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增援(3/3)
颗粒物沉降下来,既遮蔽司马懿中军视野,又使空气变得更加闷热更加难以呼吸。
司马懿中军军阵不得不前移到漕渠边上进行躲避,并让将士轮流以漕渠之水解渴纳凉。
到了此时,司马懿中军前部距刘禅赵云所在的将台不足三里,随时有可渡过漕渠攻击试探。
在几万可以进行土工作业的步卒民夫面前,宽不过十几二十米,深两米不到的漕渠几乎不算阻碍了。
不论是填沙还是搭板,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汉军也没有阻碍他们的打算,所谓半渡而击,击的不是敌军渡河渡到中间的时候,而是大军一半已经渡河而另一半还在对岸的时候。
再则,魏军已将一半的兵力与体力耗在了与丞相鏖战上。
于他们而言,最好的办法显然不是渡河来攻,而是阻止刘禅所在的右翼汉军往南渡漕渠支援,或者说围点打援了。
“子龙将军,司马懿中军主力还剩多少人?”由于距离过远而难以判断部曲多寡的刘禅问道。
上书赵字的高牙大纛下,即使天气炎热却仍旧全副披挂的老将军精神很是矍铄,中气十足道:“司马懿已派出部曲三万有余,中军阵中…大约还剩两万。”
刘禅闻言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目光朝东方望去,来自东方的魏军援兵仍然未至。
很快,兵力损耗已接近三成的魏平、贾栩二将慢慢被后至部队替换下来,魏军仍旧没有丝毫技术含量可言地不惜代价猛攻不止。
到了此时,汉魏两军交战已接近两个时辰,时间已至正午,气温在高高悬的太阳与台地烟火的炙烤下,变得越来越高。
魏军军阵中,开始有人因过于闷热而昏厥。
一开始,这种昏厥只发生在与汉军激战的前阵,在数量上也只有零零散散的三人、五人。
而仅仅又过了不到两刻钟时间,同样的昏厥就发生在了没有进入战斗的后阵当中。
数量也如同传染一般,慢慢变成十人,二十人。
几乎每一个呼吸的时间,都有人因闷热而昏厥倒下。
未接战的后阵当中,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因忍受不了高温与闷热,开始不顾军令将甲胄脱下来纳凉。
(本章完)
司马懿中军军阵不得不前移到漕渠边上进行躲避,并让将士轮流以漕渠之水解渴纳凉。
到了此时,司马懿中军前部距刘禅赵云所在的将台不足三里,随时有可渡过漕渠攻击试探。
在几万可以进行土工作业的步卒民夫面前,宽不过十几二十米,深两米不到的漕渠几乎不算阻碍了。
不论是填沙还是搭板,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汉军也没有阻碍他们的打算,所谓半渡而击,击的不是敌军渡河渡到中间的时候,而是大军一半已经渡河而另一半还在对岸的时候。
再则,魏军已将一半的兵力与体力耗在了与丞相鏖战上。
于他们而言,最好的办法显然不是渡河来攻,而是阻止刘禅所在的右翼汉军往南渡漕渠支援,或者说围点打援了。
“子龙将军,司马懿中军主力还剩多少人?”由于距离过远而难以判断部曲多寡的刘禅问道。
上书赵字的高牙大纛下,即使天气炎热却仍旧全副披挂的老将军精神很是矍铄,中气十足道:“司马懿已派出部曲三万有余,中军阵中…大约还剩两万。”
刘禅闻言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目光朝东方望去,来自东方的魏军援兵仍然未至。
很快,兵力损耗已接近三成的魏平、贾栩二将慢慢被后至部队替换下来,魏军仍旧没有丝毫技术含量可言地不惜代价猛攻不止。
到了此时,汉魏两军交战已接近两个时辰,时间已至正午,气温在高高悬的太阳与台地烟火的炙烤下,变得越来越高。
魏军军阵中,开始有人因过于闷热而昏厥。
一开始,这种昏厥只发生在与汉军激战的前阵,在数量上也只有零零散散的三人、五人。
而仅仅又过了不到两刻钟时间,同样的昏厥就发生在了没有进入战斗的后阵当中。
数量也如同传染一般,慢慢变成十人,二十人。
几乎每一个呼吸的时间,都有人因闷热而昏厥倒下。
未接战的后阵当中,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因忍受不了高温与闷热,开始不顾军令将甲胄脱下来纳凉。
(本章完)