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陛下真正的底牌?(1/2)
郑老太监见李静自言自语,也没有打扰,而是等着李静消化这个消息。
好一会之后,李静缓缓睁开眼睛,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
“说吧,那个人是谁?”
郑老太监闻言,深吸口气,缓缓说道。
“内阁首辅......楚继业!”
“楚继业?”
“怎么会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即便向来稳重的李静,也忍不住惊呼出声。
郑老太监淡淡道。
“陛下也不相信是他,然而,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他!”
李静不由得晃了晃脑袋。
“楚继业可是跟着陛下,从潜邸出来的老人,”
“陛下待他不薄,给他首辅之尊,他怎会如此?”
郑老太监闻言,苦笑一声。
“陛下得知这个消息,也是不敢相信,”
“然而,老夫深查之下,也不得不承认,陛下和我也看走了眼!”
李静皱了皱眉。
“你查到了什么?”
郑老太监正了正脸色,这才说道。
“与宁王有关!”
李静不由得扯了扯嘴角。
“宁王?”
“他与宁王从无交集,怎么会是他?”
郑老太监晃了晃脑袋,语气中也是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陛下也不愿相信,然,事实便是如此,”
“楚继业,表面与宁王从无交集,实则他早就是宁王的人,”
“当初陛下看中楚继业才学,便招揽他入王府,不成想,他是宁王派来的细作,”
“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手,宁王便突然身死,陛下登基,大局已定,他也无力回天!”
李静闻言,不由疑惑问道。
“既然如此,宁王已然身死,他为何还要如此?”
郑老太监摇了摇头。
“这一点,老夫还没查到,”
“不过,宁王虽然身死,却是还有血脉留存,陛下猜测应该与此有关!”
李静抬起头来,看着郑老太监,沉声道。
“你说的是赵吉?”
郑老太监拧眉说道。
“没错,当初信王收留宁王遗孤,便有宁王世子,赵吉,”
“不过,赵吉已然身死,老夫也不知道楚继业为何还要勾结北绒人,”
“老夫猜测,那个赵吉......很可能是假的,真正的赵吉应该没死!”
李静闻言,身子斜靠在轮椅上,神色却是变幻不定,片刻之后,这才摇头道。
“不,信王案事发后,我派人去看过,那个赵吉是真的,我见过赵吉,应该没错!”
郑老太监不由诧异道。
“陛下也是如此说的,然,除了这个可能,老夫实在想不到别的缘由!”
李静沉思过后,皱眉道。
“宁王遗孤不存,楚继业依旧勾结外贼,自有他的缘由,”
“不过,无论如何,本帅也不会看着大明江山旁落,”
“你说吧,陛下要本帅做什么?”
郑老太监见状,拢着手,轻声道。
“很简单,装病!”
李静眯了眯眼睛,眼神中带着不解之色。
“装病?”
郑老太监点了点头。
“事后,老夫会对外宣称,李帅你因军器营爆炸,气急攻心,无法自理,”
“武卫由副指挥使,汪斌统领!”
李静闻言,不由得倒吸口凉气。
“汪斌是楚继业的人?”
郑老太监耸了耸肩,虽未回答,答案却已然写在了脸上。
李静不由急声道。
“如今火炮尽毁,京城外,就武卫可用,陛下还要用汪斌?”
郑老太监呵呵一笑。
“李帅不用着急,陛下自有安排,启用汪斌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李静不由抽了抽嘴角。
“陛下是想让楚继业放松警惕,在北绒人南下之后,暗中拿下汪斌,反客为主?”
郑老太监咧嘴一笑。
“是有这个打算!”
李静闻言,却是气恼道。
“简直胡闹,汪斌在武卫任上多年,岂能没有自己人?”
“即便你安排的人得手,安知武卫内,便没有其他人?”
“这样的军队,陛下能放心让他们抵挡北绒大军?”
李静作为大明战神,一连三个问题抛出,全都直击要害。
中心思想便是,就算除掉汪斌,武卫也不值得信任。
果然,下一秒,李静便接着说道。
“本帅以为,还是暗中给苏老将军下密旨,将龙卫调回京来,方为上策!”
郑老太监闻言,却是挑了挑眉。
“李帅老成之言,老夫深以为然,”
“不过,苏老将军带着龙卫已然去了边关,且陛下对龙卫另有密旨,不能调回京来!”
李静闻言,不由疑惑问道。
“另有密旨?”
郑老太监见状,却是拢着手,没有回道。
李静皱了皱眉,沉声喝道。
“如今边军,虎卫、武卫和凤卫,都已不可靠,陛下正是用人之际,龙卫乃我靖国公府一手掌控,绝无问题,”
“此时不招回龙卫,更待何时?”
“莫非就靠你们暗卫,抵挡北绒大军?”
郑老太监闻言,却是摸了摸鼻子,苦笑道。
“陛下有旨,老夫也无能为力!”
李静顿时气急。
“陛龙体安康,事关江山社稷,乃重中之重,岂能如此儿戏?”
“不行,本帅要面陈陛下,龙卫调回京城,否则老夫不放心!”
说着,李静便要推着轮椅往外走去。
郑老太监见状,连忙将他拦了下来,神秘一笑道。
“李帅莫急,陛下早有布置,安排好了后手,”
“让您装病,便是将真正的底牌,交到你的手上!”
李静不由瞪圆了眼睛。
“陛下真正的底牌是什么?”
