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根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关世同隐约间,突然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眨眼之间的功夫,眼前之人似乎有了些许不一样的地方,但他又说不出来为什么。

然后下一刻,他便明白了,心中的不安之感从何而来。

因为,关世同眼中的世界......变了。

世间的缤纷色彩,竟是在缓缓褪去。

一圈黑白二色的阴阳鱼纹路,自陈源脚下徐徐展开,边界模糊如水墨晕染。

黑白二色的朦胧粒子充斥四周,隐隐之间闪烁着游龙般的电弧。

世界,仿佛一幅肆意泼洒的水墨画一般,此刻只剩下黑白二色。

“这是......道域!”

关世同眼神之中,充斥着肉眼可见的难以置信。

“但这怎么可能?!这可是丹境修行者才会涉及到的境界,此人怎么可能掌握?!!”

“不对!是幻境!这一定是某种幻术!”

关世同低声喃喃。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而此刻,陷入道域之中的,又何止关世同一人?

宝库护卫、支援而来的气贯境战力高手、蜃楼幻境的考核者......宝库内外的所有人,尽皆被笼罩于这阴阳道域之中。

“这是什么东西?我怎么到了这里?”

“是陈源!他竟然领悟了七品之道!这是将道推衍至七品才能产生的道域,但这怎么可能?”

“若是周崖、东方晴、李阳等快要毕业的人也就算了!陈源靠着饕餮神体,武学境界修炼飞速,但凭什么对道的领悟,同样一点不差!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被他占了吧?!!”

在星联大部分人看来,陈源仗着饕餮神体,可以肆意吞服资源,快速提升自己的武道境界。

所以才能在刚进入大一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突破至气贯境。

再借着石碑考核第一的奖励,一口气拔升至气贯境八重的地步!

但武道境界可以依靠饕餮神体,对于道的领悟,总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吧。

他们虽然知晓陈源武学才情、悟性堪称世所罕见,星联顶尖,但七品武学,乃是金丹境武者才会涉及的道路。

没有时间的积累,如何能有所成就?

他们想不通。

想不通陈源为何能在大一阶段,推衍出七品之道。

能在石碑之上留名者,哪一个不是星联的天才武者?

但此刻这些星联天骄,面对陈源所展现的道域,不由有些心灰意冷,甚至心中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欲望。

这还怎么打?

而此时的陈源,对于自己将阴阳之道推衍至七品,所引发的质变——阴阳道域。

他同样十分好奇。

世间的一切,此刻于陈源眼中,都变得极为单调。

世间万物,此刻只剩下枯寂的黑白二色,人、物、景......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由几笔简易线条勾勒出的黑白图案。

如同小孩手握毛笔,在白纸之上随意涂鸦之画一般。

“这便是......我将阴阳之道推衍至七品,从而引发质变,诞生出的阴阳道域!”

“关世同等人,纳入我的阴阳道域之后,已彻底成为了瓮中捉鳖。”

陈源望着身前的“火柴人”,伸出右手向前划过。

只见代表关世同的火柴人,其躯体的线条在陈源右手划过之际,瞬间扭曲、搅合在一起。

如同一滴墨水滴入大海之中,骤然稀释、散开,消失不见。

而在其他人眼中,关世同却好似受到了一个巨大的黑白磨盘挤压一般,毫无反抗之力,身躯被碾成细粉,消散于天地之间。

这位大虞灵境之下第一人,就这么死了。

死的稀里糊涂,毫无隆重之感。

一瞬之间,所有人心中皆感到毛骨悚然,他们甚至连陈源如何出手的都不知道。

“继续。”

陈源拳掌齐上,径直将身前一个个“火柴人”的线条搅散。

如同持有一块橡皮擦一般,将纸上的涂鸦纷纷涂抹一空。

在众人眼中,接连有人被黑白磨盘碾碎,毫无反抗之力,化作一捧飞灰。

而他们却只能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种等待死亡的煎熬,远比死亡本身更为可怕。

“该死的!想个办法啊,怎么可能就倒在这里?!”

“可恨!我甚至连陈源的本体都察觉不到!若是找得到陈源本体,一定能找到破局的方法!”

轰!轰!轰!

有人率先扛不住了,向着四周随意发起攻击,然而却并未有一分一毫的用处。

突然消失之人,越来越多。

随着陈源不断出手,此刻他越发得心应手,速度越来越快。

最终,伴随着最后一个火柴人被陈源搅散,阴阳道域轰然瓦解,露出了皇宫宝库的模样。

而之前护卫宝库之人、争抢宝物之徒,此刻尽皆化作飞灰,消散于天地之间。

“七品阴阳道域,果然好强!”

“身处在阴阳道域,我仿佛化作了这方天地的主宰,一切事物皆在我的掌控之中!”

“堪称无所不能!”

陈源望着只剩下自己一人的皇宫宝库,心中振奋不已。

他没有耽搁,迅速扫荡了一遍宝库,将宝库之中的剩余真实之物,全部转化为自身寿命。

这些东西虽远不如那四枚龙虎大丹,却也为陈源提供了一万三千多年的寿命。

使得陈源所剩寿命,再次涨了一截,来到了三万一千二百年。

就在收走宝库中最后一件真物之时,陈源突然心中一动,望向身前一块四四方方的玉玺。

“统子......不对,是隐藏在我真灵之中的天赋,在躁动!”

“之前所有真物的摆放,并非随意,而是形成了一个类似隐匿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