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华工来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所谓的“同乡”的核心就是语言!  

这个年代的方言之隔远超过后人的想象,清末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受伤被俘后,审讯他的两位广东官员完全不懂国语,林觉民也不谙粤语,所以林觉民就用英语康慨陈词。  

这是何等的滑稽?  

自清末起,尤其是辛亥后,面对国家积弱,海外华侨因方言分歧,有如散沙,而且在西洋殖民者的挑唆下内斗不断,导致利益不断受损的局面,有识之士提出“做国人,说国话”,以说国语、兴教育来凝聚人心,这才有了后来,南洋华侨抱团游行,争取权益,一致对外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经验,朱先海才会确定了官话原则——只有统一的语言才能把南华的华夏人拧成一根绳。  

“挂牌子?挂什么牌子。”  

“就是我爱说国语,不说方言的牌子啦。”  

不等孙二喜说完,那边就有人大声训斥道。  

“孙二喜,你们又扎堆方言了,把牌子给他们挂上,一个不落,全都挂上牌…”  

原本气势汹汹的教官,话还没说完,看到站在那里的人时,双眼睁大,然后就立即立正敬礼。  

“立正!预备团第二十三分队,分队李林川见过陛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