色鲤鱼悬浮在雾气中,仿佛在水中游走。它虽然样貌怪异,但周身隐隐有光辉闪烁,犹如黑暗中的明灯,指引着前路。  

在他的牵引下,十二道魂魄列成一队,僵直且飘忽着前行。  

这十二魂魄都没有面目,也分不清男女老少,只依稀有人的轮廓。它们跟在鲤鱼的后面,各自规规矩矩。  

这些魂魄都已经入了地府一遭,前世的罪孽、福报,尽数洗练了干净,转而化作了自身的资质和气运。1  

前世福报高的,这一世就能去个好人家,一辈子顺风顺水。22  

前世罪孽深的,要么此刻正在地府中受难,便是能投胎,也只能去清贫人家。72  

游鸣手下的这批魂魄资质都差不多,算不上好,但也不至于坏,只是寻常的安稳人家。只要世道不乱,平安到老不成问题。18  

“黄字壹叁伍伍,你去这家。”11  

小鲤鱼领着众魂魄,转眼便行至一户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