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5章 不怕苦,不怕累,要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熬干最后一滴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统计局负责搜集情报,税务局负责执行除此之外,全国各地都要建立统计局和税务局衙门。  

直接隶属户部,对张好古负责。  

正常情况下,户部其机构按地区划分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14个清吏司。  

但是,对于张好古来说,十四个哪儿够。  

如果条件允许,直接给下设到村这个级别。  

哪個孙子藏匿土地了,第一时间给他挖掘出来。  

哪个孙子敢不交税,第一时间把他们全家都给抓起来,不交税,就不放人!  

逼着他们交税没办法户部太穷了。  

四处都在朝自己张口要钱。  

节源开流,总不能每次都找狗皇帝的内帑要钱吧?  

户部,必须要要有对基层的控制力。  

卢象升也好,孙传庭也好,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  

张好古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明显。  

你们俩必须要给我支棱起来,本官不管你脾气好不好,事儿,必须要给我办好了。  

大饼是要画的。  

人,是要往死里用的。  

没办法,手底下能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俩忠诚不忠诚先不考虑,让他先办事儿。  

好歹也是明末两大狠人,这点能力总是有的吧?  

而无论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跃跃欲试。  

他们不是不知道朝廷之弊病,也有心思革新变法,虽然说还未达到崇祯朝的炉火纯青,但是,先凑活用吧,手底下实在是没人了。  

就算是自己想要培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  

这俩先顶上吧!  

抽空,张好古还是跟徐光启见了个面。  

徐光启今年快六十岁了。  

说起来,这货曾经也是提出练兵的。  

他主张“用兵之道,全在选练”,“选需实选,练需实练”,不过,由于财政拮据、议臣掣肘等原因,练兵计划并不顺利。  

徐光启本人也因操劳过度,于天启元年三月上疏回天津“养病”,六月辽东兵败,又奉召入京,但终因制造兵器和练兵计划不能如愿,十二月再次辞归天津。  

现在,这是第三次被张好古给提溜回来了。  

不过,练兵这个东西,张好古就不打算让徐光启来操作了,让这老头去弄历法和数学还有就是农务。  

这老头在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在天文历法、水利工程、音律、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会计理财、各种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舆地测量、医药、制造钟漏等计时器十个方面的应用。  

还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  

户部需要改造,工部也是同样需要改造。  

一部分建立大明工科院,专门进行分科研究,同时还有引进西方火炮的制造技术。  

除此之外,就是农学。  

毕竟,他的大作一本是崇祯历书另一本就是农政全书关键是这个老小子还在天津尝试种植水稻,大胆在北方试种成功,可以避免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各种问题和费用,意义非凡。  

总之,这老头不能累着,但是,也不能让这个老头闲下来,让这个老头来负责研究,负责统筹,不能让这老头去操心太多的东西。  

额外,张好古从户部拨出五十万两给徐光启,让徐光启来专门做研究。  

当然,五十万是总额度,前期,张好古给徐光启的费用只有五千两。  

先让这个老头把人凑起来,把工部一些混日子的家伙全都给赶走。  

剩下的练兵,凑钱,新政,就全都让自己来处理。  

户部,统计司衙门这里从前是一座废弃的破庙,不过,现在已经被被修葺一新。  

在破庙的左右还是挂着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更是散发出一股肃杀之气。  

词儿是张好古提的,对联是张瑞图这个工具人写的。  

书法自然是没的说。  

他的书法其实也没啥肃杀之气,不过,配合这个诡异的破庙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在破庙周边还是挂着几个尸体,正是在随风飘荡。  

这是剥皮充草的的官僚。  

身份最大的是正二品的刘长庚和陈道亨。  

让不少人看到这个都是忍不住狠狠的吞了吞口水。  

而现在这里居然变成了统计司和税务司的核心部门。  

此时此刻,候补官员们也都是聚集在了一起。  

基本上这群人的年龄不会超过三十五岁,属于大明官场当中很年轻的那一批人,有不少人的科考成绩还是相当不错,就是没钱走不通吏部的门路,这才成了候补官。  

张好古精挑细选之后,共计五百人全都站在了这里。  

一群候补官员也是战战兢兢的看着坐在的椅子上的张好古。  

这位爷妥妥的阉党。  

而且,这段时间东林党的下场他们也都是看到了,被张好古给折腾的鸡飞狗跳,现在又把自己弄到了这个破庙,就看到这几个干尸随着风飘啊飘啊的,就感觉心里发毛。  

这要不是为了个前程,谁他妈的愿意到这个鬼地方来。  

点卯结束张好古这才慢悠悠的开口道:“各位,今天把大家叫到这里来,想必,原因大家都是知道了,咱们皇上圣明,立新法,即时候补,特地让本官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