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魂归故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像都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年岁也都大了,又能有几年活头?  

徐岭迟疑了下,道:“我还是跟殿下去吧,寇兄,我知道你早就厌烦了,咱们就此分别,江湖再见。”  

“咱们这个年岁,若是就此分别,还有机会再见吗。”  

寇振山笑了笑,道:“我也跟你回去吧,咱们这些老哥在一起,生也好,死也罢,都在一起。”  

两人都做出了选择。  

就在此时,山君摇摇晃晃,嘴里叼住武帝的尸体,似乎想要站起身来。  

“你要带师父回去吗?”  

陈棠似乎看出山君的心思,出声问道。  

山君想带武帝回到三千雪岭,将武帝葬在那里。  

那里,还埋葬着武朝无数的将士英灵。  

有这些旧部陪伴,武帝也不会寂寞。  

山君微微颔首。  

只是,它伤势太重,别说叼着一个人返回三千雪岭,现在想要站起身来,都无比艰难。  

陈棠连忙将那个瓷罐中的血菩提拿出来,不由分说,便将血菩提塞进山君嘴里,道:“把它吃了,就能回去了。”  

血菩提入口之后,山君果然精神一振,似乎恢复不少体力,状态看上去也好了许多。  

陈棠将武帝的尸体,放在山君的背上。  

稍有迟疑,他又将邪帝的尸体,也放在山君身上,以系带绑好。  

邪帝曾经对武帝心怀怨恨。  

但数十年过去,这些恩恩怨怨,终究都已经放下。  

这一次,邪帝没有错过,选择与武帝联手,对抗道宗。  

两人生前未曾如愿,死后同穴,也算是弥补了邪帝的遗憾。  

“你自己可以吗?”  

陈棠看了一眼怀中的胖老头,道:“我得先将老头送回乌孙国,再去那边找你。”  

山君有些孤傲的点点头,随后驮着武帝、邪帝二人的尸体,飞奔而去,看上去似乎伤势并无大碍。  

陈棠朝着天空中招了招手。  

待得小金鹏降落下来,他才抱着胖老头的尸体,跌落在小金鹏身上,有气无力的说道:“走吧,去乌孙国。”  

小金鹏长啸一声,背着陈棠和胖老头化作一道金光,破空而去。  

“我们也走吧。”  

叶玄招呼叶雨时一声,下山而去。  

走到远处,叶玄回头望去,神色唏嘘,心中感慨。  

俱往矣,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武将山上,大战过后,只剩下一片废墟。  

玄天教主、阴后、悦无心、灵澜真君四人身死,陆离生死不知,孙灵秀、卢巽、灵宝大祭酒三人见势不妙,提前逃了。  

经此一战,玄天教几乎覆灭,名存实亡。  

但只要道宗不死,玄天教随时都能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而天下九宗,陨落大半。  

这意味着,整个天下没了九宗相互制衡压制,必将大乱!  

武将山上。  

慕容家,宇文家带来的将士,各自散去,回归属地。  

武朝旧部也已经离去。  

有些人根据陈棠留给他们的地址,前往青州海边,准备坐船出海,寻找那座东莱洲。  

到了晚上,武将山上就只剩下新平禅院的一众僧人,围坐在禅宗的身边,吟诵经文。  

这把火,从中午烧到现在。  

禅宗盘膝坐在火光之中,连火焰都无法将其焚烧!  

不少僧人惊叹不已。  

本光方丈明白其中缘由,让众僧继续诵经超度。  

修炼到化境,即便身死,肉身骨骼都依然被佛门禅意笼罩,短时间内不会被轻易损坏。  

随着时间推移,体内的禅意渐渐散去,火焰才能将禅宗焚化。  

到了晚上,禅宗的尸体渐渐焚烧起来,与火焰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就在此时,旁边的废墟中,传来一丝细微的动静。  

有人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被火光所吸引,转头盯着那团火光,怔怔出神。  

陆离被魔尊所伤,攻破心境,险些身死。  

直到此刻,才清醒过来。  

“方丈,你看…”  

众僧神色紧张。  

这位毕竟曾是玄天教的左护法,元婴真君。  

祭出几口飞剑,一念之间,就能将他们杀的干干净净!  

本光方丈神色淡定,只是摇了摇头。  

若是这位玄天教的左护法动了杀心,就算他们反抗,也无济于事。  

随她去吧。  

本光方丈继续带着众僧,替禅宗诵经超度。  

星移月落,天色破晓,那团火光才渐渐熄灭。  

禅宗的尸体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堆骨灰,随风而散,洒落在武将山间。  

陆离浑身一震,原本茫然的眼神,渐渐恢复了光亮,朝着本光方丈走去。  

众僧看着陆离的眼神,都带着一丝惧怕和不安。  

但陆离来到本光方丈面前,却直接跪了下去,双手合十,道:“我愿皈依佛门,请法师为我剃度。”  

众僧愕然。  

本光方丈也轻舒一口气,点头道:“善哉善哉。”  

青丝落下,斩断过往。  

从今以后,世间再没有陆离,只有尼姑了尘。  

了尘并未留在新平禅院,剃度之后,便飘然而去,漫无目的的四处闲游。  

不一日,来到青州海边一地。  

此地有一处荒废的寺院,名为般若寺。  

了尘便在这座寺院中,住了下来。  

这一日,寺院中来了一对儿中年夫妇。  

妇人怀有身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