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五大灵堂意象,四大冥界意象,蕉棠墓志的诡异回响!(1/2)
月影如风,低吟游走。
齐洛带着表情复杂的黄仙儿,顺着那条布满苔藓的羊肠小道继续往前走。
直播间,沉默至深,所有人脑海中都回荡着他离开潇湘馆时最后说出的那番话,尤其是那一句令人忍不住细思遐想的“宿命预言”!
秋爽斋,的确是探春的房间。
可就算自己翻遍红楼,都没有办法找到一丝一毫与探春预言有关的文字描述,尤其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那几回里,探春占据的篇幅并不算太大。
主播......到底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正想着,齐洛再度推响了被流光掩映着的一道木门,尘封的时光像是被冷月倏然唤醒,入目所及的一切,都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悲怆与寒凉。
“秋爽斋,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内游览的第二处地方,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这里称为【蕉棠墓志】吗?”
“蕉棠这两个字,其实很好理解,但凡通读过红楼梦的,估计分分钟就可以给出解释!探春自称蕉下客,而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居所秋爽斋成立的!所以取蕉棠两字。至于墓志......”
说出这两个字的那一刻,齐洛忽地停顿了一下,继而抬手随意一挥,下一秒,原本昏暗漆黑的室内,多出了好几道光亮。
它们出现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乍看上去,像极了那种恐怖片中的鬼楼模样。
“墓志......取的是墓志铭的意思。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整个秋爽斋,俨然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灵堂!”
灵堂?
本就深深沉浸于诡异氛围的观众,在听到这两个字时,瞬间打了个激灵。
对于几乎所有的九州人来说,若是让他们选出最代表中式恐怖的场景的话,首当其冲的一定是灵堂!
秋爽斋是灵堂?这听起来实在有些太过荒诞离奇了
“怎么,看弹幕的反应,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了是么?其实一点都没有”,齐洛轻轻摇摇头,“秋爽斋是灵堂这件事,在原著中几乎是明牌一般的存在,只需要对某些细节稍加解读,便能瞬间将阴冷灵堂的全景勾勒出来。”
“第一样,香炉、祭品、摆花!”
齐洛声音陡然变重,抬手朝正前方那处亮起的孤灯处点去。
“《红楼梦》第四十回在描写秋爽斋内部的陈设时,写过这样一句【案上有大鼎,左边放着大观窑大盘,里面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大鼎,在古代本就是祭祀重器,常用于宗庙仪式,寻常人家怎么会将这玩意儿摆到屋内正堂?唯一的解释,便是灵堂中用来插香的香炉了!而大盘中盛放的佛手这一景象,也很有说法,佛手颜色金黄,盛于盘中供于香炉之侧,就是祭品的常规摆法。至于为什么要用佛手当祭品,主要是因为佛手在佛教中被称为【佛陀之手】,有超度亡灵的涵义!”
“至于摆花,这个就很显眼了,原文中说【插着满满一囊白菊】,白菊从古至今都是祭祀常用的丧花,适合它摆放的室内空间,也就只有灵堂了!”
低沉的声音伴随着跃动的烛影,将本就阴森的氛围衬托的更加冷凉,齐洛没有停止,抬手继续指向另外一处地方。
“第二样,祭祀乐器与礼乐队!”
“众所周知,摆灵之时须吹打哀乐以告慰亡灵,而秋爽斋这个灵堂里,自然也没有少掉这两样。首先,是祭祀乐器。.”
齐洛说着,举步朝房间左侧走去,最后停驻在一处白色的玉制物件旁。
“原著中说,在右边漆架上挂着一个白玉比目磬.......大家兴许对这个白玉磐不了解,因为此物的确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它是从周代开始便一直沿用下来的祭祀乐器,《礼记·乐记》里面就有【磬以立辨,辨物居方】的说法!一件祭祀礼乐悬挂在屋里,你们说这屋子不是灵堂又是什么呢?”
“其次,是祭祀礼乐队伍!这一点在原著中也表述的很明确,众人在秋爽斋中闲坐时,忽【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这声音......可不就是祭祀乐队留存百年的哀乐回响么?”
沉郁的声音中,灯火忽明忽灭,屏幕前众人长出一口气,竭力压抑心中翻涌而出的惧意。
真实
齐洛的讲述实在是太真实了。
那些在原著中生冷晦涩的文字,在他口中像是突然就活过来了一般,无比短暂的时间内,便迅速构建起了一幕令人遍体生寒的灵异画面。
而恐怖的是,这画面还尚未彻底丰满
“第三样,灵堂挽联!”
话音响起之际,被第三盏灯光映照到的那处地方,骤然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央。
那是一幅笔迹苍劲的对联,悬于正堂之间,庄重又充满压迫感。
“原文中说,在秋爽斋里挂着一幅颜鲁公的墨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齐洛淡淡开口,目光停留在那幅笔墨之上,“颜鲁公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颜真卿,颜公字体刚劲肃杀,最擅长的.....就是碑文撰写!”
“再看那副对联,短短十个字中,竟然出现了四处冥界意象,实在是让我也觉得有些叹为观止......”
啊???
观众们有点懵,刚刚主播说什么来着?冥界意象,还有四处?开什么玩笑!
“第一个意象,烟霞!”齐洛声音再起,打断众人思绪,“墓中之烟霞当为坟冢之鬼火!”
“第二个意象,闲骨!鬼火游荡闪烁,映照出的当然是嶙峋诡异的骷髅了!”
“第三个意象,泉石!此泉乃黄泉,此石乃三生石!”