郑老太监哈哈一笑,拍了拍手,帅帐内便多出一个人来。
来人
好一会之后,李静缓缓睁开眼睛,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
“说吧,那个人是谁?”
郑老太监闻言,深吸口气,缓缓说道。
“内阁首辅......楚继业!”
“楚继业?”
“怎么会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即便向来稳重的李静,也忍不住惊呼出声。
郑老太监淡淡道。
“陛下也不相信是他,然而,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他!”
李静不由得晃了晃脑袋。
“楚继业可是跟着陛下,从潜邸出来的老人,”
“陛下待他不薄,给他首辅之尊,他怎会如此?”
郑老太监闻言,苦笑一声。
“陛下得知这个消息,也是不敢相信,”
“然而,老夫深查之下,也不得不承认,陛下和我也看走了眼!”
李静皱了皱眉。
“你查到了什么?”
郑老太监正了正脸色,这才说道。
“与宁王有关!”
李静不由得扯了扯嘴角。
“宁王?”
“他与宁王从无交集,怎么会是他?”
郑老太监晃了晃脑袋,语气中也是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陛下也不愿相信,然,事实便是如此,”
“楚继业,表面与宁王从无交集,实则他早就是宁王的人,”
“当初陛下看中楚继业才学,便招揽他入王府,不成想,他是宁王派来的细作,”
“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手,宁王便突然身死,陛下登基,大局已定,他也无力回天!”
李静闻言,不由疑惑问道。
“既然如此,宁王已然身死,他为何还要如此?”
郑老太监摇了摇头。
“这一点,老夫还没查到,”
“不过,宁王虽然身死,却是还有血脉留存,陛下猜测应该与此有关!”
李静抬起头来,看着郑老太监,沉声道。
“你说的是赵吉?”
郑老太监拧眉说道。
“没错,当初信王收留宁王遗孤,便有宁王世子,赵吉,”
“不过,赵吉已然身死,老夫也不知道楚继业为何还要勾结北绒人,”
“老夫猜测,那个赵吉......很可能是假的,真正的赵吉应该没死!”
李静闻言,身子斜靠在轮椅上,神色却是变幻不定,片刻之后,这才摇头道。
“不,信王案事发后,我派人去看过,那个赵吉是真的,我见过赵吉,应该没错!”
郑老太监不由诧异道。
“陛下也是如此说的,然,除了这个可能,老夫实在想不到别的缘由!”
李静沉思过后,皱眉道。
“宁王遗孤不存,楚继业依旧勾结外贼,自有他的缘由,”
“不过,无论如何,本帅也不会看着大明江山旁落,”
“你说吧,陛下要本帅做什么?”
郑老太监见状,拢着手,轻声道。
“很简单,装病!”
李静眯了眯眼睛,眼神中带着不解之色。
“装病?”
郑老太监点了点头。
“事后,老夫会对外宣称,李帅你因军器营爆炸,气急攻心,无法自理,”
“武卫由副指挥使,汪斌统领!”
李静闻言,不由得倒吸口凉气。
“汪斌是楚继业的人?”
郑老太监耸了耸肩,虽未回答,答案却已然写在了脸上。
李静不由急声道。
“如今火炮尽毁,京城外,就武卫可用,陛下还要用汪斌?”
郑老太监呵呵一笑。
“李帅不用着急,陛下自有安排,启用汪斌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李静不由抽了抽嘴角。
“陛下是想让楚继业放松警惕,在北绒人南下之后,暗中拿下汪斌,反客为主?”
郑老太监咧嘴一笑。
“是有这个打算!”
李静闻言,却是气恼道。
“简直胡闹,汪斌在武卫任上多年,岂能没有自己人?”
“即便你安排的人得手,安知武卫内,便没有其他人?”
“这样的军队,陛下能放心让他们抵挡北绒大军?”
李静作为大明战神,一连三个问题抛出,全都直击要害。
中心思想便是,就算除掉汪斌,武卫也不值得信任。
果然,下一秒,李静便接着说道。
“本帅以为,还是暗中给苏老将军下密旨,将龙卫调回京来,方为上策!”
郑老太监闻言,却是挑了挑眉。
“李帅老成之言,老夫深以为然,”
“不过,苏老将军带着龙卫已然去了边关,且陛下对龙卫另有密旨,不能调回京来!”
李静闻言,不由疑惑问道。
“另有密旨?”
郑老太监见状,却是拢着手,没有回道。
李静皱了皱眉,沉声喝道。
“如今边军,虎卫、武卫和凤卫,都已不可靠,陛下正是用人之际,龙卫乃我靖国公府一手掌控,绝无问题,”
“此时不招回龙卫,更待何时?”
“莫非就靠你们暗卫,抵挡北绒大军?”
郑老太监闻言,却是摸了摸鼻子,苦笑道。
“陛下有旨,老夫也无能为力!”
李静顿时气急。
“陛龙体安康,事关江山社稷,乃重中之重,岂能如此儿戏?”
“不行,本帅要面陈陛下,龙卫调回京城,否则老夫不放心!”
说着,李静便要推着轮椅往外走去。
郑老太监见状,连忙将他拦了下来,神秘一笑道。
“李帅莫急,陛下早有布置,安排好了后手,”
“让您装病,便是将真正的底牌,交到你的手上!”
李静不由瞪圆了眼睛。
“陛下真正的底牌是什么?”
郑老太监哈哈一笑,拍了拍手,帅帐内便多出一个人来。
来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