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援军援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几分钟后“救人!”  

“快,挖这里!”  

喧嚣中,沈复兴等人看到了一束光芒照入防炮洞。  

“呸呸呸!”  

被警卫们拉出来后,沈复兴看着炸塌的指挥部一阵后怕。  

“老王你怎么知道早上可能有危险的?”  

老王欠身回答:“渐亏凸月,盈满则亏,在这吃人的战场,我们太顺了。”  

此时,廖耀湘也被警卫拉出防炮洞,听到老王的话立马问道:  

“你这是夜观星象??”  

“不是...昨日雷雨,鬼子飞机飞不了,又吃了大亏,怎么可能不报复?”老王对着廖耀湘耐心解释,但眼睛却始终看向沈复兴。  

不过沈复兴没有说话,他听着远处已经响起的枪声,觉得自己,不,觉得军部想多了。  

他们想着反攻罗店镇,对手又何尝不是想着拿下着两个眼中钉呢?  

倒是廖耀湘大脑冒出来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  

可他们这个时候都不清楚,为什么敌军只投下了三枚燃烧弹...  

18军指挥部“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疯狂地咆哮中,军参谋战战兢兢的拿着电报重复:  

“98师行军途中遭遇炮击与飞机轰炸,损失惨重,团长...牺牲,师长夏楚中轻伤。”  

罗卓英一拳砸在桌上,脸上的愤怒让整个指挥室都感到气压低得可怕。  

“夜里行军,夜里行军,这个夏楚中脑子是这么想的?看人家晚上打得好,就眼巴巴的冲上去要抢功劳?”  

“愚蠢!废物!”  

这时候,又一名参谋官进来,脸上同样带着惶恐。  

“军座...11师33旅胡琏电报。”  

胡琏因守罗店有功与沈复兴一起获得提拔。  

“念!”罗卓英强忍着怒火,胸膛不住起伏。  

“我部客运站阵地出现日寇新番号,日寇第11师团大部已抵达罗店镇,是夜,敌两个中队借雨夜掩护挖掘堑壕至北部正面百余米处发起进攻,我部正坚守,暂时无力反击。”  

听到这个,罗卓英只是皱眉,刚打算下令让胡琏必须守住,忽然听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快点!”  

不等对方说话,他抢先一步。  

“11师彭善急电,他们遭遇日寇第11师团第43联队袭击,敌人准备渡过获泾河,对33旅进行切割包围。”  

罗卓英这下站不住了,直接冲向作战地图。  

“44联队在罗店,43联队在月浦...月浦...”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急电第1军胡宗南,问问他那里是什么情况?”  

十几分钟后罗卓英坐在椅子上,目光有些失神,口中喃喃自语:  

“宝山月浦一线没有进攻,只有零星炮击...没有进攻...”  

一个个参谋不断跑进来,只是看着罗卓英那副样子,没人敢开口。  

半晌,他终于恢复过来:“备车...不,给我找辆自行车,我要去总指挥部。”  

“不用了!”  

一道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指挥部的阴霾,左翼军总指挥陈誠大步走进指挥室。  

“均座...您,您怎么来了?”  

罗卓英立马起身敬礼,只是举起的手被对方直接摁下:  

“我给你带援军来了,嘉兴的第16师,警备部队两个团,还有税警总队1支队,2万人马下午就能到!”  

随着陈誠的话,罗卓英眼泪都快出来了,可这还没完:  

“我以请报委座,扩充14师为54军,吸收后续增援兵马,霍揆彰我就先要走了,他在侧翼可以帮你分担。”  

眼泪止住了。  

“98师扩建成79军,夏楚中这次功劳苦劳都有。”  

眼泪收回去了。  

“至于你,我提议升你任第15集团军军团长,他们还是你的兵。”  

眼泪又下来了。  

陈誠拍了拍感动到涕泪纵横的罗卓英:“坚定守住,一定会有办法。”  

很快,一系列的战斗部署就被传达下去,原本定在今晚的反击也暂时取消,要求坚守两日。  

可罗卓英想等援军,松井石根却已经等到了青岛的天谷支队的登陆,重藤支队也将提前一天抵达吴淞!  

但此刻军容最齐整的却是第3师团,后备部队与补充人员一起抵达。  

按照战时编制,第3师团应有25251人,早上的登陆中第29旅团7569人、炮兵第3联队2556人、辎重第3联队3821人在四个登陆点集体上岸。  

彻底补满编制!  

申城派遣军记录:第3师团现役25028人,欠员2924人已补充,现地入院223人。  

此外,第29旅团登陆后立马向罗店移动,其余部队准备进攻月浦、宝山一线。  

天谷支队6451人,下辖第12联队、山炮第1大队排队登陆,今晚抵达罗店战场。  

重藤支队2841人,下辖两个大队,今晚登陆。  

也就是说,此刻陈誠这里得到的消息只有日寇援军一部抵达。  

但是具体规模根本不清楚,本土作战却连最基本的信息都无法获取,战斗难度可想而知。  

而胡宗南此时只得到一个侦查回信:  

吴淞口出现日寇登陆。  

9个字!  

胡宗南根本就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日寇在今天登陆,如果他亲自去看一眼,就会看到那遮天蔽日的舰艇铺满了整个入海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