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炮舰外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870年10月26日,哈瓦那。  

在隆隆的礼炮声中,“友谊号”和“同盟号”两艘战舰以及两艘移民船驶入了哈瓦那港军舰桅顶旗杆上的日月同辉旗迎风飘扬着,这是大明的国旗。  

它是朱先海在法国设计的,日月为明嘛,青天当悬日月,就这么简单,国旗不用多复杂,好画就行。  

在舰队入港时,码头的工人们注视着这支舰队,既然有白人,也有黑人,还有一些中国人——在古巴有十几万中国人,占到其人口的10,尽管相当一部分华工在种植园里当苦力,但是在哈瓦那仍然生活着数万获得自由的华工。他们中有不少人在码头做工。  

“这是大明的旗帜啊!”  

尽管他们之中有的人还留着辫子,可是看着这列队伍时,他们的眼神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是对于这些身处海外的华工来说,他们可不管什么大明,什么大清!毕竟这些年他们在古巴饱受洋人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  

他们倒也曾希望过大清会站出来为他们出头。  

可做梦呢?  

大清怎么会为了他们得罪洋人呢?  

那大明呢?  

大明会为他们出头吗?  

答桉是肯定的,就华工们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这两艘庞大的军舰时,索来尔中将一行人走进“友谊号”的司令舱,作为总督的他们要首先上船向皇帝致敬。  

不过,迎接索来尔总督等人的却是朱先海冷若冰霜的话语。  

“你们必须无条件放还华工自由!”  

瞬间,舱内的温度就下降了几度,不等索来尔中将回答,朱先海就拿出了几张照片,照片上的华工无一例外的带着脚镣。  

“我们的人签署合同来到这里,是过来工作的,而是被奴役、殴打的,更不是像奴隶一样,用脚镣限制他们自由,强迫他们劳动,殴打、虐待、囚禁,这就是你们对待劳工的方式吗?”  

面对意料之中的兴师问罪,尽管感觉有点儿措不及防,但是索来尔中将还是连忙回答道。  

“陛下,这我相信只是极其罕见的少数事件,在古巴即便是奴隶也不用带脚镣!”“那是因为他们是奴隶,生下来就是奴隶,而我们的人是自由人,你们却像驱使奴隶一样虐待、殴打,不囚禁他们,他们早就逃亡了,事实上,不堪虐待华工从一开始就参与了逃亡——与残存的印第安人一起,与潜藏的摩里斯科人一起,与黑奴一起,而现在他们为了生存,还有很多人加入巴埃斯率领的起义军,成团,成营的华工,在为他们的自由而战…”  

“陛下,巴埃斯是叛乱分子!”  

索来尔中将大声说道。  

站在西班牙人的官方立场上,率领起义军的巴埃斯是叛乱分子,这是母庸置疑的。  

“他们可以是叛乱分子,也可以是起义者!”  

朱先海直截了当的回答道。  

“至于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可以定意,我们也可以定意!”  

面对这样赤果果的强权,索来尔中将那是心塞啊,他什么时候被人如此欺负过,西班牙人的骄傲让他立即反驳道。  

“陛下,这是威胁吗?”  

“不!”  

朱先海摇头说道。  

“这是现实!”  

看着索来尔中将,朱先海说道。  

“现在,我可以和你在这里讨论这些事情,如果你们拒绝了我的善意,那么我的舰队,我的军队会代替我说话,请不要觉得我的善意是无限的,而且我的耐性也是有限的!”  

什么是威胁?  

这才是威胁,威胁就是直截了当的告诉对方——你不答应,我就收拾你!  

这种威胁才是最直接的,最有力的!  

“陛下…”  

面对这样的威胁,索来尔中将真的有点儿不知所措了,尽管在他的心里有好几个方桉应对华工的问题,可对方却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啊!  

他甚至直接挑明了态度——要么接受,要么挨打。  

挨打!  

即便是换成几年前,换成女王被赶下王位之前,西班牙在面对这么两艘战舰时,肯定也是只有挨打的份,那么现在呢?  

想着哈瓦那湾里那几艘破旧的木壳军舰,知道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的索来尔中将的心沉别提有多么沉重了,他稍作思索后,说道。  

“陛下,我们需要时间,将此事禀报给马德里,然后由马德里做出决定,毕竟,这涉及到十几万人,他们和种植园签署有合同。”  

索来尔中将以为这样的让步可以让对方满意,但是他想要拖延时间的想法立即就化为了泡影。  

“你有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  

这就是最后通牒了!  

朱先海压根就没有给他拖延的机会,自己这边可没有时间陪他们慢慢耗,毕竟,古巴这边也就是顺便路过而已,而且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办。  

“我希望你能够在二十四个小时内做出决定——是否释放华工自由,废除违反人道的奴隶买卖合同!”  

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呢?  

当然是大炮开兮轰他娘了!  

其实在就内心里的想法来说,朱先海是希望西班牙人能骄傲一些,强硬一些,直接拒绝这个要求。然后舰队正好趁机炮轰哈瓦那,既然想要为华工撑腰,那总得弄出一点动静吧!  

其实为华工撑腰,不仅仅可以树立大明在世界各国眼中正统形象!  

更重要的是大明需要让世界看到,大明和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