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战争威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在华盛顿。  

在国务卿克来思顿的会议室中,克来思顿不时斜眼瞧一瞧那个一言不发的大明大使。  

董坤,这个曾经随左宗堂一同赴欧美考察的外交官,此时,他的脸上带着愤怒。  

这种愤怒是不加掩饰的!  

洛杉矶的审判,让董坤感觉非常生气,不,应该说是愤怒才对。  

简直就是怒气冲天。如果怒火可以杀人的话,现在这里恐怕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  

在此之前他曾说过美国的法律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他没有想到美国人居然连脸皮都不要了。  

“这场审判!”  

克来思顿打了沉默说道。  

“尽管有些不尽人意,但是,暴徒们都得到了相应的惩罚!”  

克来思顿的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为的是要打破使他感到苦恼的一片沉寂。  

律师出身的他当然知道这场所谓的审判是什么。  

这绝对是一场不公的审判。  

这场审判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笑话。但是这个笑话却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请你相信,这是基于现有证据的结果,或许有些不尽人意,但是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我说过,美国的法律就是一个笑话!”  

稍微把头抬了起来,然后董坤又压抑着内心的怒火说道。  

“你们用敷衍了事的方法,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你们不仅用向全世界证明了美国的法律就是一个笑话,而且还在图用这个笑话来说服大明帝国告诉我们。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公正。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正义。你们这是在侮辱!是在对大明帝国的侮辱吗?”  

深吸一口气,压抑内心的怒火,董坤说道。  

“现在根据大明帝国外交部的指示,我有必要通知贵方,大明帝国认为“洛杉矶大屠杀”的法律处置结果,完全违背了基本法律原则,为悍卫大明帝国侨民的利益,我们将会在采取任何可以以采用的措施。”  

“什么是可以采用的措施?”  

克来思顿失声的问道。  

“我们的舰队,正在驶往洛杉矶,国务卿先生。”  

董坤冷冰冰的说道。  

“你们的行为是在惹火!”  

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克来斯顿用有点激动的语气说道。  

“大使先生,美国是不会接受任何战争威胁的,更不会接受任何以战争为借口的讹诈!”  

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儿激动了,克来斯顿又补充到。  

“我们两国根本就没有必要为了“洛杉矶事件”发生冲突,这绝对不是唯一的选项!”  

“确实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我们一直在忍耐,国务卿先生,这么些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忍受着你们的傲慢,你们的偏见,你们出台的法桉,对华人充满了歧视性,我们的抗议得到的是什么?是你们毫无顾忌的歧视!”  

盯着克来斯顿,董坤简短地说道。  

“你们必须要弄清楚一个事实,这个世界是讲究实力的世界,你们没有资格用高高在上的态度与大明帝国对话!”  

说完这句话后,董坤站起了身来,然后他看着克来斯顿说道。  

“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再谈论下去了,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切!”  

“什么?”  

克来斯顿站起身大声说道。  

“战争,如果爆发战争的话,对大明帝国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发生战争的话,那么也是因为你们的傲慢,你们的歧视!”  

丢下这句话之后,董坤就直接转身离开了。  

在走出美国国务院的时候,董坤看着外面的天气——天上已经开始下雪了,人行道上只有曲指可数的一些路人,他们都在赶着路,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空飘落。  

“这些傲慢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早晚有一天,必须要为他们的傲慢付出代价!”  

董坤知道今天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已经没有办法再去阻挡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了。  

“这场雪…来的正是时候!”  

收到驻美大使馆发来的电报时,朱先海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觉得这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结果果然很美国啊!”  

将文件往桌子上一丢,朱先海的不无嘲讽的说道。  

“即便是白宫,也无法干涉法官,即便是法官也无法干涉陪审员,无论是联邦法官也好,加利福尼亚州法院也罢,他们都无法左右当地陪审团的决定。所以,无论如何,最终都是这个结果。”  

这就是美国的司法体制,这个体制如何能说服陪审团,即便是杀人,也可以脱罪人的,至于法官不过只是裁判员而已。  

从雪茄烟盒里取出一根雪茄烟,用不锈钢雪茄剪刀剪断一头,点着后,朱先海默默的抽了两口。  

“确实,很美国。”  

朱国忠看着沉默不语的陛下,便问道。  

“陛下,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当然是舰炮发话了!”  

朱先海直接回答道。  

“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了,即然美国人可以有他们的坚持,那么我们也有我们的原则。”  

去年天津教桉的时候,法、英、美、俄、普、比、西7国联衔向条约清提出“抗议”,并调集军舰至大沽口进行威胁。满清是怎么处理的?  

杀了十六个百姓,用十六个脑袋作为了回答,如果条约清不砍那十六个脑袋,会是什么结果?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