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风云变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御体宗,天印殿。

九重玄铁铸就的穹顶震颤不休,宗主阎战山立于天衍镜前,古铜色的躯体上流转着昆仑天印的金纹。

镜中映出此刻中州的景象。

血雨降临,魂灾出现无论是凡人还是修士,魂魄元神都在发生扭曲,难以克制的开始暴乱。

同时,还有云台宗各峰弟子,疲于奔命到处镇压的画面。

高悬在云端的功德池,光芒闪烁,正在不断变得微弱。

三长老阎铁骨摩挲着臂膀上的天印符纹冷笑:“云台宗那帮眼高于天的家伙,总是吹嘘功德之力冠绝中州,如今天地生变,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大能耐。”

宗主阎战山冷声道:“一万年前,昊阳道主现身,分配中州的执掌权限,他们用功德多抢了我们三分。

他转身望向闭目盘坐的太上长老,“师叔,天赐良机,现在正是我们趁势打压云台宗威望,夺得更多权限的时机。”

太上长老阎擎天周身笼罩着液态金属般的天印神光,睁眼时瞳孔浮现昆仑敕令符文。

“根据我的推算,两次血雨,再加上这次魂灾,云台宗明日开启功德池之后,将会耗尽底蕴。”

“届时,我们再出场收拾残局,大振御体宗声望,至少五万年之内,他们再也没能力和我们抗争。”

“这太好了!”

宗主阎战山忍不住攥拳,若是能掌握超越云台宗的权限,御体宗的天印将获得更大的加持,他有望突破到窥天境。

此消彼长之下,说不定昊阳道主会将中州的管理权限,全部交给御体宗。

“不过——”

“林羽和炎烈长老是怎么回事?”

太上长老炎擎天的声音,陡然低沉。

“他们很有可能是被云台宗的暗害!”

宗主阎战山面色同样暗沉:“我们向云台宗发去质问,得到的回复,居然是一句问我们御体宗富不富。”

“好,很好。”

阎擎天站起身子,庞大的身躯,高达九尺,充满极大的压迫力。

“既然如此,明日就用这个理由,我们仙君以上的长老,全部拜访云台宗!”

云澜子那个道貌岸然的家伙,这么多年消耗大量功德,此次过后,他必定身死道消。

“没错,这样一来,我们师出有名,免得中州的其他人,认为我们是故意欺压云台宗。”

三长老阎战骨兴奋不已。

“没错!”

“云台宗欺人太甚,杀我圣子和护法长老,我们只是想要讨一个说法,还顺带为他们解决功德池的问题。”

“我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对中州的安危铭记在心。”

“御体宗合该彻底掌握中州。”

几双眼眸,互相对视,三言两语之间,就将御体宗的地位,拔高到无限崇高。

至于云台宗发来的那句富不富的质询,他们全部抛之脑后。

这绝对就是云台宗的人,因为被天灾灵祸弄的焦头烂额,胡乱搞出来的破事,无需在乎。

我御体宗富不富,关你云台宗做什么?

难不成你们还想把御体宗搬空不成?

“诸位,静坐凝神,等待功德池开启。”

太上长老阎擎天高悬上座,神情淡漠,稳如泰山。

“喏。”

御体宗总共十二位长老,全部齐至,目光落向云台宗的方向,虎视眈眈。

……

魂灾出现,中州各地灾难不断。

数百道青虹自云台宗剑阁破空,内门弟子云澈脚踏渡厄剑舟,飞在最前方,直直向青冥江畔落去。

舟尾拖曳的功德金火,顷刻间焚尽江面魂瘴。

两岸发狂的渔民瞳孔灰翳稍退,手中染血的渔网坠落,网眼间缠绕的怨灵被剑光绞成破碎。

云澈并指抹过剑锋,刃上《太素镇魂咒》映出江底百丈魂涡,剑气化龙入水时,整条青冥江泛起琉璃净光。

然而。

清场完毕,他眉头紧锁,没有一丝松懈,手持仙剑,凝望不断聚拢而来的魂变村民。

这些人,越来越多。

离火城头。

符修云昭凌空泼洒朱砂,三千玄天镇魂符在城墙上燃烧成金线火网。

百万发狂的守军被火线缠绕天灵,七窍钻出的魂丝在烈焰中扭曲成浮现。

她咬破舌尖,以精血加持符箓,将军士全部镇压刹。

只是,消耗巨大,片刻的功夫,她的鬓角青丝就骤然成雪白色。

“魂灾……越来越强大了……”

这些军士,愈发的癫狂,不断冲击着符箓。

风雪谷。

药峰首徒云芷赤足踏入腐土,足底绽放的功德青莲,将猩红药田净化为翡翠色。

她腕间玉镯炸裂成满天碎片,在法力炼化之下,全部化成净魂针,刺入被魂种寄生的采药人眉心。

当最后一枚金针归位,谷中万年灵仙突然爆裂,参须裹着诸多采药人的元神,桀桀怪笑的在空中激荡。

栖霞古道。

阵修云阙率九名同门脚踏两仪步,袖中阵旗插入地脉七寸。

魂浆翻涌的地面浮现先天八卦,将魂变的妖兽群阻挡在中州之外。

只是,快速消耗的功德之力,令他们的力量衰减的过快,难以为继。

……

类似的场景,在中州境内不断上演。

面对这场魂灾,云台宗内门弟子倾巢而出,奔赴各方,试图将魂灾镇压下去。

然而,功德之力的大量消耗,再加上两次血雨的降临,使得他们应付的焦头烂额。

“云首席,快请太上长打开功德池,用功德之力洗练魂灾。”

云澈,云昭,云芷等人,齐齐向坐镇中央的云瑶发去请援消息。

云瑶晋升道主境之后,地位水涨船高,仅在峰主和太上长老之下。

一切弟子事务,都由她统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