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秋闱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骨髓,他新生的骨髓呈现出金白之色。  

修炼了太多至刚至阳的法门,使得他体内的阳气过于旺盛,已经逐渐影响身体平衡了。  

故此,过剩的阳气在身体的被动进化中,逐步以骨髓的形式存储起来,只有在爆发之际,才会瞬间释放出来。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陆鸣长长吐了一口气息。  

气息中蕴含着浓烈的阳气,温度极高,仿佛喷吐的火焰,落在普通人身上,直接就把人烧熟了。  

而随着这一口阳气的吐出,陆鸣的身体只觉得非常协调舒适。  

以日轮镇魂印为枢纽,以周身经络为通道,以阳炉骨髓收束多余阳气。  

他此刻看上去与没有修行这些功法前无异,一切阳气都深藏,只有需要的时候才爆发而出。  

既然功法之间的冲突解决了,那就继续修习。  

武庙的功法浩如烟海,单是各种至刚至阳的武学都有一百多种,陆鸣打算在武举之前全部都练了。  

就在他潜心修行的过程中,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一日赛过一日的炎热。  

到了天地间的火气稍稍降下去一些,三年一次的秋闱终于开始了。  

“陆兄,此番乡试,定能高中解元。”  

在考场之外,金九前来相送。  

“那还用说,就这一个个土鸡瓦狗,打他们不跟玩一样。”  

陆鸣扯着嗓子,在考场外大喇喇地说道。  

附近的考生听到这话,登时向他怒目而视,但陆鸣却仿佛没看见。  

“我跟你讲,我这些天一口气在武庙练了几百种武功,我现在已经功夫大成了。别说并州,便是天下九州,年轻一辈也没人是我对手。”  

陆鸣拍着金九的肩膀,心中豪情万丈。  

盖因他这些天练武成疯,随着一本本的功夫被练成,他的自信心也在不住膨胀。  

金九又是恭维几句,陆鸣才转身进了考场。  

“考试第一场兵书策略。”  

随着朝廷文书大声宣读着第一场考试的规则,陆鸣整个人都麻了。  

他看着校场上摆满的一张张桌子和笔墨纸砚,脑子里突然跳出来一段记忆。  

他其实打听过,知道乡试是有笔试环节的,主要就是考察武者对各类兵书策略是否了解。  

否则一个统帅,你不知道如何计算粮草、如何清点兵员,不知道战场上的诸多禁忌,那谈何领兵啊。  

因为考虑到武者看书不多,笔试环境不会太难,基本上都是写书上默写的东西,只有最后一题是会考验一些策略。  

但是,陆鸣几乎是一点兵书都没看啊。  

他之前是让金九帮他找过一些兵书的,但他只翻了个开头,后面就觉得时间还长,就懒得看了。武庙典藏室的兵书更多,但他同样一本书都没有看过,光顾着去看至刚至阳的武道秘籍了。  

“不慌不慌,幸好我有念动力,看来这一把只好作弊了。”  

陆鸣慨然向天,自己这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若非有念动力,他这把真的完蛋了。  

他找好了自己的位置坐下,很快就发放了试卷。“兵者,国之利器,非习不精。夫教练不严,临阵自乱;统驭无方,军心自散。今若募兵五千,欲以三月教之,使其成军,慎当如何?”  

陆鸣读着第一题,意思很简单,他把题目传给自己的所有念头,一瞬间有无数的答案冒了出来,但大多数都不怎么统一。  

毕竟这种算是开放题,你想怎么答都行。  

陆鸣蘸了蘸笔墨,正要选个靠谱点的答案写上。  

但忽然间他迟疑,不对,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呐。  

或许自己想复杂了,其实这一题根本不是开放题,他是有固定答案的,那就不能乱答了呀。  

他赶紧张开念头,瞬间笼罩整个考场,所有人的答案都被他读取。  

“严赏明罚,禁兵扰民,整肃军纪,教习战阵,步武相连,令军令如山,方可成军。”  

果然,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  

这代表着这一题完全就是应该用已有兵书中的原文来作答,自己瞎写那就是死路一条。  

陆鸣暗自庆幸,赶紧刷刷刷把答案写上。  

他虽然不懂毛笔字,但他前身为了模仿世子,也苦练过书法,一手字写得竟然出奇不错,放在一众武夫中,甚至有些过分耀眼。  

“兵无纪,必败也;军无粮,难行也。军旅之事,贵在整肃。然若兵弱,军心浮动,将当如何镇之?”  

第二题,同样也是用原文作答。  

“行军不掠,军法峻严,杀一儆百,以正军风。”  

陆鸣行笔如风,只要考场上有超过三个人的答案是完全一致,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默写原文了。  

一直做题到下午,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道题。  

“大军行至险地,忽遇变故。山河阻隔,道途断绝,军粮不继,敌军乘虚来袭,三日内必至。然后援迟缓,士卒疲敝,唯汝独掌军机,镇守此地,汝当如何?”  

最后一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因为陆鸣看了所有人的内容,一个相似的都没有。  

不过,他又不是傻蛋,这种开放型的题目也好做,尤其是题目里很多地方含糊不清,险地?具体是什么样的险地?四周有无林地水源?  

这些都含糊不清,所以主要考验的还是你的破题思路。  

在真正的战场上,一切都会随机应变,肯定没有固定答案。  

陆鸣看了一圈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