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先天不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打开“盲盒”的瞬间,朱先海愣住了,足足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居,居然是这样…”  

光屏上呈现出的地图,是一副极为详细的地图,山川、河流、道路…如果有的话。  

当然,道路也是有的,比如南华到垦区之间的简易道路,还有一些草原上所谓的小径。  

但是作为地图无疑是极其详细的,比例甚至都可以随时调整。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在民用地图和军用地图之间随时调整。  

别的不说,单就是这个功能就值回票价了。  

“原来距离最近的白人定居点,距离这里才只有不到100公里…”  

疏忽了!  

太大意了!  

盯着地图上显示的几处定居点,虽然那些定居点只有一两户白人。但也是潜在的危险。  

朱先海自言自语道。  

“回头冒充马普切人,把这些定居点拔除了…”  

难怪会暴露,这样能不暴露吗?  

突然,地图右上解的功能栏吸引了朱先海的注意。  

“功能栏?这里藏着什么功能?”  

疑惑之余,朱先海点开了“功能栏”,眼前瞬间一亮。  

“矿产资源调查!”  

居然有这个功能?  

朱先海的心头一阵狂热,资源!  

发展工业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是人力资源,第二是什么?  

可不就是矿产资源?  

如果说发展工业人口是前提,那么矿产资源就是根本基础。  

或许现在南华的人口不多,但那怕就是眼下,这边对矿产资源也是存在着一定需求的。  

比如说煤炭,眼下南华有十几台蒸汽拖拉机,有六部蒸汽机,尽管用木柴充当燃烧能满足短期需求,但是从长远来说,没有煤,南华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当然,还有煤啦、铁啦,这些都是发展工业最根本的基础啊。  

没有煤和铁,在这个重工业就是国家实力的时代,谈什么发展!谈什么未来?  

[开启初级矿产资源调查功能需要1000经验值。]  

朱先海迅速做出决定,再次开启这一功能。  

有这么好的功能,不开启的话,那可真对不起系统这個金手指了。  

[用户花费1000经验值,开启初级矿产资源分布调查功能,本功能定向使用,每使用一次需10至100经验值不等。]  

系统真的氪金啊!  

身为氪金玩家,看到这样的结果,当然是直咧嘴,可即便是咧嘴那也要用啊。  

[请选择需要调查矿产]  

既然眼下“煤”是钢需,朱先海当然直接选择了煤。  

[初级用户仅调查权限为200公里,矿产埋深限于200米,是否开启调查?]  

“200公里?居然还有距离的限制,埋深也有限制…”  

氪金玩家不应该有优待吗?  

怎么还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啊。  

盯着光屏上的对话框,朱先海咧嘴道。  

“得了,两百就两百吧,反正咱现在也没有铁路,两百公里都不一定能运得了。”  

“开启调查!”  

光屏闪动间,很快地图上出现了几处矿产标志。  

“在南华附近居然有煤矿!”  

惊喜间,朱先海点了煤矿资源说明,瞬间脸色就胯了下来。  

“储量才不到一百万吨,而且灰分还高,热值…就这,这也能称得上是矿?”  

对于见惯了华夏那种动辄几亿吨,十几亿吨大型煤矿的朱先海来说,面对这种储量不过区区几十万吨的煤矿,他都不好意思说那是矿,况且,煤炭的质量也非常一般啊。  

不过,调查的到很详细,从位置,到埋深,到储量,甚至还有煤炭的质量,都有详细的说明。  

唯一让人不满意的,恐怕就是这几座煤矿的储量都小了,搁在天朝,即便是开采了,也属于那种要关停的“小微矿”,别说产量万吨了,就是几千吨,都已经顶上天了。  

“南美煤矿果然不足啊!”  

作为工科生的朱先海,当然知道南美这个地方的不足,产金产银,铜矿更是世界第一,铁矿也有大规模的优质矿藏,就是没什么煤矿。  

甚至很多人直接将煤炭不足,视为南美无法发展工业的最关键因素。  

表面上看来,似乎也有那么些道理,世界经济或者说各国国力的关键一步就在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国力出现了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增长,等于脱胎换骨,没有工业革命,就不可能成为强国。  

而工业革命的关键要素在于钢铁产量,而钢铁产量又取决于煤和铁,英国能成为第一个工业革命国家,就在于他们又有煤又有铁,而法国铁还有一些,但是煤矿就很稀缺,唯一一个煤矿产地洛林还在普法战争中被德国抢了去,后来法国的钢产量一直落后德国就是这个原因。  

没有铁矿没有煤矿就没办法制造钢铁,没有足够的钢铁就没有办法进军重工业和制造业,只能靠进口,这样别说自主迈进第二次工业革命了,连保卫国家都成问题。  

当然了,事情从来没有那么简单,资源匮乏的地方多了去了,南美的工业经济发展不起来,最后沦为的英美资本的控制,资源绝对不是根本原因。  

但肯定是制约项。  

“得,蚊子再小,那也是肉啊!”  

瞧着位于南华南部不到100公里的小煤矿,虽然储量只有区区几十万吨,但胜在埋层浅,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