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挽月抛射,月风剑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射程为1500米,每轮间隔为5秒徐进抛射:射程为1200米到1500米递进,每轮间隔为4秒效果:最大射程提升至950米1500米,所有箭矢附带额外50点的护甲穿透,每次命中目标后将造成贯穿效果,削弱目标护甲15点,最多叠加5层完成二十轮抛射后需要等待10分钟才能进行新一轮攻击抛射击杀同阶目标超过100位时将降低下一轮1分钟的冷却时间军阵状态下,所有士兵所承受伤害的50将由全体成员共同分担,治疗效果亦然(较为强势的抛射军阵,三种不同的抛射模式可用来对付不同状况下的集群敌人低抛的射程最低,但射速最高而高抛则恰恰相反徐进抛射可以做到让抛出的箭雨稳步推进,持续杀伤一条直线上的敌人三种模式各有特点,指挥者可根据战场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种模式军阵附带额外的穿甲和破甲叠加效果同样具备了平摊伤害和治疗的能力合理的为军阵安排施法团队或是生命恢复BUFF是很重要的技巧)  

挽月抛射拥有更高的射程。  

专精于超距离打击,还有破甲效果。  

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箭矢基础伤害的提升。  

不过破甲效果在很多时候就等同于是增伤效果了。  

此外,挽月抛射的指挥者属性要求更低一些,编制的人数也要更少。  

不过考虑到抛射的加长射程,这些差异都是能够接受的。  

有穿林者齐射和挽月抛射这两大射手军阵的补充。  

领地内射手军团所面临的实战短板算是被补上了一大截。  

今后即便应对原住民发起的战争也能从容应对。  

宗慎照例双手一拍,将军阵·挽月抛射(金色)给学习掌握了。  

没有多磨叽,他紧接着就看向下一份军阵。  

往后还有三种军阵,全都是耀光级的等阶,强度跟两个射手军阵比起来绝对只高不低,宗慎对此还是很期待的。  

下一个军阵是步兵类的,而且限定了主武器必须为剑。  

只能由诸如剑士、剑盾战士、武士这种类型的士兵作为编制单位。  

它的名字叫作军阵·月风剑阵(耀光级Ⅲ阶),名称里就蕴含有不少关键词。  

“月”、“风”、“剑”都算是关键词要素。  

估摸着应该有月系能力和风系效果的强化。  

针对是剑类武器专精。  

宗慎思忖着,随即将目光凝聚。  

在探究的意念出现后,金色字幕也就同步出现了。  

军阵·月风剑阵(耀光级Ⅲ阶)  

品质:耀光军阵指挥者要求:魅力>2000点、智慧>1500点、综合统御值不低于2500点月风剑阵:仅能收编同阶主武器为剑的近战兵种,最大军阵人数5500人,发动月风剑阵后,整个军团外围将出现疯狂绞杀一切的月刃与风刃,对沿途所有敌人造成2000点的劈砍伤害,提升全军50点的抗冲击性和韧性,增加10生命值上限,持续30分钟效果:增加20的攻速和30的移动速度,所有剑刃表面出现30公分宽的月芒,提升攻击范围,增加70点的护甲穿透,每次命中目标后将造成侵蚀与切割效果,削弱目标护甲15点,并造成每秒20点的侵蚀伤害,持续15秒钟,最多叠加5层侵蚀伤害能以50的比例恢复士兵的生命值集势挥斩(可将最多1000道攻击凝练为1道用以攻击制定目标,冷却时间3分钟)…。。  

每次月风剑阵的效果结束后,需要间隔4个小时才能进行发动新一轮剑阵结阵状态下,军团每击杀同阶目标超过500位时将降低月风剑阵下一轮2分钟的冷却时间军阵状态下,所有士兵所承受伤害的65将有全体成员共同分担,治疗效果亦然(强势的月风剑阵,以月芒和风刃加持伤害,提升双速和护甲穿透此外军团外围还能得到月刃和风刃的拱卫,增强整体输出和冲阵搏杀的能力,强化军团的抗冲击效果而集势挥斩效果能汇聚千人之力对抗敌方的高阶单位只是要注意这个技能有3分钟的冷却间隔作为耀光级Ⅲ阶的军阵,伤害分担比例由50提升到了65  

以主武器为剑的士兵结阵后,绝对能成为战场上的绞杀之牙,粉碎沿途的一切敌人)  

这个军阵相较而言就要显得更为强势。  

毕竟是近战绞杀型的军阵,各方面的加持都在强调硬碰硬。  

以绝对的锋锐和快速的推进切割来让敌人的集群变得支离破碎。  

宗慎完全能领会它所蕴含的战略价值。  

只要凑够符合要求的同阶士兵,就能立刻结阵。  

而且这个军阵其实有很大的DIY空间可以操作。  

他甚至能够玩一手组合搭配。  

就如此前他所分析的那样。  

以剑为武器的近战兵种有许多细分。  

比如精灵族中常见的双持剑士。  

他们会双持两把轻剑作战,以迅捷的疾攻为主,能在短时间内打出高多次数的攻击。  

还有手持宽刃大剑的重装剑士,攻击特点则是势大力沉,每一击都刚猛无比。  

另外还有剑盾配合,攻守兼备的盾战士。  

以及持长剑,兼顾了重装剑士和双持剑士特点的武士。  

这些都算是符合月风剑阵编制要求的战士。  

它只要求同阶,而没有要求是同一序列和族裔下的兵种。  

那么宗慎完全可以进行组合。  

比如安排上100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