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坐山观虎斗(1/2)
天佑皇帝闻言,皱了皱眉,随后亲自上前,扶起唐寅,温声道。
“唐爱卿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为了我大明江山,冒险些也值得!”
唐寅不由急声道。
“可是......!”
还没等唐寅说完,天佑皇帝便摆了摆手。
“唐爱卿,实不相瞒,京城城高墙深,又有你这支奇兵,朕倒是不担心,”
“真正需要防备的,是楚继业那个贼子,”
“边军,武卫、虎卫、凤卫,都已经不干净了,若是不趁此良机,清理干净,即便杀了楚继业,往后也会成为心腹大患。”
唐寅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边军不干净了?”
天佑皇帝眯了眯眼睛。
“楚继业隐忍多年,早就收买了兵部尚书樊祖茂,”
“此二人狼狈为奸,渗透边军,若是军队隐患不除,我大明便永无宁日,你可明白?”
唐寅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不可思议的道。
“楚继业竟然收买了这么多人,难怪陛下要兵行险招!”
天佑皇帝点了点头。
“你明白便好,朕已经给苏老将军和鲁国公传下密旨,”
“一旦北绒人南下,他们便着手清理军队隐患,”
“所以,你与李静责任重大,务必替朕守好京城!”
唐寅闻言,略微沉思之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微臣遵旨!”
天佑皇帝见状,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随后,天佑皇帝一番勉励,便让人带着唐寅去往城外上任。
唐寅一离开,御书房内,再次安静了下来。
郑老太监忍不住轻声问道。
“陛下,战事将起,皇宫里,是否也早做准备?”
天佑皇帝摆了摆手。
“暂时不用,以免打草惊蛇!”
郑老太监皱了皱眉。
“陛下安危要紧,老奴着实不放心!”
天佑皇帝呵呵一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郑三啊,朕谋划许久,连北绒人都放了进来,便是为了彻底铲除后患,”
“如今眼看着,便要成了,岂能功亏一篑?”
郑老太监脸色一急,再次出声。
“陛下......!”
不等郑老太监说完,天佑皇帝便脸色一冷,沉声道。
“你不必多言,”
“楚继业在朕身边隐忍多年,宫里的人,更是隐藏极深,若是不找出来,朕寝食难安,与其如此,不如搏一把!”
郑老太监见状,轻叹一声,不解问道。
“陛下,他们处事谨慎,即便北绒人打到京城,也不一定会跳出来,到时岂非白白冒险了?”
天佑皇帝闻言,冷笑一声。
“放心,朕早就给他们留好了机会,他们会露面的!”
郑老太监见状,内心咯噔一下。
“陛下,您是说唐寅?”
天佑皇帝嘿嘿一笑。
“自然是他,算算日子,令月也该到生孩子的时候了,”
“届时,朕召唐寅回宫,便是他们最佳良机,他们不会错过的,”
“倒时,你我只管看一场好戏便是!”
嘚嘚嘚,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马上之人背上插着一杆黄旗,一边策马一边高喊着。
“八百里加急,北绒犯边了......!”
“八百里加急,北绒犯边了......!”
骑手略过城门,穿过闹市,径直往皇宫方向而去。
街道上的行人,听到高喊声,全都愣住了。
“什么?北绒人打来了?”
“不对他,他们不是才派遣使团,出使我大明吗?”
骑手来到皇宫,宫门前,还跪着一流请见陛下的文武百官们。
官员们听到呼喊声,先是露出不可置信之色,随后便是慌张了起来。
如今京城混乱,陛下久未上朝,内阁和六部大佬,都未出面,可以说,朝中没有管事之人。
这个时候,北绒任犯边,岂不是大祸临头?
骑手策马继续前行,守宫门的禁军,不敢阻拦,将之放了进去。
顷刻间,连皇宫里,也都震动了起来。
百官们,反应过来,也不跪了,纷纷朝着宫门涌去。
“快去通报陛下,吾等要见陛下!”
“陛下呀,北绒人犯边,可不能由着性子了呀!”
“是啊是啊,唐寅科举舞弊案,可以暂缓,边关大事可拖延不得呀!”
官员们显然被这个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给惊到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弹劾唐寅,纷纷高喊起来。
然而,守门禁军没有接到旨意,自然不敢放他们入宫。
不少上了年纪的官员,顿时呼天抢地起来,杨言见不到陛下,就要一头撞死在宫门前。
守门校尉见状,不敢耽搁,连忙逐级上奏。
这次,陛下的反应似乎特别快,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传入宫里,仅仅半个时辰,天佑皇帝的旨意就出来了。
内容也很简单明了:北绒犯边,鲁国公兵败退守马蹄关,着令武卫即日发兵,与云州府的虎卫合兵一处,由苏老将军统领,驰援马蹄关。
官员们虽然没有见到陛下,但是听到派出了援军,统领还是苏老将军,顿时放心了不少。
只不过,那些官位高些的官员,却是感觉有些不对劲。
于是乎,前来跪请陛下的官员们,也无心在这里闹了,纷纷散去,各自找门路,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一座幽静的院子里。
数名黑衣人分别守在中间屋子的左右,甚至屋顶上也有一名黑衣人观哨。
屋子门窗紧闭,屋内光线昏暗,却能依稀看到两道人影,其中一人一袭黑衣看不清容貌,另外一人,正是大明首辅楚继业。
楚首辅躬着身子轻声道。
“殿下,北绒人出手了!”
