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火焰的对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冲上去了,骑兵连冲上去了!”  

看着城头不断熄灭的火力点,杨守义知道,这次突袭的第一步已经完成。  

只见他大手一挥,一营全体开始向城内涌入。  

“通知三营与穿插营绕过平遥向介休继续前进!”杨守义面色不改地继续下令。  

他知道这用速度换来的城楼争夺战有多激烈,密集的马蹄声早已稀疏,这种疯狂的战术,也只有疯狂的卫国连可以做到。  

呼——!  

这就是他们税警1团,顶着光环的税警1团,那是用生命换来的。  

看上去,这次的突袭似乎就要成功了。  

可隐约间,杨守义似乎听到了一阵同样名为“疯狂”的声音。  

“撒子给(杀)!板载!”  

震天的喊杀声由远及近,直奔城门而来。  

杨守义顿感不妙:“孟俊,带着你的迫击炮上城楼!快!”  

说话间,进城的一营士兵已经迎面撞上了前来支援的日寇。  

只是开了几枪,密集的人群便直接混到了一起。  

没有重机枪把守,根本无法压制这密集的冲锋,只能第一时间上刺刀,肉搏!  

哪有什么技巧,没有路灯的年代,燃烧的城楼就是唯一的火源。  

双方在黑夜中,凭借着月光奋力刺出,然后期待自己能躲开对方的一击。  

又是一次狭路相逢!  

城楼上的骑兵已经彻底驱散了驻守的小鬼子中队,可他们抬眼望向东大街,竟然挤满了前来支援的日寇,城墙两翼也不断有部队正在远处,顺着城头的火把闪出一道道黑影。  

怎么办?  

那名冲上城楼大喊骑兵连冲锋的汉子抚摸着自己的胸口:“爹,娘,孩儿不孝了,大壮自小就没见过你们,也没个姓,等我下来,再给你们磕头。”  

大壮缓缓调转缰绳,回眸望了一眼城外远处还在向平遥奔赴而来的弟兄们,他高声道:  

“骑兵连,都有,现在起,我就是沈卫国!”  

“好!”  

竟然没有一个人质疑,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规矩。  

又或者说,冥冥之中,每次前一任沈卫国牺牲,就会有下一个人站出来。  

从,不,例,外!  

骑兵们开始逐渐汇聚,跟在大壮,哦不,沈卫国的身后。  

高大的汉子轻盈地纵马下了城楼,迎面正好撞上抱着迫击炮,满头大汗,贴着墙壁上来的炮兵连长孟俊。  

两人对视的瞬间,沈卫国突然说了一句:“一会儿我们连要冲过去,多打两发掩护,小心别炸着民房,老百姓都住着呢!”  

孟俊还来不及回答,就看到这百余骑陆续从瓮城门洞冲出。  

可才来到东大街,远处密集的喊杀声,寒光飞溅,地上时不时就有骇人的惨叫,又很快消失。  

空间不够!  

沈卫国这时候才察觉到棘手!  

东大街极窄,不过6米的宽度早已变成了人挤人的模样。  

但左右两翼城墙下的道路却很宽,沈卫国举刀大喊:“弟兄们,还有力气吗?”  

“有!”  

“下令吧,只要没死,卫国连什么时候停下过?”  

“对,快下令吧!”  

听着弟兄们的话,沈卫国脸上有了笑容:“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沈团长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是报效他的时候了。”  

“1队、2队跟我从左边走,3队、4队从右边出发,老顾,你来带队!”  

被叫做老顾的汉子一勒缰绳,轰然领命:“是!”  

“绕过去,从敌人后面发起进攻!”沈卫国大喝一声,拍马疾驰而去。  

轰隆隆的马蹄声开始响彻平遥!  

此时,听到窗外的马蹄声与枪炮声,城内的百姓们或是找来柜子、木棒锁死大门,或是收拾东西,准备随时逃命。  

胆子再小一些的,竟是一家几口在抱成一团,瑟瑟发抖。  

这乱世,手无寸铁的百姓又能做什么呢?  

战斗越来越激烈了,整个东大街都是赶来支援日寇,两翼的城墙上已经爆发激战,2连的士兵渐渐开始支撑不住。  

东大街上的参与白刃战的一连,也几乎来到了最后的关头。  

孟俊的迫击炮这才堪堪完整架设,但角度与方向都不太合适,太近了!  

“妈的,这黑灯瞎火都混在一起了,怎么打?”  

2000多名日伪军正在从多个方面反包围推来,誓要将税警团赶出去。  

街头的一连还在坚持,但人数上的劣势让他们拼尽全力,也无法阻止被推进的结局。  

关键时刻,忽的听到一声呐喊:“孟俊你这个狗日的,向老子开炮!”  

正趴在城墙上观察的孟俊一个没忍住,瞬间红了眼眶,身后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对着等待他命令的士兵说道:“极限仰角!”  

8门迫击炮炮手瞬间明白连长的意思,他们也红着眼睛重复:“极限仰角!”  

刻度标尺上的角度缓缓来到了85度,这就是极限。  

“双药包炮弹装填,5发急速射!”  

这一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基础炮弹一般携带8个药包,射程最高可达2800米,但为了特殊任务,一般配给的炮弹里面会出现小部分双药包或者四药包的炮弹。  

现在,这5发炮弹就是他们完成极限百米射击的秘密武器。  

咚咚咚咚炮弹几乎以垂直的角度飞上夜空,趴在墙垛上的孟俊静静倒数,5、4、3这时候他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