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休息了两周,书荒确实写不动了,只能暂时结束,以后有机会再继续。  

汇报一下本书成绩,最高订阅一万八,均订七千一,追订还有三千。  

书荒第一本书,能够这个成绩,实属不易,谢谢大家。  

这个数据很厉害了,正是如此,如果能写书荒肯定继续写下去,实在没办法。  

先说一下大纲。  

国内部分。  

20年之前,和结尾说的那样,跟随国家,聚集产业升级,制作匹配工业能力的电影,不是说题材,而是要使用产业链,哪怕吃现成的,放在影视行业也足够了。  

用电影帮助获得定价权,也算是收回前期汽车的线。  

16年左右时间段,还会写一写粉圈。  

20年之后,将神话、历史、科幻融成一块。  

再做一部类似于百年孤独的展现中国百年历史,还有关于抗疫的。  

我想的是在电影结尾,给出类似于1942里面子弹那样的蒙太奇,把三通娱乐电影按照时间线做一个快速剪辑,从远古神话,再到古代历史,现代建设,未来科幻,一张张脸,是我们的力量来源,既是不能失败的理由,也是能够胜利的原因。  

25之后,沈三通可以成为版本之子。  

一方面是通过影视力量配合国家夺取工业定价权,打造属于我们的叙事,另一方面扩大内需,聚焦三通商场、三通乐园建设。  

沈三通时间之主的采访里,说过一些逻辑。不只是对未来市场的看好,还有电影本身独有的价值。  

电影有一个特征,线下同时放映。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细化,共同记忆越来越少,二十年前十年前一部电视剧都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比如霍元甲、还珠格格,上个春晚就能火遍大江南北。  

现在要靠重大国际事件或者国际赛事,一般赛事都不行,要奥运出抽象整活事件才能留下广泛的共同记忆,像大板世博会连个波澜都没有。  

而热卖的电影能够塑造共同记忆,哪吒2在作用比今年春晚还要强一些。其实春晚也可以有这样的作用。  

电影要是能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自然也会有相应的权利,也就是好处。  

除此之外,电影院是很好的社交场所。  

人不可能长时间泡在网络上,短视频看多了也会影响人的思维能力。电影有社交属性,而且电影长达两个多小时,需要观众集中精神。如果电影做到社交生活化,低票价带动商场消费,电影可以争夺线下时间。  

虽然大家上网时间越来越长,但是必然客观上留给线下时间,尤其是青少年,这一块也是刚需。作为家长,在短视频和电影选择的化,也会希望孩子多看电影。  

前提是电影值得看。  

书荒的想法还是比较模糊的,需要随着写作完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国外部分。  

比如韩国,一方面生产我们没有的片子,情色擦片方面的,符合韩国文化定位。  

另一方面,对韩国影视行业进行掐尖引导。  

韩国政策许可当然好,没有,也能利用互联网,直接狂暴轰入。  

不用从韩国赚钱,输出标准就可以。  

韩国电影做成中国电影一个子类,类似于类型片,以中国市场规模,来定义韩国电影标准,只要韩国演员想脱离屎坑,就要按照中国观众审美生产。  

掌握了电影标准,也就能掌握韩国娱乐圈标准。  

这条线,收回之前悲惨娱乐圈线的线。  

方法复刻好莱坞在其他市场的操作,只是吃相更好一点。  

也有合理性,过审方面参考网大,虽然没有美国的地位优势,但是有市场优势。  

当然,韩国一些人肯定会愤怒,完全成为了我们的形状。政府也会限制。  

但基本上无能狂怒,除非改变屎坑一样的环境,否则哈耶克的大手会指出文明的方向。  

港岛,可以重新复苏港片。  

生产的都是反殖民爽片,打洋人。  

打造成一个子类,给国内观众更多观影体验,然后也能覆盖东南亚、非洲。  

对于我们来说,只能做成小类,但是东南亚、非洲刚刚好。  

当然了,港岛本土反应,也算爽点。  

宁昊也有后续,拍一部多线叙事展现港岛青年的黑色幽默电影。  

不同选择展现不同命运,比如一个选择大陆的港岛青年,对李家的城,港岛权贵,没有任何敬畏,甚至随便批判,唾骂,谁也无法奈何他。  

他选择了靠上大陆,自然获得了平等的人格。  

还有不少,比如对欧洲,再比如美国,都可以生产一些基于他们特色的影片,进行我们的凝视。  

给欧洲演员在混乱的独立电影圈以另一种选择,美国演员提前获得短剧之外的选择。  

随着我们市场逐步强大,各种骚操作很多很多。  

顺利写下去的话,大概就是后续大纲。  

现在书荒没法完成了,只能先放在这里,试试下一本去写。  

......  

回顾本书写作经历,可谓一波三折。  

一路走来有诸多困难,亦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一开始,叫做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书荒也是读者,最初想写个普通娱乐文,推土机写法,看沈三通的名字就知道了。  

去年十一月,下架了一次。  

然后仓皇改名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电影,一次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