“第四个意象,野生涯!这三
齐洛带着表情复杂的黄仙儿,顺着那条布满苔藓的羊肠小道继续往前走。
直播间,沉默至深,所有人脑海中都回荡着他离开潇湘馆时最后说出的那番话,尤其是那一句令人忍不住细思遐想的“宿命预言”!
秋爽斋,的确是探春的房间。
可就算自己翻遍红楼,都没有办法找到一丝一毫与探春预言有关的文字描述,尤其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那几回里,探春占据的篇幅并不算太大。
主播......到底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正想着,齐洛再度推响了被流光掩映着的一道木门,尘封的时光像是被冷月倏然唤醒,入目所及的一切,都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悲怆与寒凉。
“秋爽斋,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内游览的第二处地方,知道为什么我要把这里称为【蕉棠墓志】吗?”
“蕉棠这两个字,其实很好理解,但凡通读过红楼梦的,估计分分钟就可以给出解释!探春自称蕉下客,而海棠诗社就是在她的居所秋爽斋成立的!所以取蕉棠两字。至于墓志......”
说出这两个字的那一刻,齐洛忽地停顿了一下,继而抬手随意一挥,下一秒,原本昏暗漆黑的室内,多出了好几道光亮。
它们出现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乍看上去,像极了那种恐怖片中的鬼楼模样。
“墓志......取的是墓志铭的意思。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整个秋爽斋,俨然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灵堂!”
灵堂?
本就深深沉浸于诡异氛围的观众,在听到这两个字时,瞬间打了个激灵。
对于几乎所有的九州人来说,若是让他们选出最代表中式恐怖的场景的话,首当其冲的一定是灵堂!
秋爽斋是灵堂?这听起来实在有些太过荒诞离奇了
“怎么,看弹幕的反应,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了是么?其实一点都没有”,齐洛轻轻摇摇头,“秋爽斋是灵堂这件事,在原著中几乎是明牌一般的存在,只需要对某些细节稍加解读,便能瞬间将阴冷灵堂的全景勾勒出来。”
“第一样,香炉、祭品、摆花!”
齐洛声音陡然变重,抬手朝正前方那处亮起的孤灯处点去。
“《红楼梦》第四十回在描写秋爽斋内部的陈设时,写过这样一句【案上有大鼎,左边放着大观窑大盘,里面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大鼎,在古代本就是祭祀重器,常用于宗庙仪式,寻常人家怎么会将这玩意儿摆到屋内正堂?唯一的解释,便是灵堂中用来插香的香炉了!而大盘中盛放的佛手这一景象,也很有说法,佛手颜色金黄,盛于盘中供于香炉之侧,就是祭品的常规摆法。至于为什么要用佛手当祭品,主要是因为佛手在佛教中被称为【佛陀之手】,有超度亡灵的涵义!”
“至于摆花,这个就很显眼了,原文中说【插着满满一囊白菊】,白菊从古至今都是祭祀常用的丧花,适合它摆放的室内空间,也就只有灵堂了!”
低沉的声音伴随着跃动的烛影,将本就阴森的氛围衬托的更加冷凉,齐洛没有停止,抬手继续指向另外一处地方。
“第二样,祭祀乐器与礼乐队!”
“众所周知,摆灵之时须吹打哀乐以告慰亡灵,而秋爽斋这个灵堂里,自然也没有少掉这两样。首先,是祭祀乐器。.”
齐洛说着,举步朝房间左侧走去,最后停驻在一处白色的玉制物件旁。
“原著中说,在右边漆架上挂着一个白玉比目磬.......大家兴许对这个白玉磐不了解,因为此物的确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它是从周代开始便一直沿用下来的祭祀乐器,《礼记·乐记》里面就有【磬以立辨,辨物居方】的说法!一件祭祀礼乐悬挂在屋里,你们说这屋子不是灵堂又是什么呢?”
“其次,是祭祀礼乐队伍!这一点在原著中也表述的很明确,众人在秋爽斋中闲坐时,忽【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这声音......可不就是祭祀乐队留存百年的哀乐回响么?”
沉郁的声音中,灯火忽明忽灭,屏幕前众人长出一口气,竭力压抑心中翻涌而出的惧意。
真实
齐洛的讲述实在是太真实了。
那些在原著中生冷晦涩的文字,在他口中像是突然就活过来了一般,无比短暂的时间内,便迅速构建起了一幕令人遍体生寒的灵异画面。
而恐怖的是,这画面还尚未彻底丰满
“第三样,灵堂挽联!”
话音响起之际,被第三盏灯光映照到的那处地方,骤然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央。
那是一幅笔迹苍劲的对联,悬于正堂之间,庄重又充满压迫感。
“原文中说,在秋爽斋里挂着一幅颜鲁公的墨迹——【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齐洛淡淡开口,目光停留在那幅笔墨之上,“颜鲁公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颜真卿,颜公字体刚劲肃杀,最擅长的.....就是碑文撰写!”
“再看那副对联,短短十个字中,竟然出现了四处冥界意象,实在是让我也觉得有些叹为观止......”
啊???
观众们有点懵,刚刚主播说什么来着?冥界意象,还有四处?开什么玩笑!
“第一个意象,烟霞!”齐洛声音再起,打断众人思绪,“墓中之烟霞当为坟冢之鬼火!”
“第二个意象,闲骨!鬼火游荡闪烁,映照出的当然是嶙峋诡异的骷髅了!”
“第三个意象,泉石!此泉乃黄泉,此石乃三生石!”
“第四个意象,野生涯!这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