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打过浏河去,活捉沈复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9月22日晚间重藤千秋将指挥部悄悄移到了浏河南岸,他可不会傻傻的冲到一线送死。  

在宝岛经历过不下10次暗杀的重藤千秋对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着深刻的认知!  

就在去年,他率部进山剿灭反抗军,只是因为美色诱惑,差点就让他命丧阿里山。  

至此以后,这个重藤千秋就小心无比。  

“命令:让骑兵第11联队给我24小时巡逻,浏河西侧,有任何风吹草动,必须回报!”重藤千秋看着作战地图,开始下令。  

这个第11联队既然无法完成穿插任务,那就老老实实掩护侧翼。  

地图上,对于沈复兴的三个税警团有了新的位置标注。  

很明显,整个浏河对岸的守军已经在他的攻势下,被分割成了两部分。  

陆渡镇、浏河镇。  

两个小小的镇上挤了两万多部队,这在重藤千秋看来,简直就是愚蠢到家的战术安排。  

“命令:第6、7、9联队剩余部队全体度过浏河,把饺子包圆了,别管浏河镇的守军,只要拔掉了沈复兴这个钉子,整个淞沪”说到这里重藤千秋抬头挺胸,右手高高举起,五指依次缓缓握成拳头:“不,整个支那将唾手可得!”  

周围的参谋与士兵也被重藤千秋这霸气的宣言感染,一时间竟然士气大增!  

重藤千秋闭上眼睛,回味了一下这种畅快的感觉,继续命令:“命令:第9联队三个大队在浏河西侧南北两岸构筑防御工事,北岸放置两个大队,南岸一个大队。”  

似乎想到了什么,重藤千秋加重语气:“给我严令第9联队片桐护郎,务必沿河扎寨..构筑工事!”  

“嗨!”  

武侯当年犯得错他才不会再犯第二次,他相信片桐护郎不是蠢货,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命令:第6联队分出两个大队,在浏河镇至陆渡镇之间设伏,夜间伏击,白天不要傻乎乎的暴露!”  

“嗨!”  

重藤千秋在地图上轻轻划过一道弧线,只要浏河镇的部队撤退或者增援,他都有信心吃掉对方。  

“命令:第7联队配合第1联队,给我围住陆渡镇,别急着抢功劳,沈复兴的巷战还是很厉害的!”  

“嗨!”  

“电告松井石根阁下,请11师团向我部靠近,谨防支那军队渗透穿插。”  

“嗨!”  

连续几道命令发出,重藤千秋很满意自己的布置,两个联队围住陆渡镇,一个联队堵截援军,一个联队埋伏溃军,一个骑兵联队负责战场遮蔽。  

至此,他手里还有一个步兵联队,5个炮兵联队。  

完美!  

此刻,他很想在这里跳个战舞。  

一万人的部队挤在一个小镇,饿都能饿死他们。  

至于破开第9联队的防御?  

抱歉,淞沪会战打到现在,他没听说过!  

哼哼唧唧半天,重藤千秋对着参谋说道:“支那军人打仗是不是要有口号,今天,前线汇报说沈复兴挂了面旗帜,什么国难时刻见忠诚?”  

参谋鞠躬点头:“嗨,士兵确实是这么回报的。”  

重藤千秋不置可否,他在指挥部内缓缓踱步:“这样,告诉下面的部队,我们也有口号:打过浏河去,活捉沈复兴。”  

诶?!  

阿嘞?  

指挥部内的众人先是一愣,随后齐齐鼓掌。  

重藤千秋也就这么陶醉在这众人的掌声中。  

而在浏河前线,陆渡镇两翼的部队已经完全回收,两个团不过7000人的队伍被沈复兴拆了又拆。  

没有了战场迷雾,亲自指挥部队的他,终于找回了那种掌控一切的感觉。  

在陆渡镇西侧,6团1营2连被安排阻击日寇的包围。  

在陆渡镇东侧,3团1营1连接到了同样的命令。  

为什么?  

如果在今夜被彻底包围,明天凌晨的最后一批物资.就进不来了。  

在入夜之前,民夫已经撤退,陆渡镇每一间房屋,每一处街垒都被打造成了简易的堡垒,而且还在持续加固。  

镇内安放了3000人的守军,另外4000人充作预备队。  

至于电报里说的援军明日将至,沈复兴是半点不信,这帮虫豸要是能一天救援,这抗战又如何会如此之苦?  

这时,完成了所有安排,坐在指挥部抽烟的沈复兴望着天空的绵绵细雨兀自开口:“马德胜,你这家伙到底跑哪去了?别真的死在外面,老子可是说好的,要带你回东北的。”  

“老王啊,信有没有送到啊,我这可是情真意切的求援信,你可别给老子出事,咱们俩一老一少俩光棍,可不能死在这里哟。”  

“小满啊,见到你廖叔了没?我这也是没了办法,这罗军长跟陈长官要是靠得住,怎么可能这么大规模换防没半点风声?”  

烟一口一口不断,沈复兴倒不是担心自己,反而是担心其他人。  

正如他担心的一样,这时候的老王正躺在担架上,被送到了嘉定的伤兵营,冲出陆渡镇的时候,他们遭到了鬼子第9联队的攻击,除他之外,仅有5人逃了出来。  

老王的肩部击中,差点没跑出来!  

如果不是警卫舍命挡枪,他怕是就要死在陆渡镇外。  

沈复兴自然没有料到,因为税3团退的太快,外围被第9联队趁势包抄。  

这就是非嫡系的弊端,换做是李鹤年,必然是节节抵抗,有序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