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人生如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历史车轮滚滚而前,冬去春来之中,一年又一年的岁月静静流淌。转眼间,时光迈过了新世纪,19世纪这个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为剧烈的世纪画上句号之后,人类又迎来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发展。  

时光就匆匆而逝,而新的世纪来临之后,新的时代也随之来临。  

这个时代是属于华夏的!  

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嫡造者,早在盛德三十五年,朱大皇帝就不再过政务了将所有的政务交给了皇太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以皇太子的身份主政的朱猷林,一点点的推动着帝国的改革,从确立宪法到建立咨政会,从依赖明君贤相的传统帝国转变成为一个依靠制度约束的现代帝国。这些年帝国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  

也正因如此,皇太子赢得了空前的声誉。这也让朱大皇帝心安的把权力交给太子,不再过问朝政。  

不过即使是如此,每年在他生日的时候,都会有数十万臣民聚集有皇城前的广场为其祝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  

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大皇帝的生日,已经演变成了帝国的一个节日,从白天到晚上,在华灯初上后,在数十万臣民的欢呼声中,朱大皇帝走到皇宫正门,大明门前,当他的身影出现时,广场上欢呼声响成一片,  

手扶着大理石扶栏的朱大皇帝,第一次感觉到身体有些疲惫,和往年一样,在大明门上向臣民们挥手致意后,远处的天空中升起了一团团漂亮的礼花。  

帝王的生日…本质就是帝国的节日,这一天,帝国是要放假的,与民同乐嘛!  

看着天空璀璨的烟花,朱大皇帝的神情显得有些凝重,然后他说道。  

“猷林,为父已经在位多少年了?”  

“父皇,到明年正好四十八年。”  

“四十八年…”  

想了想,朱大皇帝说道。  

“朕三十一岁在应天登基,至今四十八载,如今已经是年近八十,朕在位数十载,苦心经营,也算是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同胞…”  

望着广场上那些为自祝贺生日的人们,朱大皇帝突然说道。  

“让广场的人散了,天晚了…”  

朱大皇帝看了一会儿,突然发话道。  

“朕明日会下诏退位!”  

“父皇,这、这…”  

大明的皇太子朱猷林闻言,先是一愣,正不知如何回答时,朱大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好了,往后帝国就交给你了,你记住你所肩负的不仅仅只是大明亿万臣民的福祉,还肩负着整个华夏的责任,我们啊…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帝国,而是一个族群啊!”  

是的,大明只是这个族群中的一员。  

太平洋现在已被称为“华夏洋”,因为两岸皆是华夏帝国,从本土直到墨西哥,从阿拉斯加直到麦哲伦海峡,从夏威夷直到澳大利亚,到新西兰,一个个诸夏帝国、王国统治着这片辽阔的区域,甚至就是在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十几年前,也先后发生民众起义,推翻了本国的考迪罗政权,邀请了大明的皇子做为他们的国王。  

而如何维护这个涉及到十几个国家,数千万平方公里,几亿人口的联盟,是非常考验帝国皇帝智慧的。  

朱大皇帝留下的是什么呢?  

无非就是经济上的紧密相联,当然还有血脉上的紧密相连,他们是同胞兄弟。  

“儿臣明白!”  

用力点点了点头,朱大皇帝笑道。  

“好了,往后,帝国就交给你了!”  

面对父皇背影,朱猷林仰头看了看天上的时而升起的烟花,笑道:  

“父皇,儿臣会命人准备好诏书了,待到明日再去颁布。”  

朱大皇帝摆了摆手,转身便明着后面的电梯走去,朱猷林也跟着走了进去,进入电梯后,朱猷林问道。  

“父皇,如今罗马帝国内部的局势有些不稳,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总督区已经持续多年,不知道您…”  

朱猷林这时又将话题转向了国际局势,作为帝国的皇帝,在众多国家中,他仅仅只关心罗马帝国,因为他实在是太辽阔了。  

“印度…”  

面对儿子的问题,朱大皇帝却哈哈一笑,摆摆断了儿子的提问,“朕已经八十岁了…已经是耄耋之年,如今天下大势已不再是朕这把年纪该考虑的事情啦。罗马如何、世界如何,甚至就是我华夏又该如何,就由你这个皇帝最后拍板吧。朕相信你,不仅仅是相信你的能力,更相信我诸夏有足够碾压一切挑战者的实力!记住了,我们不仅仅只是一个大明…而是诸夏!”  

看着儿子,朱长寿语重心常的说道。  

他需要提醒儿子们这一点——诸夏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顿了一顿,又说道:  

“朕现在就一个心思,就是周游诸夏各地,亲眼目睹一下朕用了一生所创立的大好河山,不说远的了,就是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朕还没有比过呢!还有墨西哥玛雅古城,朕已计划好了,从明日起就开始周游列国…这列国,可都是我诸夏之国!”  

是的,或许,列国的过去有着这样那样的历史,无论是辉煌的还是没落的,现在都是属于诸夏的,等到把诸夏看完之后,还可以再回一趟华夏,其实,天下再美,美不过华夏,这么多年,不知道多少次,朱大皇帝都想去华夏游览,看看那里风光,看看那片壮丽山河。  

黄河、长江…那里才是华夏的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