黑衣男子,沉默片刻,
“唐爱卿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为了我大明江山,冒险些也值得!”
唐寅不由急声道。
“可是......!”
还没等唐寅说完,天佑皇帝便摆了摆手。
“唐爱卿,实不相瞒,京城城高墙深,又有你这支奇兵,朕倒是不担心,”
“真正需要防备的,是楚继业那个贼子,”
“边军,武卫、虎卫、凤卫,都已经不干净了,若是不趁此良机,清理干净,即便杀了楚继业,往后也会成为心腹大患。”
唐寅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边军不干净了?”
天佑皇帝眯了眯眼睛。
“楚继业隐忍多年,早就收买了兵部尚书樊祖茂,”
“此二人狼狈为奸,渗透边军,若是军队隐患不除,我大明便永无宁日,你可明白?”
唐寅不由得扯了扯嘴角,不可思议的道。
“楚继业竟然收买了这么多人,难怪陛下要兵行险招!”
天佑皇帝点了点头。
“你明白便好,朕已经给苏老将军和鲁国公传下密旨,”
“一旦北绒人南下,他们便着手清理军队隐患,”
“所以,你与李静责任重大,务必替朕守好京城!”
唐寅闻言,略微沉思之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微臣遵旨!”
天佑皇帝见状,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随后,天佑皇帝一番勉励,便让人带着唐寅去往城外上任。
唐寅一离开,御书房内,再次安静了下来。
郑老太监忍不住轻声问道。
“陛下,战事将起,皇宫里,是否也早做准备?”
天佑皇帝摆了摆手。
“暂时不用,以免打草惊蛇!”
郑老太监皱了皱眉。
“陛下安危要紧,老奴着实不放心!”
天佑皇帝呵呵一笑。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郑三啊,朕谋划许久,连北绒人都放了进来,便是为了彻底铲除后患,”
“如今眼看着,便要成了,岂能功亏一篑?”
郑老太监脸色一急,再次出声。
“陛下......!”
不等郑老太监说完,天佑皇帝便脸色一冷,沉声道。
“你不必多言,”
“楚继业在朕身边隐忍多年,宫里的人,更是隐藏极深,若是不找出来,朕寝食难安,与其如此,不如搏一把!”
郑老太监见状,轻叹一声,不解问道。
“陛下,他们处事谨慎,即便北绒人打到京城,也不一定会跳出来,到时岂非白白冒险了?”
天佑皇帝闻言,冷笑一声。
“放心,朕早就给他们留好了机会,他们会露面的!”
郑老太监见状,内心咯噔一下。
“陛下,您是说唐寅?”
天佑皇帝嘿嘿一笑。
“自然是他,算算日子,令月也该到生孩子的时候了,”
“届时,朕召唐寅回宫,便是他们最佳良机,他们不会错过的,”
“倒时,你我只管看一场好戏便是!”
嘚嘚嘚,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马上之人背上插着一杆黄旗,一边策马一边高喊着。
“八百里加急,北绒犯边了......!”
“八百里加急,北绒犯边了......!”
骑手略过城门,穿过闹市,径直往皇宫方向而去。
街道上的行人,听到高喊声,全都愣住了。
“什么?北绒人打来了?”
“不对他,他们不是才派遣使团,出使我大明吗?”
骑手来到皇宫,宫门前,还跪着一流请见陛下的文武百官们。
官员们听到呼喊声,先是露出不可置信之色,随后便是慌张了起来。
如今京城混乱,陛下久未上朝,内阁和六部大佬,都未出面,可以说,朝中没有管事之人。
这个时候,北绒任犯边,岂不是大祸临头?
骑手策马继续前行,守宫门的禁军,不敢阻拦,将之放了进去。
顷刻间,连皇宫里,也都震动了起来。
百官们,反应过来,也不跪了,纷纷朝着宫门涌去。
“快去通报陛下,吾等要见陛下!”
“陛下呀,北绒人犯边,可不能由着性子了呀!”
“是啊是啊,唐寅科举舞弊案,可以暂缓,边关大事可拖延不得呀!”
官员们显然被这个八百里加急的消息,给惊到了,这个时候,也顾不得弹劾唐寅,纷纷高喊起来。
然而,守门禁军没有接到旨意,自然不敢放他们入宫。
不少上了年纪的官员,顿时呼天抢地起来,杨言见不到陛下,就要一头撞死在宫门前。
守门校尉见状,不敢耽搁,连忙逐级上奏。
这次,陛下的反应似乎特别快,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传入宫里,仅仅半个时辰,天佑皇帝的旨意就出来了。
内容也很简单明了:北绒犯边,鲁国公兵败退守马蹄关,着令武卫即日发兵,与云州府的虎卫合兵一处,由苏老将军统领,驰援马蹄关。
官员们虽然没有见到陛下,但是听到派出了援军,统领还是苏老将军,顿时放心了不少。
只不过,那些官位高些的官员,却是感觉有些不对劲。
于是乎,前来跪请陛下的官员们,也无心在这里闹了,纷纷散去,各自找门路,打探消息。
与此同时,一座幽静的院子里。
数名黑衣人分别守在中间屋子的左右,甚至屋顶上也有一名黑衣人观哨。
屋子门窗紧闭,屋内光线昏暗,却能依稀看到两道人影,其中一人一袭黑衣看不清容貌,另外一人,正是大明首辅楚继业。
楚首辅躬着身子轻声道。
“殿下,北绒人出手了!”
黑衣男子,沉默片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