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欲解决问题,成立商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人:

“你们不从泉阳县进货,是何原因?”

几人七嘴八舌。

沈筝总结了一下原因。

要不就是方家的售卖的货物,虽算不上太好,但也绝对不算次货。

这种货物在同安县受众面小,没有销量。

——往日穷苦的同安县民,只买得起最便宜的物件。

这一问题已然算不上问题,只是商户们的思维,还没跟上百姓的购买力。

要不就是方家给的“成本价”还是不低。

所谓“成本价”,其实也是加上铺面租子钱、掌柜与伙计月钱等费用的,一通算下来后,“成本”已然爬高。

沈筝点头表示理解。

开门做生意的,铺面、人工、损耗自然要算在成本之中。

这倒也怪不得方文修说话不算话。

她从怀中掏出拟好的契书,说道:

“如今有一机会摆在咱们面前,我希望咱们同安县的商户,能将心放在一块儿,先成立一个商会,而后便是......”

“你们能真真正正的,从方家手中‘成本价’拿货。”

在场都是经商之人,哪能听不懂那句“真真正正的成本价”其中含义。

他们这段时日,从方家手中拿“成本价”,都有得赚。

更别说“真真正正的成本价”了。

这与摇钱树来敲门有甚区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